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河北省完善失信被执行人惩戒制度

2018-08-23 05:52:30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我省完善失信被执行人惩戒制度

让“老赖”无法赖下去

  穿着名牌服装,戴着名贵首饰,出门开着豪车,家中坐拥豪宅,光鲜亮丽的背后却是久拖债务拒不还款,处处逃避绝不承担义务……生活中不少“老赖”的行径令人侧目。执行,是司法案件的“最后一公里”,执行难暴露出的不仅是公正司法的难点,也是社会诚信的痛点。

  今年是人民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决战之年,我省各级法院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完善对失信被执行人的惩戒制度,让失信者无处遁形、步步维艰。

打好“组合拳” 频曝光促“老赖”主动履行义务

  电话拨通,一阵刺耳的警笛声后手机中传来一段独特的彩铃:“您所拨打的机主已经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请督促其尽快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

  这一幕发生在衡水市桃城区。桃城区法院日前联合当地移动、电信、联通三大通信运营商,对首批近200名“老赖”的通信进行限制——订制“失信彩铃”。当有人拨打失信被执行人的电话时,便会听到这段特别的彩铃。

  “‘失信彩铃’建立在实名制基础上,即使失信被执行人更换号码,彩铃也会跟着覆盖到新号码上,以此让失信被执行人的失信行为最大限度在其生活圈曝光。”衡水市桃城区人民法院副院长孔维国表示,这种“高调曝光”,不仅有风险提示作用,同时可以让失信被执行人感到巨大的社会压力,以此敦促他们自觉履行义务。

  订制“失信彩铃”仅是桃城区法院精准执行攻坚“组合拳”的一部分。今年7月,桃城区法院制作了与失信被执行人有关的宣传片,内容包括被执行人照片、基本信息以及涉案标的。衡水市区各大影院播放影片前,都会先播放这部时长6分多钟的宣传片,100多名“老赖”清晰地展现在大银幕上。

  据介绍,这部宣传片每月可播放4000场次左右,高频度的曝光对失信被执行人形成强大的舆论攻势。

  此外,桃城区法院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及有关消费的若干规定》第三条第一款第七项规定,于7月初向辖区内的7所私立高收费学校发出司法建议,对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的子女就读高收费学校进行限制,同时附送了《致身为失信被执行人的学生家长的一封信》,督促失信被执行人尽快履行义务。

  “法院这几招,漂亮!省得那些欠账不还的人再去骗别人的钱,过自己的舒心日子。”衡水市民张先生对此称赞不已。

  “自从我们采取这些新措施以来,不少‘老赖’态度发生了改变,不再一味抗拒还款。”孔维国表示,截至7月18日,桃城区法院的“组合拳”措施已促使100多起案件的被执行人主动到法院履行还款义务,现已执结案件445件,涉案金额达10356万元。

织密“拦截网” 处处受限让“老赖”举步维艰

  “对不起,因你违反法院相关规定,已被限制乘坐高铁。”“对不起,因你违反法院相关规定,已被限制乘坐航班。”1月26日,沧州市失信被执行人许某先后赶赴昆明高铁站、昆明长水国际机场购票,却得到以上答复,因躲避还款到了昆明的许某遭遇了“回家”难题。随后,许某又匆匆赶往昆明火车站购买普通列车票。

  “对不起,因你违反法院相关规定,已被限制购买卧铺票,现在只有站票,请问你买吗?”售票员带着异样的目光问许某,周围购票旅客也纷纷向他看过来。

  “来、来一张吧。”急着回家的许某拿上车票一溜烟跑出售票大厅,等待他的将是40多个小时的长途站立……

  “‘执行难’的一大难点,就是当事人规避执行。”省高级人民法院执行局副局长王松表示,为破解这一难题,2013年,人民法院建立起“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

  “进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意味着失信被执行人将被禁止部分高消费行为,包括禁止乘坐飞机、高铁、列车软卧,同时,失信被执行人不得担任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王松介绍,虽然如此规定,但以往由于技术限制,以及信用体系的不完善,在执行实践中仍有颇多困难。

  “落实‘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最主要是加强社会各部门之间联动,不断压缩‘老赖’的生存空间,迫使其主动履行义务,现今依托新技术的发展普及,部门联动有了新的拓展。”王松介绍,法院系统现今已实现了与银行、公安、交通运输、民政等多部门联网,可以随时查询涉及失信被执行人的存款、船舶、车辆、证券、网络资金等16类25项信息,基本实现让“老赖”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数据显示,截至5月31日,我省各级法院累计公布失信被执行人21.3万人,共限制11.87万人次购买机票,限制58171人次购买动车、高铁票。取消失信被执行人担任企业法定代表、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资格29214人次。

亮出“撒手锏” 推动诚信建设破解执行难

  创新举措提高“老赖”曝光度,完善查控网络限制“老赖”高消费,虽然有一定惩戒作用,但威慑力仍然有限。对于那些不在乎“曝光”与“限制”,仍想方设法逃避处罚的“老赖”,法院亮出“撒手锏”。刑法第313条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或者“隐藏、转移、变卖、故意损毁已被司法机关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情节严重的”,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拒执罪是法院惩戒恶意逃避债务的被执行人的硬手段,以此警示他们拒不执行法院判决绝不仅仅是钱的事。”省法院有关部门负责人提示被执行人,欠债还钱并不能一拖了事,情节严重的,会从民事纠纷上升为刑事案件,被执行人将会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

  为此,省高院与省检察院、省公安厅联合会签了《关于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开展集中打击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等犯罪行为专项行动有关工作的通知〉的意见》,集中打击涉嫌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妨害公务罪,非法处置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罪等犯罪的被执行人员或相关人员。公、检、法部门密切配合,确保对于“老赖”的打击力度。

  “‘老赖’的种种行径,是对司法公信力、威慑力以及社会和谐的严重损害,目前,人民法院对‘老赖’的曝光与惩戒仍属于事后惩罚,想要真正破解执行难,还需从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入手,积极营造全民守信的诚信氛围。”河北大学政法学院院长孟庆瑜建议,应将伦理道德的柔性规范和制度法律的刚性约束结合起来,让消极性的禁止变成主动性的惩戒,提高违法失信的社会成本,构建起不愿失信、不能失信、不敢失信的体制机制,从根源上杜绝“老赖”现象的发生。(记者 高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