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人到中年五不扛 老祖宗的这些"长寿菜"吃起来

2018-04-23 23:41:19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编者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成为我们最关注的话题。什么才是健康的食品?生活中如何预防身体的疾病?这都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人民健康网推出《金台养生园》栏目,每周为您盘点最养生的生活方式,带您走进健康园地。

  人到中年,五不扛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家庭与事业的重担常常压得人喘不过气,但他们从不叫苦叫累,有病了挺着,困了饿了也要加班加点,默默承受苦闷与委屈,扛下多重压力的后果是健康出了大问题。所以,人到中年要做好以下几点:

  不扛病。胃疼了吃点胃药,肩膀疼了贴膏药,头疼了吃点去痛片,这些已经成为不少中年人的生活常态。殊不知,头疼、胃疼、身体发麻等症状都可能是身体发出的预警信号,一味漠视、吃点药敷衍了事,容易小病拖成大病。比如,经常头疼、头晕可能与高血压、颈椎病有关;经常胃疼可能是患了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需要做胃镜排除恶性病变;上下楼吃力、心慌可能是心脏出了问题。无论是哪种疾病,最重要的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防微杜渐、及早干预,时间再紧张,也要在身体不适时尽快就医,并调整生活方式。

  不扛饿。客户文案没做完,临时又加了一台手术……此时,很多人会选择“忍饥挨饿”,等加班结束再饱餐一顿。研究发现,饥饿时血糖降低,会产生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疲劳等问题,甚至影响大脑功能,导致智力下降。另外,不按时吃饭的人比正常饮食者的胆固醇高33%。经常不按时吃饭,胆囊不收缩,久而久之会引发胆结石。因此,一定要保证三餐规律,尤其是午餐和晚餐,不要过度拖延,可以在办公室准备一些水果、饼干、充足的水等,及时给身体“加满油”。

  不扛困。长期熬夜,容易打乱生物钟,导致患冠心病、高血压、心肌梗死的几率升高。睡眠不足还会导致脱发、脾气暴躁、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另外,很多中年人在加了一宿班后开车回家,迷糊状态下开车的反应速度等同于酒驾的反应,极易引起交通事故。建议晚上尽量在11点前入睡,早上7点左右起床。即使不能保证睡眠时间,也要适当补觉,提高睡眠质量。

  不扛累。正所谓积劳成疾,人的很多疾病都是累出来的,长期过度疲劳会出现焦虑、失眠、记忆力减退、精神抑郁等问题,严重的还可能导致猝死。当感觉体力不支时,证明你已经处于劳累状态,必须好好休息,恢复体力。每连续工作2小时,就应停下来,听听音乐,放松下身心,小憩15分钟。另外,疲劳过度者要注意多补充营养物质,但切记饮食不能过于油腻,果蔬、鱼肉等是不错的选择。此外,还应调整好工作和生活节奏,让自己慢下来,享受当下,反而会提高工作效率。平时可以多做些有氧运动,比如跑步、骑车。

  不扛压。中国人的性格比较隐忍,很多中年男性有苦有累自己扛,有了苦闷情绪也憋着不说,长期精神高度紧张、得不到释放,就会扛出大问题。所以,一定要学会为自己减压。一是积极面对难题,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体素质、知识才能、社会适应能力等,尽量避免做一些力所不能及的事;二是可以约三五好友郊游、拥抱大自然,到户外做做运动或者去唱唱歌;三是按摩也有助于释放压力。

  这4种菜被老祖宗称为“长寿菜”

  在中国本土的“菜”中就有四种,看似不起眼,却被老祖宗称为“长寿菜”。

  1、海带降血脂。“海带的确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菜。”北京中医药大学养生室教授张湖德告诉记者,海带生长在海水中,是一种含碘量非常高的海藻。海带还含有丰富的粗蛋白、糖、钙等,含量是菠菜、油菜的好几倍。海带中的褐藻酸钠具有降压作用,对预防白血病和骨痛病也有一定作用;海带淀粉具有降低血脂的作用,能帮助预防动脉硬化,降低胆固醇。“凉拌和做汤都是常见的吃法,不过脾胃虚寒者和孕妇不宜吃太多。”

