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河北:整改课外班 “放大招”后如何治本

2018-12-04 06:33:41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我省校外培训机构黑白名单日前公示,截至10月22日,全省7474所问题培训机构完成整改

  整改课外班 “放大招”后如何治本

 

  制图 刘欣瑜 石家庄市某小区里的课外培训班在窗户上打满广告。(资料片)记者 赵永辉摄

  11月28日,省教育厅公示校外培训机构黑白名单,向社会公开校外培训机构办学信息和办学情况,为群众选择校外培训提供参考。我省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进展如何?“放大招”后如何治本?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我省整改7474所

  问题培训机构

  “截至10月22日,全省共存在各类问题机构11035所,完成整改7474所。”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从6月份起,各地采取针对性措施,开展了集中整治。对本地校外培训机构组织开展了全面的摸底排查,基本摸清了校外培训机构底数。

  “每到一所培训机构,我们都会查看每一个房间,询问举办者、任课教师和学生相关情况,以及有无超前教学、超纲教学问题,能否做到持证上岗,确保消防安全、用电安全等。”邯郸市肥乡区在对7家城区校外培训机构进行突击检查时发现,培训机构普遍存在无证无照非法办学、无餐饮许可证、消防通道不符合要求、超前超纲教学等现象。曲周县则成立联合执法组,对无证经营的14所培训机构和23家教育托管中心(小饭桌)进行集中查处……检查活动在我省多地同时开展。

  统计显示,校外培训机构的主要问题为: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无证无照办学、办学条件不达标;超范围经营、超前超标授课、强化应试等。

  对此,我省各地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分类处置。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要求立即停办整顿;对无证办学的,下达整改通知书;对存在虚假宣传、超纲超前授课等违规办学行为的,责令其限期加以改正;对公办中小学教师到培训机构任教或从事有偿补课的,及时对相关人员进行了行政处理。

  据统计,截至10月22日,我省已关停取缔校外机构2785所、规范整顿3717所、引导无证机构通过审批972所。全省有71个县(市、区)完成整改率达到90%以上。

  部分机构改头换面

  躲避监管

  随着集中整治力度加大,我省多地校外培训机构逐渐趋于正规。但是,少数机构却玩起了躲猫猫的套路:为了应付摸底排查,将上课地点换到隐蔽的居民楼;更改班级名称,“先修班”改名为“兴趣班”,“尖子班”改为“强化班”,宣传口号则从“提前一年冲刺”,改成了“学得更深更广”……

  为躲避打击,一些培训机构变得十分警惕。“对于听课的家长,一定要保证是本班的孩子家长。”“如果有家长找到老师询问一些课程大纲的话,尽量引导家长找教学顾问,避免介绍大纲中涉及的敏感词汇。”这是一家校外培训机构为防教育部门明察暗访发出的内部通知。

  此外,部分培训机构为了躲避监管,有的更换上课地点,有的在上课时拉窗帘、关门造成没有上课的假象,甚至要求家长上课期间不得在门口等候。

  对此,业内人士分析,为校外培训热降温,注定无法毕其功于一役。尤其是在巨大的利益和诱惑面前,一些机构会通过改头换面等方式进行软性抵抗。

  据了解,我省将进一步完善教育部门牵头,多部门参加的联合执法机制,加大跨部门联合执法力度,对无证开展培训、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开展学科培训及其他违规开展培训的机构将坚决予以查处,并全面对校外培训机构开展消防监督检查,消除安全隐患。

  同时,为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我省将加快证照办理进度,为符合标准的机构办理营业执照,并将组建备案审核专家团队,科学制定审核、研判办法,做好学科类培训是否超前超标教学的认定工作。

  均衡教育资源

  才能根治违规办学

  石家庄杨敏女士的孩子上小学4年级,最近她正在为选择哪家培训机构发愁,“实际上小升初数学还会考奥数题,英语还会考初中的知识,不在外面学小孩怎么考得上?”在杨敏看来,叫什么名字,甚至有无证照都不重要,能把孩子“教好”就行。

  有家长反映,一些学校虽然说是不看证书、不看杯赛,但升学选拔时仍以杯赛证书为参考依据。因此,家长们对于培训机构主导的考试也是唯恐疏漏。

  业内人士认为,只有抓住违背教育规律超前超纲教学、刺激家长抢跑冲动的根源,才能让违规办学行为无处可逃,给家长松绑。

  杨敏将选择培训机构的焦虑归因于学校间的差异。“校外培训久治不愈,深层原因是教育资源还不够均衡。如果一地只扶持几所学校,仅能满足部分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要,就会加剧学生之间的恶性竞争,使得家长通过报名培训班等方式努力占据先机。”

  而一位高中生家长则希望加快整治个别学校的教师在课堂上故意不讲重点、课下收费开补习班的做法,要充分利用学生在校时间传授知识、讲透要点。“这样,学校教育质量更高了,校外培训就少了。”

  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我省将进一步强化综合治理。一方面对在职公办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到校外培训机构任教、诱导或逼迫学生参加校外培训的严肃处理,对非零起点教学的中小学校严肃问责。另一方面,严肃中小学校招生纪律,不通过校外培训机构挑选生源,不与校外培训机构联合招生,不以校外培训机构的任何培训成果作为招生入学条件。

  此外,我省还将通过政府补贴或购买等多种方式推动建立中小学课后服务机制,合理确定课后服务的时间和内容,确保中小学生课后能够得到有效看护。(记者 马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