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污染防治措施更加精准科学

2018-11-24 23:56:33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武安市多措并举化解钢铁过剩产能。图为2017年9月,广耀铸业有限公司40多米高的烟囱被拆除。孟祥彬摄

  河北省武安市地处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2+26”城市,2017年空气质量下降,受到河北省政府约谈和问责。今年1至3月份,空气质量下降势头依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

  “武安干环保太难了!”前不久,记者到武安采访,见到武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麻增礼,他说自从今年4月开始分管环保工作以来,一直感觉“压力山大”。

  有多难?武安是个县级市,有14家钢铁企业、8家焦化企业、4家电力企业、2家水泥企业,主城区周围分布着“4铁2电2焦”,这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很罕见。作为传统老工业基地和基础原材料基地,武安产业结构“一钢独大”“负重前行”。

  再难,也得干。污染防治攻坚战,到了背水一战的时刻。武安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狠抓环保,给麻增礼撑腰鼓劲,让他信心渐增。各级干部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层层传导环保压力,推进钢铁、焦化行业深度治理,开展夜查行动,设立乡镇环保所……通过接连不断的组合重拳,武安的PM2.5等大气污染物浓度明显下降,蓝天逐渐增多。

  深度治理——

  狠抓钢铁、焦化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从根本上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

  “武安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怎么看、下步工作怎么办?”——今年3月29日被河北省政府公开约谈后,武安全市深入开展了大讨论,查摆问题,深刻反思。

  “经过深入反思、讨论,我们对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一方面,地方经济必须符合环境保护要求,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环境保护能够优化经济增长,促进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市委书记魏雪生说,“按照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武安党政齐抓共管、凝聚合力攻坚,打出了一套组合拳。”

  “武安经济结构重、排放总量大,抓好大气污染防治的关键是工业,重点在钢铁、焦化、水泥、电力四大行业。”市长强延峰表示,“我们抓大气污染防治更加精准化、精细化、科学化,不再是‘一刀切’或‘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把抓好四大行业超低排放改造作为重中之重。”

  武安市聘请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帮助企业科学制定“一企一策”深度治理方案,今年按照方案要求投资120亿元,投入的资金比去年翻一番,实施540项钢铁、焦化环保设施提升改造项目。

  “全部治理项目完成后,全市预计每年可减少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约7万吨。” 武安市环保分局大气科科长刘炳钊介绍。8月10日,邯郸市在武安组织召开了钢铁焦化行业深度治理现场观摩会。

  在武安裕华钢铁有限公司,记者看到,物料全部纳入7个大棚,实现了无尘化生产。运输物料的车辆一进入投资5.4亿元建成的这些大棚,雾炮及雾帘就会自动喷出水雾来抑制扬尘。裕华公司智能管理中心长达30米的大屏幕上,污染物排放实时数据、各点位现场情况,都一览无余。

  “现在,环保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头等大事!”副总经理孙江涛说,裕华今年已投入14亿元,开展深度治理和超低排放改造,不仅治理“烟囱”,还一一排查出825个无组织排放点位,进行了精准管控。

  如今,裕华已经成为一座花园式工厂。“变化太大了!”已在裕华工作11年的孙江涛指了指自己干干净净的工作服,“环保做得怎么样,从我们的衣服就能看出来。”

  今年,武安还在全省率先实行钢铁、焦化生产和治污设施“分表计电”,监控数据实时接入市空气质量保障智能指挥中心,对526套各类治污设备运行情况进行精准管理。企业治污设备是否正常运行,看用电量就一目了然。

  夜查污染——

  持续开展夜查行动,真查真改,真见成效

  从8月份起,武安组织开展了大规模的大气污染防治夜查行动。

  10月5日半夜零时至3时,记者全程参加了一次夜查行动。夜色之中,魏雪生带队,先后到大同镇实正铸钢有限公司、武安镇三小河村东环路废品收购站及废钢回收站、康二城镇一个货场、北安庄乡大洺远白灰厂、新峰水泥有限公司突击检查,现场查处问题。

  “魏书记第一次夜查时,我们事先做了一些‘安排’,结果被严肃批评了。”市委常委、秘书长高守刚说,“这以后,我们都是严格保密,不打招呼,直奔现场,查真问题。”

  对夜查的次数和时间,武安市作出严格要求:9名相关市级领导每人每周不少于2次,各相关部门主要领导和乡镇党政主要领导每周不少于2次。市环保分局各中队和乡镇环保所保持常态化夜查。夜查时间范围为晚11时至次日凌晨6时。

  对夜查为什么这样重视?