  2、香菇能防癌。香菇是中国人首次驯化栽培的食用菌,在我国食用历史悠久,因为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被称为“菇中之王”。明代皇帝朱元璋就经常食用此蔬,并认为它是 “长寿菜”。 张湖德告诉记者,香菇“益气不饥,治风破血和益胃助食”,民间则常用来治治头痛、头晕。现代研究则证明,香菇可调节人体免疫功能,降低诱发肿瘤的可能性, 起到防癌、抗癌的功效。

  3、蕨菜祛炎症。蕨菜又叫做龙头菜、如意菜,是山区很常见的山野菜。张湖德说:“前几年我就大力推广过蕨菜,它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营养价值很高。”蕨菜中的蕨菜素对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具有良好的清热解毒、杀菌清炎功效,对发热、湿疹、疮疡等病症都有一定治疗功效。“食用时,用开水焯一下可去涩味。蕨菜性味寒凉,脾胃虚寒者不宜多食。”张湖德提示。

  4、马齿苋杀菌。马齿苋又称五行草、长命菜,在我国分布广泛,鲜食干食均可,是一种古籍上早有记载的野生佳蔬。马齿苋可用肉丝烹炒,也可用蛋、肉丝做成羹汤食 用,鲜美 可口,脆润柔嫩。“马齿苋除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粗纤维及钙、磷、铁等多种营养成分外,它本身就有很高的药理作用。”张湖德说,马齿苋含有大量去甲肾上 腺素、钾盐及丰富的柠檬酸、苹果酸等,可以起到保持血糖稳定、降低血压、保护心脏的作用。

  趁春天,好好养养肝 四种食物养肝护肝

  甘荀。粤语方言里习惯叫它作甘荀,实际是再平凡不过的胡萝卜了。胡萝卜有“小人参”的名号,能养肝明目。

  菠菜。从中医角度讲,菠菜性味甘平,能平肝明目,有滋阴润燥、舒肝养血之效,营养价值高,富含类胡萝卜素、维生素C、维生素K。需要注意的是,菠菜中的草酸含量较多,烹调前最好先用沸水焯一遍。

  鸡肉。优质蛋白质可以修复肝脏,它们就像维修工人,能修复肝细胞。鸡肉、鱼和豆腐等食物中富含优质蛋白,且热量较低。

  番茄。保肝果,是番茄的另一个名字。众所周知,肝生血,西红柿中的类黄酮能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防止其破裂,还可预防血管硬化。

  春困秋乏夏打盹,巧吃午餐不瞌睡

  暖洋洋的春天午后,确实是让人最容易困倦的时候。其实,你知道吗,只要在午餐的饮食结构上花些小心思,就可以很大程度上拯救这些“职场犯困星”人。

  午餐时候尽量选择混有粗粮的主食,适当增加肉蛋奶等蛋白质而减少淀粉类的摄入,多使用富含纤维素的绿叶蔬菜,这样优化的饮食结构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饭困”的困境。

