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邯郸大名县万北村闯出幸福小康路

2018-12-02 20:07:35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1979年11月23日相关报道。

  说起当年的“大包干”,大名县万北村村民杨胜利记忆犹新:“队里的晒场之前只堆4个麦秸垛,到了1978年,几十个麦秸垛一个比一个大,挨挨挤挤,晒场都盛不下了。”1977年,万北大队第一生产队(以下简称万北一队)悄悄搞起田间管理责任制,尝到了“大包干”的甜头儿。

  万北一队是全省“大包干”第一村,也是全国最早探索“大包干”的村之一。1979年11月23日,河北日报在头版刊发了两篇报道,一篇是消息《万北一队实行田间管理责任田》,另一篇是通讯《“金娃娃”落户记》。消息说:“大名县万堤公社万北大队第一生产队,原来是个有名的后进队。从一九七七年秋季实行田间管理责任田后,粮食连年大幅度增产,很快变成了先进队。一九七八年和一九七六相比,粮食亩产由三百多斤增加到一千多斤,总产由八万斤增加到二十八万六千斤。今年小麦亩产又由去年的五百五十斤增加到八百零一斤,总产由十四万斤增加到二十一万九千斤……”

  当年的万北一队队长董可志现在是万北村党总支书记,今年73岁了。“我们穷怕了,饿怕了,不‘闯’不行啊!”11月23日,记者在万北村见到了董可志,他说,那时麦子亩产才100多斤,别说交公粮了,连口粮都不够。他每天敲钟“上工”,钟声叮当响,社员懒洋洋,出工不出力的越来越多,实打实干的越来越少。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他们也想过办法。开始是换干部,换了好几轮,没改观。换干部不行就分队,结果情况更糟,不得已又合到一块。1977年夏天大旱,放着井却没人浇地,麦子又减了产。

  董可志和几个老党员一合计:既然“大锅饭”吃不饱,咱把地分包给各家干吧!干得好,多开工分,干得孬,少开工分。这样一来,户与户之间只有“比头”,再没了“靠头”。

  说分就分。过去要一天干完的活,分包责任田后,一个早晨就干完了。大家把积攒的老坑土和沤粪都用在了田里。深更半夜里,别的生产队早休息了,万北一队的社员提着灯笼,还在地里忙。

  半年过去,秋粮迎来大丰收。董可志伸出4根手指:“比上年秋季多收了4万斤!”第二年麦收,一亩地达到了五六百斤,比原来多了4倍。看着一麻袋一麻袋的麦子,社员都“傻”了,他们从没见过这么多麦子,头一回吃上了白面馍。十里八乡都知道万北一队抱了“金娃娃”。

  “‘金娃娃’差点儿被扼杀在摇篮里。”董可志说,“有人批评我们是‘比资本主义还资本主义’,质疑声声,阻力重重,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春风’来了,我们头上的乌云才散了。”

  1980年,万北一队修改完善责任制,去掉工分,成为“直来直去不拐弯”的“大包干”。1984年,董可志挑起万北村党支部书记的重担。他想:温饱解决了,得让村民富,“要想富,还得闯新路!”

  董可志决定办企业,先办了一个麦芽厂,后来原料供不上,停了。1990年,他们又办了一家饲料厂,结果销路一直打不开。像当年搞“大包干”一样,董可志说,必须闯,否则只能原地打转儿。

  得知跨国公司正大集团正在寻求饲料生产伙伴,董可志记不清去了北京多少趟,与正大集团有关负责人接触、洽谈,凭着执著、憨厚和诚恳,最终赢得认可,1994年建起了邯郸正大饲料有限公司。

  从“土里刨食”到“市场掘金”,万北人钱包鼓起来了。如今,邯郸正大饲料有限公司年销售饲料3万吨以上,产值近1亿元,以万北村为中心,销售网络覆盖山东、河南等地。

  “每月工资3000多元。”村民董全喜在正大饲料当了10多年装卸工,和他一样,万北人几乎都在本村“上班”。大学生申丽红一毕业就回了村,“不单是我,我们村的年轻人都‘恋家’。”她感慨地说,因为万北村不比城里差。

  以正大饲料为龙头,近些年万北村发展迅速,养猪场、淀粉厂、面粉厂等6家企业相继建起,很多村民买了货车搞起运输。“我们村光小汽车就有40多辆。”村党支部副书记董可成一脸自豪。

  村子不大,热闹繁华。五六百米长的街道干净宽敞,两侧是两层或三层的商铺,服装、百货、通讯……应有尽有。“除了本村的,还有不少外地人也到这里租店做生意。”杨胜利开着一家电动自行车销售门市,最高时年收入20万元。4年前,他种了2亩多果园,林下养了500只柴鸡,一斤鸡蛋卖到12元,依然供不应求,“我准备再闯一把,通过土地流转把规模扩大。”

  “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让我们更踏实了。”董可志说,国家正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来的日子一定越过越幸福。(记者邢云 刘剑英)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