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背街小巷 也要变靓(生态论苑)

2018-06-02 23:02:12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街头巷尾的“细碎小事”,关系居民切身利益,关系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城市环境整治提升,不仅要让城市有光鲜亮丽的“面子”,更要给广大居民整洁舒适的“里子”

  最近,某市一个小区的居民,为自己小区的环境整治感到有些焦虑:隔壁小区挨着主干道,周边环境干净整洁。而自己的小区就因为位置靠里,门口的路较为脏乱,环境卫生不好。居民们不时询问小区物业:背街小巷整治什么时候轮到这一片?

  2017年4月,北京市发布《首都核心区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三年(2017—2019年)行动方案》,提出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是城市精细化管理和服务的重要标尺,计划用3年时间对2435条背街小巷实施整治提升,并建立“街长”“巷长”制,选派街道、社区的党员干部等担任。目前,这项环境整治行动正在持续进行。

  长期以来,一些城市存在“面子”和“里子”表里不一的现象。主干道干净整洁,逢年过节还会张灯结彩。但背街小巷就不一样了,往往缺乏管理,垃圾散落,杂物乱堆,违章停车,私搭乱建,甚至到了“脏乱差”的地步。赶上早晚高峰,车开不进,人走不出,喇叭按得震天响,给市民带来诸多不便。现在,全国不少城市都开始重视此前被忽视的小街小巷的环境治理,受到百姓的欢迎和好评。

  各个城市的背街小巷数量多、分布广,环境整治提升是一场硬仗。打好这场硬仗,首先需要城市管理者进一步提升思想认识,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政绩观。路口的垃圾有没有清理干净,大量的共享单车有没有挤占人行通道,能不能有个不受噪音干扰的安静夜晚……这些街头巷尾的“细碎小事”,关系居民切身利益,关系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城市环境整治提升,不仅要让城市有光鲜亮丽的“面子”,更要给广大居民整洁舒适的“里子”。把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作为重大民生工程抓紧抓好,改善市容面貌,提高城市发展品质,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打好这场硬仗,行动上也要再加把力,把关系百姓生活质量的小事当大事来办,不能嫌事小,不能怕事难。从街区功能、交通状况、惠民利民等多个角度综合考虑、统筹规划,用街心绿地取代私搭乱建,用正规商家取代游商散摊。街头巷尾乱停的车、卫生死角散落的垃圾等问题应该谁管,责任应明确,落实要到人。“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生工程必须倾听民声,与民共治,比如对待噪音污染等投诉及时回应并解决,公开环境整治提升的计划和进度,征求居民对腾退公共区域用途的意见等。

  对于公众来说,积极行动起来保护环境,改善环境,也是分内之事。对胡同口乱放的共享单车,在抱怨之余,可以把它们推到不碍事的地方;看到停在街边的汽车阻碍了交通,下次自己就不要以“停一会儿没事”为借口违章;嫌垃圾分类没成效,也应想想自己是否掌握了垃圾分类的知识,是否具有良好的环保习惯……

  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了今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共建才能共享,从街巷环境整治到建设美丽中国,都需要大家改变“有环境意识,缺环保行为”的状况,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等公益行动,提升参与的能力和水平。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美好的环境也需要每个人为之奋斗。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由一个个环保的家庭、整洁的小区、干净的街巷组成。我们都是大环境的一分子,从小街小巷开始改善城市面貌,从自己做起保护生态环境,城市会越来越宜居,中国会越来越美丽。

  《 人民日报 》( 2018年06月02日 09 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