  另外,还有一些生活习惯可以帮助人们在午后更好地恢复精力。

  首先,是要保证饮水充足。保证饮水量,可以促进肾脏排毒,减轻血液黏稠度,增加大脑血液循环、供氧供能,甚至可以起到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的作用。其次,就是喝咖啡的时机。现在很多人都有喝咖啡的习惯,许多资深“咖啡因中毒患者”,往往和朋友吹嘘“咖啡对我不起效,几点喝都没问题”。但就是再习惯咖啡因的人,也可以通过巧妙地利用咖啡因“提神醒脑”的时机来缓解午后困倦。简单来说,咖啡因是一种可以刺激大脑的神经递质,而饮用咖啡后,咖啡因在大脑的起效并不是即刻的,而是需要10-30分钟的“预热”,所以想想自己的工作习惯,如果你平时2点最困,就在1点半的时候喝上一杯咖啡,而不要真强撑着熬到2点再从工位上爬起来去泡咖啡。另外,“下午茶”时间也是一个缓解午后疲劳的好选择。午餐七分饱,再安排一个短暂的下午茶时间,吃一些新鲜水果、坚果,喝一杯茶或者添加了牛奶的拿铁咖啡,通过“分餐”将热量分解到不同的时间点来消化吸收,既减轻身体的负担,又可以通过短暂的休息,将人的注意力分散再集中,使大脑重新焕发活力。还有就是,餐后不要马上躺下午睡,餐后休息20分钟,再散步20分钟,可以有效地改善机体胰岛素抵抗,促进血液循环,给人精力更加充沛的感觉。

  白粥最养人?真相:营养不如米饭馒头

  经过精细加工的大米,本身的营养价值不高,主要提供大量淀粉(75%),少量蛋白质(8%),以及一些B族维生素。长时间加热煮制成粥的过程,对淀粉、蛋白质和矿物质影响不大,但会破坏B族维生素。煮制时间越长,B族维生素破坏越多。所以,越是煮得细腻可口、烂烂糊糊的白粥,B族维生素含量越低。如果在煮粥过程中再加入碱,B族维生素将被破坏殆尽。因此,与白米饭或白馒头相比,白粥营养价值更低。

  与米饭相比,白粥的优势是容易消化。米粥加热煮制时间更长,水分含量更多,所以淀粉糊化更充分,更容易被小肠内的淀粉酶分解成葡萄糖,并吸收进入血液。长时间加热煮制,也使少许蛋白质或氨基酸溶解其中,变得更易消化。因此,白粥可以减轻胃肠消化负担,特别适合消化功能不佳的胃肠道疾病患者,如胃肠炎、严重消化性溃疡、胰腺炎等,以及一些极度衰弱的病人。手术后第一次进食,需要流质食物,易于消化的白粥可作为首选。

  必须指出,白粥容易消化的特点,仅对上述一些病人格外有益,而对健康人或胃肠道消化功能正常的病人来说,白粥并无优势可言,还不如吃白米饭(或其他营养更好的食物)。而且,白粥容易消化吸收的特点其实是“双刃剑”,有害的一面就是,进食后升高血糖的作用更强。这不仅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利,对健康人的餐后血糖也有不良影响。

  睡不好?有秘诀 可沾床就睡

  正常人都有失眠的时候,偶尔的失眠,不会对人的日间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只有找出自己对失眠的不合理认识,重建合理的睡眠观念和习惯行为,才能达到沾床就睡的目的。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精神心理科治疗师陆遥认为,不论是否进行药物治疗,首先建立健康的睡眠习惯,这是一切治疗的基础。经过临床总结,推荐十个健康的睡眠行为习惯:

  1、睡前让自己安静下来,可以说一些放松训练,比如冥想、腹式呼吸等;

  2、不要怕失眠,越怕失眠,越易失眠。大家需要明白,正常人都有失眠的时候,偶尔的失眠,不会对人的日间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

  3、建立睡眠前奏;

  4、等有睡意才上床;

  5、躺在床上时不要强迫自己入睡。睡眠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试图强迫自己入睡,只能让自己更睡不着,这时可以尝试离开卧室并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活动,如读书写字。当感到困倦时再上床;

  6、除了睡觉、性生活外,不要在床上做别的事情;

  7、每天同一时刻上床,同一时刻起床,能帮助建立“生物钟”;

  8、减短在床上躺着不睡的时间;

  9、不要在白天打盹或者小睡。白天保持清醒状态有助于夜间睡眠。不失眠的人打盹儿或午睡时间也不要超过30分钟;

  10、如果入寝超过30分钟不能入睡,便要离开床。在半夜醒来时间超过15分钟,就要离开卧室,再次有困意的时候再回到卧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