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河北临西涵养地下水源有新招 让农田多喝“地上水”

2018-05-07 23:31:43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天气转暖,气温回升,正是浇灌小麦返青水的好时节。

  近日,河北省临西县摇鞍镇乡东来寨村田间地头一片繁忙,当地农民利用沟渠水灌溉小麦,分布在农田间的灌溉机井全部闲置。村支书郑殿臣介绍,用沟渠水灌溉农田,每亩成本仅10元左右,而且水质好,水量大,农作物亩均收成能提高50公斤以上。“现在,机井成了农田灌溉的‘备胎’,沟渠水供应不足时偶尔用一用。”

  临西县农田中,有28万亩能够引用沟渠水灌溉。按每亩农田灌溉两次计算,每年可以为农民节约灌溉成本1400万元左右,促进农作物增产1800多万公斤。临西县水务局工作人员郭杰表示,沟渠水灌溉农田,除了节支增效外,每年能节约地下水开采1160多万立方米,有效补给了地下水源,提升了地下水位。

  “前些年修建房屋时,在自家庭院里打了一口深40多米的小型‘沙管井’,没用一年的时间,井水就干涸了,一直封盖到现在。”摇鞍镇乡万庄村农民万广成说。前一段时间,他偶然发现,干涸的井底又泛起水花,地下水位上升了,令他十分惊喜。

  多年的枯井能够再次出现水源,万广成认为,这是村子周围的沟渠水起到了“补水”作用。

  和万广成有同感的,还有从事钻打机井业务的张玉海。5年前,他所在的钻井队打一眼灌溉机井,最少要60多米才能出水,而且出水量不大。现在钻40多米就没问题了。张玉海说,这主要得益于农民浇地用沟渠水多,用井水少了。“地下水位上升了,生态环境变好了,俺这打井专业户‘失业’也值!”张玉海感慨道。

  为改善水生态环境,临西县紧紧扭住农业灌溉这一耗水大户,启动引用地上水灌溉农田工程。近年来,先后投入2400多万元资金,对现有灌溉水渠进行疏通治理,新建设覆盖12.8万亩农田、配有专门设备的小型扬水站202座,形成21条、总长195.54公里的水渠,水渠网络辐射全县。临西县年均获得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调剂漳河、运河水源6800多万立方米,输送到县内各个河渠,供给农田灌溉用水。

  临西县还严格控制新钻打农用机井数量,分步骤地对灌溉机井实施封存、填埋。目前,全县已经封存、填埋机井195眼。

  “用沟渠水浇地,省时、省钱还增产,就算机井不封存,群众也不会用。”临西县水务局工作人员申伟说,漳河、运河水源调配充足、及时,能满足农业生产基本需要,县内4000多眼农用机井有2500多眼闲置。随着全县喷灌、滴灌等节水农业灌溉设施推广普及,机井年采水量以15%的速度递减。今后全县的地下水源将会得到更好涵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