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沧州加快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持续改善生态环境

2018-08-23 05:53:07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让生态系统更加稳定,绿色供给明显提升

沧州市加快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到2020年,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亩均施用量分别降低7%、6%,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保持在95%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主要农作物农膜力争实现全面回收利用

  日前,沧州市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全市农业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以农民主体、市场主导、政府依法监管为基本遵循,立足于打造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把绿色发展导向贯穿农业发展全过程,大力推动农业产业协调发展,积极探索农业绿色发展模式,创新农业绿色发展机制,推动形成农业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空间布局、产业结构、生产生活方式,为新时代全面建设经济强市、美丽沧州提供坚实支撑。

  实施意见明确了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目标任务,强调要全面加强基础设施,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让生态系统更加稳定,绿色供给明显提升。到2020年,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亩均施用量分别降低7%、6%,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保持在95%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主要农作物农膜力争实现全面回收利用;全市绿化面积达到690万亩,湿地面积不低于275.4万亩,基本农田林网控制率达到85%;全市农产品质量监测合格率98%以上,主要“菜篮子”产品京津市场占有率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加快发展。

  为实现上述目标,沧州市将从优化农业主体功能与空间布局、强化资源保护与节约利用、加强产地环境保护与治理、推动农业生态系统修复、健全支撑与约束机制五方面着手。

  全面落实农业功能区制度。建设京津“菜篮子”产品供给区、农业先进生产要素聚集区和农业多功能开发先行区。打造国家节水农业综合示范区和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打造京津冀特色水产品供应基地和特色水产出口创汇基地。划定530万亩小麦、642万亩玉米的粮食生产功能区、50万亩棉花生产保护区。制定全市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18-2020年),重点建设10个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推动贫困县农业绿色发展。按照“一县一业、一园一牌”发展思路,以7个贫困县为重点,因地制宜培育发展特色种养和农产品加工业。支持创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打造区域公用品牌。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发展农村电商、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业态,培育打造6个乡村旅游综合片区、12个旅游扶贫重点村。

  强化资源保护与节约利用。加强耕地保护与利用,实施耕地季节性休耕制度试点,降低耕地利用强度,每年实施季节性休耕40万亩。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2020年建成高标准农田715万亩。加强农业用水节约高效利用。推行“一提一补”“超用加价”等农业水价改革模式,提高农民有偿用水节水意识。扩大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范围,2020年推广应用喷灌、滴灌、微灌等高效节水技术14万亩,小麦节水品种实现全覆盖。实施灌区节水改造、田间渠系配套等项目,建设一批从水源地到田间的高效节水工程。

  加强产地环境保护与治理。开展水污染集中治理攻坚,全面落实河长制,加强出入境河流断面监测,制定全市水资源保护利用综合规划,全面提升地表水环境质量。编制实施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规划,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建立固体危险废弃物全程监管制度。强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在黄骅等县(市、区)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行动,支持规模养殖场配套建设粪污处理设施,鼓励养殖密集区建设粪污集中处理中心,引导第三方开展粪污专业化处理,重点发展沼气、生物天然气和农用有机肥。按省文件规定,将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装备纳入农机补贴范围,实行敞开补贴。建立健全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体系,加快实现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全覆盖。严格落实秸秆禁烧制度,建立秸秆收储运体系。在吴桥、献县探索开展废弃农膜全回收利用试点。

  推动农业生态系统修复。优化农业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以地定畜、以养定种,促进种养结合循环发展。在省级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和现代农业园区探索推广“主体小循环、园区中循环、县域大循环”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创建一批休闲农业品牌,推荐申报省星级休闲园区(采摘园)7至9家,精品乡村旅游路线5条,高质量打造18个乡村旅游示范村,构建京津冀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圈。在中捷积极探索开展田野精细化管理模式试点,提高秸秆、杂草综合利用率,加快有机肥替代化肥工作进度,建立设施配套完善的田野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实施国土绿化三年行动,加强南大港湿地保护修复,推进湿地自然保护区及湿地公园建设。2018年完成植树造林40万亩,注重特色资源金丝小枣的保护和利用,划定金丝小枣保护区,2018年底制定相应规划和实施办法。2020年绿化覆盖率达到33%,湿地保护率达到30%。

  构建科技创新支撑体系。以农业绿色发展为指引,推进农业投入品减量高效利用、有害生物绿色防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进程。加快形成16家现代农业园区和14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创新布局,推进绿色技术、绿色品种示范应用。深入实施渤海粮仓、粮食丰产等“科技兴粮”工程,全面推广绿色高产高效模式。(记者王雅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