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河北: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群众办事更加便捷

2018-12-13 05:14:43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放管服”改革河北纵深行(12)】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群众办事更加便捷——河北“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

 

  在威县市民服务中心,“一窗受理”实现了受理业务的全能化、综合化。王林红 摄

 

  数字让人振奋!今年1—10月,河北省新增市场主体89.75万户,同比增长11.58%。随着河北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市场主体的活力明显增强。这是河北“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带来的成效之一。

  在邢台市威县第什营镇便民服务中心,打算开办一家家电门市的东盖村村民戚廷山表示:“在这里,只需提供相关证件和承诺书,一天时间就能领到营业执照,很方便。”

  《河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河北省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实施方案》《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工作方案》……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除烦苛之弊、施公平之策、开便利之门,重塑着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让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放管服”改革在燕赵大地逐渐开花结果,政务环境越来越风清气正、高效透明。

  权力“瘦身”,激发活力和动力

  今年10月,遵化市鹏腾铁选厂经理张海永通过河北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手指轻轻一点,就办好了项目备案手续。“以前办理这样的业务,需要往返于唐山市审批局和省发改委之间,没想到这次一趟也没往审批部门跑,就办成了!”张海永高兴地说。

  他的惊喜正是省发改委投资项目审批改革的结果。

  河北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适用于全省各类投资建设项目建设实施全过程的审批、监管和服务,在这个平台上,省发改委周均办理业务20余件,其中一半项目为“零见面”。

  简政放权的核心是政府权力的“瘦身”。只有高质量的“放”,才能进一步增加有效投资,激发社会和市场活力,为河北经济社会发展“松绑”,最大限度释放改革红利。

  省工信厅在全面梳理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取消22项行政权力,占全部行政权力的46%,实现了行政权力的大“瘦身”,提高了企业办事效率。

  能取消的坚决取消、能下放的尽快下放,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今年8月,省政府出台的《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的意见》明确提出,进一步精简下放行政审批事项。通过编制政务服务事项目录清单和实施清单,全面落实“先照后证”“证照分离”等改革举措,审批流程得到优化,各种证照能减尽减、能合则合,办理环节精简10%,申请材料精简12.1%,办结时限精简24%。2012年以来,通过取消、下放等方式,河北省级行政许可事项由1495项减少到428项。

  在2017年实现“三十八证合一”基础上,今年4月,河北省实行“四十三证合一”,6月实行“五十证合一”,保持了全国先进水平。截至目前,全省共核发“多证合一”营业执照513万张。

  行政审批改革、投资审批改革、职业资格改革、商事制度改革、收费清理改革……一项项改革把政府权力装进“制度笼子”,换来了企业和群众的“便捷感”和“获得感”,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激励了全社会创新创业热情。

  与此同时,河北省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2016年至2018年上半年,已为企业减免税费921亿余元,其中,今年上半年达到221亿元。减税降费的政策“红利”,为企业发展增添了强劲动力。

  不仅如此,河北省还在雄安新区、北戴河生命健康产业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定州经济开发区和威县实行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试点,以“一次性的承诺”替代“一箩筐的审批”,投资审批效率大幅提高。

  目前,简政放权已成为河北省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先手棋”,借助民意放、对标先进放、依法依规放,向市场放权、向基层放权、向社会放权。一系列政策措施,体现了省委、省政府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展示了优化营商环境、增强吸引力、创造力、竞争力的智慧和决心。

  有效监管,“管”出公平和秩序

  “简政”并不是简单的“减政”,只有管得好,才能放得开、放得活。河北省在“管”上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今天工商来,后天税务来,再过几天消防来……应对各项检查真是耗时耗力。”不久前,经历了“双随机、一公开”联合监管的邯郸市招商大酒店副总经理邢明博说,“现在,多部门组团来‘会诊’,仅需一天时间就把各项检查完成了,不仅省时省事,而且让我们对检查结果心服口服,这样的检查我们欢迎!”

  邢明博所说的“检查”是由多个部门参加的“双随机”联合监管行动。企业年报、人员社保、餐饮食材、后厨卫生、客房保洁、特种设备……检查人员各尽其职,查材料、对信息、看现场、谈问题、提要求,实现了一次上门、多项检查,实实在在地为企业减少了检查的时间成本。

  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的“双随机”抽查是相关部门提升监管效能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河北省扎实做好资源整合等工作,实行统一的市场监管,推动监管理念由“严进宽管”向“宽进严管”转变,构建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做到了“一次检查、全面体检”,提升了监管的公平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在减轻企业负担、避免政府选择性执法和减少权力寻租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

  同时,推动药品集中采购、河流和海洋资源交易、林权交易、农村集体产权交易等纳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在坚守安全质量底线的前提下,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采取既具弹性又合规范的的管理措施,量身定制适当的监管模式和标准规范。推进跨地域、跨部门、跨行业“守信联合激励”“失信联合惩戒”机制,营造了依法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的法治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鼓励创业的社会环境,实现了“管而放活、活而不乱”。

  用心服务,提高便利和品质

  曾几何时,“办事难”是不少企业和群众关注的热点。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让群众、企业办事不求人,为创新创业清障搭台,河北省下大力气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增强振兴发展的内生动力。

  “办证只用了10分钟时间,感觉服务真是太好了!”近日,在石家庄市桥西区市民服务中心婚姻登记处,刚领到结婚证的小夫妻闫豪和杨慧梅开心地说。

  本来, 他们是去年领的结婚证,因为不慎丢失,便选择在结婚一周年的时候补办结婚证。“上次是自己到外边复印身份证、户口本,这次,有原件就行,他们给复印,还不收费。”闫豪说。

  目前,河北省11个设区市、2个省直管县和168个县(市、区)已全部组建了行政审批局,“一枚印章管审批”的格局基本形成,实现了行政审批局、政务服务中心、网上政务服务平台“三位一体”的政务服务管理模式,并对审批服务流程进行优化再造,不断完善“一窗收件、联合审批、信息共享、一次发证”的审批模式和“一条龙、一站式”服务机制,让群众“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

  石家庄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实行“两书四表五图三缴费”审批模式,从土地证到施工许可9个工作日内完成;保定市建立“只跑一次”和“一次不跑”服务事项清单,减少前置条件及材料12项、审批环节22个,提速率达到58%;沧州市搭建“市县乡村四级服务平台”,种植户足不出户就可换发《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随着“一网、一门、一次”专项行动的逐步推进,环节减少了、流程优化了、效率提高了。

  在“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理念引领下,各地各部门积极探索,落实《保留证明事项清单》和《取消或调整证明事项清单》,做到“清单之外无证明”,最大限度实现了办事群众和企业“最多跑一趟”和“一趟不用跑”的目标。很多人感慨说:在河北,营商环境越来越好,办事、办企业越来越容易了。

  营商环境越来越好,吸引更多企业和项目向河北聚集。今年前三季度,河北省实际利用外资77.9亿美元,同比增长20.4%。

  改革未有穷期,发展任重道远。随着“放管服”改革的不断深化,一个良好的政务环境、营商环境正在加速形成。当前,河北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当口,在这场“刀刃向内”的政府自我革命中,相信各地各部门将以“快马加鞭未下鞍”的精神状态,坚持“一把手”亲自抓,层层压实责任,积极协调配合,严格督导检查,以更大决心、更大力度、更实举措,让改革成效获得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的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为新时代全面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新局面增添强大新动能。(记者 郭庆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