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献血村 全村人12年的一份坚持
2018-05-13 22:53:08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社会因爱心而温暖,英雄因坚守而不凡。在社会各行各业,在你我身边,总有榜样的力量催人奋进。榜样是一面镜子,模范是一个标杆,“中国网事·感动河北”2018(上半年)网络人物评选5月4日正式启动。
他们的故事您知道吗?
“大爱献血村”曾家务村
河间市曾家务村是有名的运输专业村,村民年人均纯收入超万元。致富后,热爱公益、奉献社会成了村民们的新追求。
2006年,村支书郭兴旺与沧州市中心采血站取得联系,开始组织村民集体义务献血,曾家务村成为沧州市第一个组织村民集体义务献血的村庄。曾家务村把每年的元宵节作为村里的集体献血日,12年来,共有千余人次参加无偿献血,累计献血总量达25.24万毫升。村党支部书记郭兴旺等8人获得了“河北省无偿献血奉献奖”。目前,在曾家务村无偿献血蔚然成风,成为该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靓丽符号。
“爱心担当”李涛
以做最优秀的自媒体人为宗旨,2003年,李涛成为百度贴吧徐水吧吧主。在他担任吧主的十几年里,徐水吧从一个简单的网上交流社区发展成了颇具规模的公益集群。
十几年来,李涛致力于组织网友对弱势群体开展帮扶救助活动,发动爱心人士捐款捐物;创城期间,推送创城成果和典型事迹,拍摄“寻找最美徐水人”视频;2017年,创办“夜听徐水”栏目;2015年至今,推送反映徐水经济发展、项目建设、文明创建、扶贫攻坚、拆违等重点信息的稿件4000余篇,有力提升了徐水的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
李涛及自媒体团队还将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微信、舆情等形式上报,努力化解网络舆情危机;与全区30多家政府职能部门建立联系,及时公布权威信息;多次组织进单位、进社区开放日活动,推进部门和网友紧密互动,满足群众知情权;对发现的谣言,第一时间准确发声辟谣,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稳定。
目前,徐水吧形成了包括六个自媒体在内的全媒体矩阵,全部会员超过40万,日点击量超过30万次,已经成为徐水民间面向社会的重要传播窗口,及时更新民生信息也成了贴吧内容的一部分。
“首席学生”胡德娥
胡德娥,1981年5月出生,2006年毕业于湖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她放弃在老家湖北襄阳的优越生活,毅然来到河北邱县,成为县第一中学的一名教师。身为班主任,胡德娥把学生视作自己的朋友,在学生的眼中,胡德娥是名符其实的“首席学生”,她满怀激情,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感染和带动着身边的学生,真正做到了“其身正,不令而行”。她所带班级成绩一直位于同等层次班级前列。在长期的教学工作实践中,胡德娥总结出一条规律:一个教学班有四十多名学生,基础、悟性不同,加上用功程度不一样,学习成绩必然存在差异。要缩小这个差异,使每位学生都能最大程度地获取知识,不能简单地老师教、学生学,必须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胡德娥对学生进行分类指导,对那些理解能力弱的孩子,她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讲解。孩子们说,胡老师会把一道枯燥的题讲得形象、生动,再难的题也不感觉难了。胡德娥说,她就是一名“首席学生”,只有让同学们人人都掌握一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获取知识才能更容易。
“仁爱破烂王”宋瑞平
59岁的宋瑞平老家是衡水市武强县,她搬到衡水市区居住好多年了,从来都是干净整洁、利落大方,让人很难将她与“破烂王”这个称号联系在一起。从事废品回收这行三十多年,她从来不缺斤短两,靠着诚信与良心将经营之路越走越宽。不管相识与否,不管大事小情,只要被宋瑞平遇到,她都要管一管。在宋瑞平居住的小区,一提到她,小区居民没有一个不伸大拇指的。大家都说,宋大姐可是实打实的热心肠。在宋瑞平的带动下,她的孩子主动加入了义工队伍,经常去敬老院奉献爱心。不仅如此,受宋瑞平的影响,她所在小区的不少邻居,都主动加入宋瑞平义务理发队,为老人们服务。宋瑞平是一名普通的劳动者,她所做的虽不是轰轰烈烈的大事儿,但她却像火种般温暖着周围的人。
致敬“草根英雄”!
从5月4日11时至5月23日11时,广大网民可通过网络专题投票和微信投票两种方式向心目中的“草根英雄”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