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河北正定古城保护“带火”旅游业

2018-12-09 07:57:18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文物有尊严 城市有根脉 发展有后劲

  河北正定古城保护“带火”旅游业

  登得上城楼,望得见古塔,记得住乡愁;古城与新区齐飞,城市与乡村共融,生活和文明相伴……近年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河北正定,坚持将历史文化资源当作第一资源,把实施“旅游兴县”和古城保护恢复相结合,努力“还文物以尊严,还城市以空间,还游客以方便”,取得了文物有效保护、文脉良好传承、城市品质大幅提升、发展后劲显著增强的多赢效果,旅游业成为推动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第一产业,千年古郡日益迸发出新活力。

 

  “北方雄镇”风貌初现

 

  沿着石家庄市区主干道体育大街,一路驱车向北,很快就会驶上宽阔的子龙大桥,抬首前瞻,壮观的正定南城门便矗立眼前。登上城楼,举目北望,古街古楼、古寺古塔,古色古韵映入眼帘。极目远眺,商厦民居、绿地公园,城市中轴线、天际线尽收眼底,平畴漠漠。

 

  “面向中轴线,眼前最近的是广惠寺华塔,其独特造型是全国孤例,后边是临济寺澄灵塔,为佛教临济宗祖庭,最远处是开元寺须弥塔,属唐朝雁塔风格,塔边上的钟楼可是我国现存唯一的唐代钟楼……”正定县文保所副所长于坪兰告诉记者,得益于古城风貌保护恢复工程,这些“国宝”的轮廓才从杂乱民居中凸显出来,获得了应有“尊严”。

 

  “我们古城夜景更美!”70多岁的居民贾俊华自豪地说:“我这老了老了,又饱了眼福,看到了小时候印象中的老城模样。”

 

  正定曾与北京、保定并称“北方三雄镇”。自北魏至清末,正定城一直是郡、州、路、府、县治所,是当时北方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之一,一度出现过“九楼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坊”盛景。目前县内有国家级文保单位9处,这在全国县一级尤为罕见。

 

  “我们坚持规划先行,以规划增定力,以建设增价值,以管理增成色。让古城记忆可见可触,历史文化可感可知,百姓家园可商可居。”石家庄市委常委、正定县委书记张业说,遵循着改革开放之初确定的“旅游兴县”战略,正定不断加大古城风貌恢复力度,实施了25个重点项目,目前已完成20项,古城南部初步形成了完整的历史文化风貌展示区。

 

  加快恢复“北方雄镇”风貌的正定成功吸引了海内外游客。据正定县文化旅游局介绍,今年到10月底,全县旅游总人次超过1230万,同比增长160%;旅游总收入56亿元,增长179%。

 

  “自在正定”品牌叫响

 

  大部分景点免票,所有停车场免费,公共厕所上星级,直饮水取用方便……在正定,游客们感受最多的是“自在”。一位来自天津的游客说:“不愧是全国文明县城,停车场很多还免费,省下的钱够买门票了。”

 

  此前,随着游客激增,停车难成为制约正定旅游一大瓶颈。面对棘手矛盾,正定县做出一个“自我革命”的决定:首先从县委、县政府开始,拆除所有机关单位的围墙,免费开放内部停车场、卫生间和开水间。在县委、县政府示范之下,“拆墙”行动迅速推开,全城免费停车位由此迅速达到2.85万个,极大地缓解了停车难。

 

  为更好保护恢复古城天际线和古建筑轮廓线,正定县还强力推进拆迁、拆违、限高,最大限度为古城腾出公共空间,最大程度为市民、游客提供公共服务设施。仅古城南城门一带就动迁500多户,拆出的空间没有一寸做商业开发,而是全部建成了公共停车场、绿地。

 

  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兼文化旅游局党组书记高敏说,抓住旅游热潮,县里顺势策划推出系列文化体育和民俗活动,让广大游客享受到更多服务和体验,现在,“古城古韵,自在正定”的品牌越来越响。

 

  到2017年底,正定县三次产业结构发生重要变化,第三产业首次占到“半壁江山”。目前,正定县进一步明确把文化旅游业作为富民强县,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第一产业来打造。

 

  “沉睡”文物变富民资源

 

  “金门玉户神仙府,桂殿兰宫妃子家。”正定旅游名片荣国府里,曲乐悠扬,游人如织。府外“宁荣街”上,不时能看到一对对拍婚纱照的恋人。“荣国府是来正定必到景点,游客量一直居高不下,特别是来自京津的游客明显增多,许多都是一家子人周末开车来的。”荣国府景区管理处主任李景利告诉记者,他们正努力深度挖掘红楼梦文化元素,进一步发挥荣国府传承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

 

  正定县许多干部群众感慨,改革开放40年来,正定旅游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主要得益于“两个基本共识”:

 

  首先,尊重和珍视历史文物价值,给文物古迹以应有尊严。从事文物保护工作20多年的于坪兰告诉记者,正定干部群众普遍认识到,正定的灵魂在古城,古城的核心在历史文化,历史文化的载体在文物。正定曾在全国最早成立了县级文物保管所,改革开放之初,财政很紧张时,县里就曾把争取来的资金和挤出来的开支用于文物修缮。近年来,不仅文物修缮投入力度加大,隆兴寺、临济寺等文物古迹周边环境整治也下了大力气,不仅文物更受尊崇,城市品质也随之大幅提升。

 

  其次,坚持长远眼光,保持历史耐心,一任接着一任干。20世纪80年代打造的荣国府是正定领改革开放之先,以长远眼光谋划发展旅游的经典手笔,被业界称为中国旅游“正定模式”。

 

  “在荣国府带动下,隆兴寺等一大批深藏正定的国宝被广为人知,全县迎来第一个旅游高峰。”高敏说,此后,县里一任接着一任干,先后建设了历史文化街区,实施了系列古城保护恢复工程,“沉睡”的历史文化资源不断迸发出了新活力。

 

  “全县旅游正迎来新的高峰,旅游业已成为县域经济增长极,相比之下,我们的服务和管理还有短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张国义说,下一步,将加快古城风貌恢复提升,以景区标准发展全域旅游,努力把正定建成一座“优雅古朴、风格独特、清新宜人的旅游城”。(记者 孙杰 闫起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