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秦皇岛加快建设京津冀生态标兵城市

2018-08-14 05:52:04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倾力实施碧水蓝天净土行动

秦皇岛加快建设京津冀生态标兵城市

#FormatImgID_0#

  制图/褚林

  观海天一色,听松涛鹭鸣,抚碧水清波……时值旅游旺季的北戴河,宛若引人入胜的诗意空间,让八方游客沉醉在悠然与惬意之中。“海水越来越清澈,空气越来越清新。”连续3年来北戴河休闲的俄罗斯游客扎哈洛娃说。

  秦皇岛是国际知名的旅游名城,优美的环境和良好的生态每年吸引着数千万国内外游客前来休闲度假。“生态对于其他城市来说关系发展盛衰,对于秦皇岛来说则是攸关生死。”秦皇岛市委书记孟祥伟说。2016年,秦皇岛市提出了“建设京津冀城市群生态标兵城市”的全新目标,以“生态立市”为引领,标本兼治实施“蓝天”“碧水”“净土”行动。环保部门监测结果显示,今年上半年,秦皇岛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为128天,同比增加4天;北戴河8个海水浴场水质全部达到一类海水水质标准,达标率为100%;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为让蓝天白云成为常态,秦皇岛市大力度开展了蓝天保卫战。“今年以来,我们持续开展‘零点行动’‘利剑斩污’等专项行动,通过交叉执法、夜间执法、点穴式执法等方式,共立案查处各类环境违法案件490件,有效遏制了环境违法行为。”市环保执法支队综合科副科长马军介绍。

  集中整治“散乱污”工业企业1294家,完成23家工业企业深度治理和87家挥发性有机物企业治理,12个重点行业68家企业实现稳定达标排放,北戴河区完成气代煤8798户……强化结构减排、工程减排和管理减排,一项项有的放矢的举措让天空更蓝。

  欲引清风入城,必得森林成片。在青龙满族自治县平方子村老沟,千亩荒山变成了辉腾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绿意葱茏的果园。合作社理事长高辉介绍,政府大力支持植树造林,这几年,合作社获得了几十万元的植树造林奖励,大家植树造林的劲头更足了。

  “近3年来,秦皇岛市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抓手,完成植树造林100多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4%。”市林业站站长徐登华说。

  流水潺潺,鱼儿嬉戏。在卢龙县刘田各庄镇附近的饮马河畔,村民们三三两两在风景如画的沿河公园乘凉、休息。“以前的河水又脏又臭,大家都躲着走。现在水清了,环境漂亮了,大家没事就过来转转。”村民王秀芬正和几个老姐妹纳凉聊天。

  2015年10月,秦皇岛市在全省率先推行“河长制”,将全市17条入海河流进行分段分片管理,每个片区、每个管段均明确了责任管理主体。

  “我们将河长责任制纳入考核机制,建立起‘日巡查、周报告、月调度、季点评’‘河道巡查’‘河道保洁’等制度,设立了河长公示牌,在媒体公布河长名单和治河进度。”市水务局河道管理处处长高鹏说,2017年全省河长制工作考核中,秦皇岛市位居第一。

  2017年10月,饮马河水质退出劣Ⅴ类,成为秦皇岛市最后一条退出劣Ⅴ类水质的河流。

  治理饮马河污染,秦皇岛市压减甘薯种植1.7万多亩,在对老污水处理厂进行升级改造的同时,又新建了3家污水处理厂,大大减轻了河流纳污负担。同时加强各类污染源深度治理,深入开展生态修复,实施清淤、绿化、生态补水等工程,促进了河流水质提升。

  2017年,秦皇岛市成为全国湾长制试点城市,强化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加快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市海洋和渔业局局长陈小虎说,“我们在全国率先推行‘湾长制’,就是要让每一米沙滩都有人监管、有人负责。”

  在不断深化“河长制”“湾长制”的同时,秦皇岛市今年又推出了“湖长制”,建立了四级湖长责任制,纳入河长体系统一管理。

  实施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为核心的“净土行动”,是秦皇岛市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的重头戏。2017年,秦皇岛市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土壤环境管理机构,建设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落实土壤环境标准规范体系,加大违法行为打击力度。

  “目前,全市畜禽规模养殖场配套建设废弃物处理利用设施1294个,设施配建比例高达93.23%。”市农业局畜牧科科长魏学蕊说。

  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土壤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市农业局环保站站长段学军介绍,目前,全市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面积达84万亩。2017年,全市农药、化肥使用实现零增长,废弃农膜回收率达到83%。

  绿水青山,正在变成金山银山。良好的生态,为秦皇岛市的旅游和招商引资提供了广阔空间。今年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797.27亿元,同比增长7.7%,位居全省第一;实际利用外资6.11亿美元,同比增长10.2%;接待游客1860万人次,实现旅游社会总收入23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和35%。(记者郭猛、宋柏松 通讯员李永利、孙文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