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京津冀产业协同效应日益显现

2018-08-31 07:10:28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8月22日,2018京津冀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在雄安新区启动。活动由省工信厅携手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北京市经信委、天津市工信委举办,分行业、分主题陆续举办8场左右专题对接活动。

  近年来,京津冀立足发展定位,深化产业分工协作,优化区域产业布局,产业协同发展呈现新亮点:北京市瘦身提质,产业结构迈向高精尖;天津市强身聚合,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河北省健身增效,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精准对接——分地域、分行业、分主题,推动区域产业转移合作

  承德将举办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对接交流活动;

  张家口将举办京津冀氢燃料电池汽车及氢产业链协同对接活动;

  唐山将举办京津冀石墨烯产业对接会和京津冀机器人对接活动;

  ……

  细数2018京津冀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的安排,就能看出与以往产业对接活动的不同之处——分地域、分行业、分主题,围绕我省各市的产业优势和定位,让三地的产业对接越来越精准。

  省工信厅厅长龚晓峰介绍,本次活动以精准对接协同创新为主题,旨在按照三地功能定位,围绕各自产业发展需求,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推动区域产业转移合作,提升质量效益,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实现区域间产业、技术、人才、资本有序合理流动,加快区域产业转型升级。

  “我们的项目能签约,就是精准对接的结果。”唐山旭华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晨光告诉记者,近日他们与新兴燃气(天津)有限公司签约了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工业互联网新模式应用项目。过去天津新兴燃气利用自身优势承接三地“煤改电”“煤改气”工程,但苦于没有物联网技术支撑,人员、车辆、设备等运作起来效率不高。

  与唐山旭华科技精准对接后,天津新兴燃气进行工业互联网智能化改造,在后台就能实时监控供气场站、用户使用等情况,按照大数据分析合理调度气源,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还可以进行安全监测,及时发现隐患。

  对于终端用户而言,下载APP,在手机上就可实现缴费、查询、遥控燃气壁挂炉、反映使用问题等,让使用燃气更加安全便捷、智能化。

  “武清具有良好的产业承接基础,我们明确了高端制造业、大健康产业、现代服务业三大产业发展定位,希望与河北达成更多的精准合作项目。”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武清开发区总公司副总经理郎聪说。

  龚晓峰表示,我省高度重视从北京、天津转移到河北的项目,广泛搭建合作平台,搞好产业精准对接,在项目审批、用地、服务等方面,“一事一策”“一企一策”,确保产业转移接得住、接得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与会企业家纷纷表示,这样的专题精准对接活动,便于寻找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提升了产业对接转移的成功率。

加速融合——强化配套协作,构建全产业链产业集群

  不久前,位于定州的河北瀛源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与北京住总万科建筑工业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合作,双方将在河北瀛源再生资源基地共建装配式建筑产业园。

  北京住总看中的是定州的区域优势、投资环境优越、应用市场广阔。河北瀛源则看中的是北京住总所具有的先进技术。

  “双方合作不会满足于单个项目或单一产品,目前正在跑办装配式建筑产业园二期事宜。”河北瀛源总经理刘春会告诉记者,依托产业园建设,他们还将与北京住总万科强化配套协作,加速上下游产业聚集,丰富产品种类,在定州打造主业突出、特色鲜明、体系完整的全产业链装配式建筑集群。

  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司长许科敏认为,加快引导京津冀产业有序转移,推动形成空间布局合理、产业链有机衔接、各类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的发展格局,是实现京津冀区域发展水平整体提升,建成世界级城市群的必由之路。

  从单一项目的承接转移,到发挥双方优势打造全产业链产业集群,京津冀产业协同呈现出深度合作、加速融合的新亮点。

  在沧州,从单纯承接北京服装生产、流通商户到发展加工制造、批发零售和包装物流等全产业链,北京服装产业所需要的要素逐步聚齐。

  在廊坊,香河机器人小镇不仅对接京津科技成果,还注重打造研发、核心零部件制造、系统集成及机器人本体制造的完整产业链条,逐步成为我国北方最具发展活力的机器人产业高地。

  近年来,河北打造了京张数坝、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滦南(北京)大健康和深州(北京)家具产业园等一批京津冀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和新兴产业集群,有力地促进了三地产业对接合作。

转移升级——系统考量和规划,实现全域产业竞争力提升

  “从积极推进交通一体化建设入手,然后推进三地产业对接和生态环境保护,最终构造一个新的产业生态系统。”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在对接活动上作专题报告时提出。

  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不是京津落后产能向河北的转移,而是三地分工合作下的创新驱动发展。因此必须加强产业公地的培育,为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进而实现全域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对接活动上,威县与北京雨昕阳光太阳能工业有限公司签约,将共建清洁能源产品研发与高端制造实验基地项目,涵盖高效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空气源热泵产品研发、高端制造及实验等领域。

  “县里针对承接高新技术项目出台了非常优惠的招商政策,全力构建适合京津高科技项目和人才落户的生态系统。”威县驻北京京津冀协同办公室主任许志敏说。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4年多来,北京基本形成以金融、科技服务等高端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天津在高端装备、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先进制造业领域形成较强优势;河北的优势产业则集聚在钢铁、石化、装备、汽车、建材等领域。许科敏认为,京津冀明显的产业差异性和互补性,奠定了产业转移较高的匹配契合度,也为推进河北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针对京津冀产业转移发展的新走向,黄群慧认为,三地要统一协调,整体作为一个产业生态系统去考量和规划,向着工业资源配置更科学,产业价值链分工更合理,具有更高创新能力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目标迈进。(记者 米彦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