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双11”消费警示:防止低价诱惑 保留消费凭证

2018-11-08 04:03:43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随着“双11”的临近,各大电商平台和线下商场纷纷加大各种促销力度,消费者在享受价格优惠的同时,也因虚假宣传、虚构“原价”、定金问题和商品质量等问题引发的消费纠纷增多。

  为引导广大消费者理性购物、合理消费,规避网络购物风险,12315指挥中心对有关网购消费咨询、投诉以及近年来消费投诉热点情况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向广大消费者发布“双11”消费警示。

  (一)科学理性消费。

 

  消费者在事先就要做好购物规划,将确实需要购买的物品提早放入购物车,而对于一些不是很需要的商品,坚决不贪便宜,不盲目下单,不做后悔的“剁手党”。

  此外,“双11”购物造成物流压力大,消费者要提前预估配送时间,并结合考虑产品新鲜度、储存条件以及延误所带来的系列问题,再决定是否购买。

  (二)防止低价诱惑。

  低价诱惑有两种,一种是限量低价,即以少量低价产品作为噱头,号称零元起、零元购,实际上只销售两三台,多数消费者根本无法买到。第二种是有价无货,即标一个非常低的价格,当消费者选购商品时显示有货,但是当用户下单后,却显示无货,实际上这种手段是误导消费者,把他们从其他平台吸引过来。

  (三)注意保留消费凭证。

  消费者应特别留意退换货规则,以及商品质量、配件、材质、组成成分、功能效果等方面的描述,尤其是一些拍胸脯式的承诺,比如“原单”“正品”“假一赔百”“假一罚亿”等。购买商品后,要将交易记录及与商家的聊天记录等相关证据妥善留存,而且与商家交流要使用电商平台官方认可的聊天工具进行沟通,同时注意跟踪物流快递信息,必要时可先行截图取证。

  (四)谨防诈骗,安全交易。网络购物务必选择正规的购物网站,并选用第三方担保交易平台进行付款。另外,要冷静识破骗局,不可相信谎称是客服人员发来的陌生网址链接和以各种理由要求转账的说辞,切勿轻信非官方渠道接触到的“低价”、“折扣”宣传和来历不明的网站链接,以防进入钓鱼网站;出现反复付款不成功时,立即停止操作;不要轻易将自己的身份证和银行卡信息透露给别人,更不要将手机的动态验证码告知他人。

  (五)了解促销细则,防范消费风险。消费者应注意了解商家制定的打折规则、红包使用规则,有的商家故意混淆“定金”与“订金”概念,设置花样繁多的预售模式,误导消费者交付不可退还的定金。消费者要事先与商家沟通,了解定金、订金的法律责任,对于预付定金的商品,要谨慎下单。

  (六)及时依法维权。收到商品后,应在第一时间查看商品是否与商家发布的商品信息一致,有无损坏或其他问题。当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发生消费纠纷时要第一时间与卖家或购物平台联系解决,如不能协商解决的,应及时向网络交易平台所在地或商家所在地的相关行政部门申诉举报,必要时可将保存的证据形成材料,寄送给相关监管部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记者 焦莉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