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燕山深处挺起的脊梁

2018-05-21 21:00:51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新华社石家庄5月20日电题:燕山深处挺起的脊梁——记河北省滦平县周台子村党委书记范振喜

 

  新华社记者曹国厂、秦婧

  行走在112国道上,滦河北岸、燕山山脉炮台山脚下,出现一个美丽“小城镇”:平坦宽阔的柏油路,雕梁画柱的牌楼,古香古色的长廊,整齐划一的楼房……

  这就是河北省滦平县张百湾镇周台子村。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这里还是个“一穷二乱人心散”的穷山沟。30多年来,在村党委书记范振喜带领下,周台子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临危受命:“三板斧”彰显干事创业决心

  在周台子村展览馆里,摆放31年前村集体留下的固定资产:一张缺腿儿的木桌、一把三条腿的椅子、一部没有摇把儿的电话机。

  1987年,周台子村集体欠外债8万元,人均收入不足400元。当年4月,镇里工作组和村里30多名党员,将目光投向刚从部队复员回来、只有25岁的范振喜身上。

  范振喜说:“既然组织和党员们信任我,我就要干出个样子来。”

  两手空空,从何下手?范振喜想到把村里私人开采的矿山资源收归集体。他决定先把自己二哥的矿给收了。

  这等于断了二哥的财路,经过无数次苦口婆心劝说,二哥终于答应了。就这样,其他几个小矿点也和村里签订了承包合同,每年向村里缴纳一定承包费。村集体当年进账近10万元,垒坝、修田、栽果树、翻盖学校,村子变了样。

  随后,范振喜又使出了清理陈欠、治理乱砍滥伐的两板斧。“三板斧”下来,彰显出范振喜干事创业的决心、能力和担当,赢得了村民的信任。

  生命奇迹:信念让我一百次重生

  1991年秋,范振喜为村办企业考察项目时,不小心接触了有毒化学原料,回来后持续发烧。次年春天被检查出患白血病。对于范振喜一家来说,天都要塌了。

  控制病情唯一的办法是做骨髓移植手术。但光住院押金就要10万元,范振喜选择了放弃。

  “一定要把范振喜救活,他是为大家累病的!”乡亲们得知范振喜生病后,自发捐款,短短五六天时间,就凑了10多万元。去北京的那天,乡亲们拉着范振喜的手说:“振喜,你可要回来啊,我们等着你。”范振喜二哥为他捐献了骨髓。

  4个多月后,范振喜闯过了最危险的排异期。出院时,医生再三嘱咐他静养两年,但他一回村,就执意去处理村务。“我这条命是大家给的,我得拼尽全力报答乡亲们!”

  2001年大旱,周台子村1000多亩稻田急需灌水插秧,范振喜和村班子成员抢打机井、购买机泵管带。连续几天下来,范振喜昏倒在田间。被送到医院后,诊断为急性心肌梗塞。经过7天7夜抢救,范振喜再次创造生命奇迹。

  “病魔让我一百次死去,信念让我一百次重生!”至今已接到过4次病危通知书的范振喜说,他得与时间赛跑,能多活一天就要为乡亲们的富裕拼搏到底。

  坚守初心:多措并举促乡村振兴

  范振喜担任村党委书记31年来,一刻不忘“临危受命”时的初心和使命——

  1987年到1991年,治穷治乱、抓农业、打基础,在全县率先实现脱贫;

  1992年到2002年,调整结构、创办了烧结厂、养猪场、花炮厂、机制砖厂等集体企业,壮大集体经济,在全县率先进入小康;

  2002年至2012年,用10年时间实现城镇化,昔日脏乱差的山村变成了今天的模样……

  如今,周台子已然成为引领贫困山区农村发展的先行村:全村固定资产8亿元,集体年收入2000多万元,人均收入1.8万元。

  周台子村先后被评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文明村镇”;村党支部先后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争先创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范振喜本人光荣当选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代表,并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等称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