  “从大气环境监测各项指标来看,晚9时至凌晨6时的污染物浓度,比昼间要高20%到30%,反映出对部分企业、工地、车辆等的夜间环境管理不到位。”魏雪生表示,“开展夜查,就是要通过领导带头上阵,带动干部强化责任担当、转变工作作风,推动部门严格执法、严格管理,达到传递环保压力、减少违法排放、消除污染峰值的目的,营造全天候、全行业、全地域严格管理的浓厚氛围,维护环保法律法规和政策的严肃性。”

  8月份以来,武安9名相关市级领导已经夜查180多次,各乡镇、市直有关部门领导干部也广泛开展了夜查。晚上夜查污染,白天还要坚持工作,异常辛苦。不过,让这些环保“守夜人”欣慰的是,夜查取得了显著成效。

  “我们在夜查中发现,一些钢铁企业在大气污染防治差别化管控期间,存在停限产措施执行不到位现象。对11家钢铁企业采取了差别电价惩罚措施,共罚缴电费1720万元,同时对相关企业进行全市通报批评。”武安市环保分局局长张建军说。

  夜查以来,全市共发现各类问题311个,305个已整改到位。“大夜查行动有效打击了违法违规行为,发挥出极大的震慑和导向作用,加快了全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进程。”张建军表示,“武安空气质量有了明显改善。”

  强化监管——

  在各乡镇和工业园区组建环保所,全社会的环保意识明显提高

  红色的“中国环境”4个大字下,绿底白字的“午汲镇环保所”标牌醒目。这里是镇环保所新盖的办公用房。

  “现在,乡村环保监管做到了全覆盖,打通了监管‘最后一公里’。”午汲镇环保主管李向明说,镇环保所今年6月建立并开始运行,现有10名专职工作人员,做到了“人员、装备、车辆、资金”四到位。28个村都明确了村级环保监管员,由镇、村双重管理,镇里给予每人每月300元补助。村级环保员一星期至少巡查2次,消除了环保监管的盲区和死角。

  “午汲镇有72平方公里、120家工业企业。没有成立环保所时,全镇只有三四个人主要负责环保工作,显然不够,环保监管很被动。”李向明表示,乡镇环保所的建立,解决了环保责任不明确、监管不到位的弊端。

  今年,武安市把乡镇环保所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创新举措、全力推进。如今,22个乡镇和工业园区都挂牌成立了环保所,统一配备了执法记录仪、照相机、摄像机以及便携式执法箱等装备。乡镇环保所的日常工作由乡镇党委、政府管理,市环保分局负责进行业务指导。

  考虑到乡镇环保所不具备执法资质、执法能力不足的现实问题,武安采取“环保分局+环保所”协同执法的工作方式,已经开展多次协同执法。过去“看得见的人管不了,管得了的人看不见”的局面,大为改观。

  武安市还在各乡、村均设立了环境监管网格员,由专人实行网格化环保监管,乡、村两级组织起来的环保队伍已达近千人。

  “从最近生态环境部强化督查发现的问题数量和类型,能看出来武安大气污染防治取得了明显成效。”武安市大气办问题整改科负责人王刚介绍,2017年4月—2018年3月,原环保部开展了为期一年的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共发现武安市86项问题。今年6月份生态环境部再次开展强化督查以来,截至目前已进行12轮次督查,武安市问题数量仅15项,已全部整改到位。

  去年武安市的PM2.5年平均浓度为74微克/立方米,今年的目标是控制在73微克/立方米之内。武安一天一天、一微克一微克地抠PM2.5,截至11月19日,全市AQI(空气质量指数)为7.97,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1.7%;PM2.5平均浓度为6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7%。

  “我们感觉空气质量好多了。前两年秋冬季节经常雾蒙蒙的,现在经常能看到蓝天。”武安市静苑小区居民崔君凤说,她晚上和邻居经常去附近的体育场转转,以前空气质量不好时,很多人会戴着口罩散步,现在基本没有戴口罩的人了。

  “通过持续狠抓,最大的变化是全社会的环保意识明显提高了,都认识到了环保的极端重要性。”强延峰表示,“武安GDP的底色,正在向‘绿色’加快转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