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水岸同治 让滹沱河更靓丽

2018-12-15 05:28:36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分享至手机

  滹沱河发源于山西省,向东穿过太行山,蜿蜒流经我省石家庄、衡水、沧州市。上世纪70年代以来,滹沱河生态环境日渐脆弱。

  为改善生态环境,打造美丽滹沱河,近年来,我省坚持水岸同治,滹沱河水质得到持续改善。

  滹沱河周边村庄清理垃圾41.4万立方米

  12月11日7时,正定县曲阳桥乡西里寨村的齐五群等6名保洁员开始清扫村内街道。之后,6人在村内巡回保洁,发现哪里有遗漏的垃圾就立即清除。

  这6人是天津领军环保科技公司聘请的保洁员。“每天清扫一遍街道,垃圾箱每周擦两次。”齐五群说。

  据了解,为治理农村生活垃圾,近年来正定县逐步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通过招标,由天津领军环保科技公司和启迪桑德环境资源股份有限公司分别负责全县140个村庄的保洁和生活垃圾清运服务。

  在西里寨村,记者遇到了前来检查的天津领军环保科技公司在曲阳桥乡的保洁队队长王忠华,他每天对10个村的卫生保洁情况进行检查,查看街道清扫得是否干净、人员是否在岗等。

  “以前我们每年花一万多元请人打扫村内卫生。从2015年底开始,县财政出钱购买服务,请保洁公司来打扫卫生,生活垃圾做到了日产日清。这些垃圾或进行焚烧发电或卫生填埋,都得到了无害化处理。”该村党支部书记郭风朝说。

  西里寨村位于滹沱河北岸,在滹沱河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内。以前村南还有木器厂等一些小企业,这些企业处于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为保护地下水,去年该村关停了40多家木器厂、家具厂等企业,清理了60多家养殖企业。

  原有产业没有了,但西里寨村寻到了新机遇。据悉,明年举办的第四届省旅发大会的承办地是石家庄市。为办好旅发大会,石家庄市正在修建滹沱河大道。大道从该村经过,并与正定南门连通。“我们将抓住机遇发展旅游产业。正在打造沙洲湾风情小镇,荷花池已建成,还种植了1500多亩的核桃树、樱桃树、桑树等经济林,将来形成吃住游购娱一体化。”郭风朝说。

  不仅是正定县,整治滹沱河周边环境,沿线各地正在采取多种措施。

  从省住建厅了解到,今年4月我省开展农村垃圾集中清理以来,滹沱河流域各县(市、区)共清理垃圾304.1万立方米,其中滹沱河两岸村庄清理垃圾41.4万立方米。同时,建立日常维护机制。截至11月底,滹沱河流域的3293个村庄共配备保洁员13811名。

  按照计划,滹沱河沿线的石家庄、衡水2018年度新建农村转运设施10座,目前完工25座。滹沱河流域的3个市及各县(市、区)共谋划8座垃圾焚烧处理设施。目前石家庄市的项目已开工,衡水市的项目正在收尾,沧州市和安平县的项目完成了前期工作,其他4个项目正在跑办前期手续。

  “今年以来,省住建厅重点督促各市开展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设施达标改造和污水老旧管网改造。”省住建厅城市建设处的何萍介绍,滹沱河沿线各县(市、区)共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14座,全部达到一级A标准。目前,献县污水处理厂正进行扩建,灵寿县污水处理厂正进行提标改造,藁城区、深泽县、无极县的污水处理厂也计划进行提标改造。

  生态补水,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

  在减少污染物排放的同时,我省加强对滹沱河进行生态补水。

  记者在滹沱河地下水回补试点安平段、献县段沿线看到,随着生态补水的实施,滹沱河的水量大了,水面宽阔了。“有水后,觉得空气不那么干燥了。”安平县长汝村的村民刘涛说,这里原来是沙土地,一刮风到处是沙尘,现在好了,水多了,环境也会越来越好。

  “这次补水,为安平县注入了优质水源,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安平县水务局副局长门建勋说。

  在滹沱河献县段地下水回补试点地段,献县水务局工程管理科科长刘新增介绍,该县自10月15日至11月5日,完成了滹沱河主槽内阻水跨河土埝清理、取土坑整治、部分河段疏浚等。11月7日补水进入该县,并与下游滏阳河水汇合。

  “生态补水为地下水回补、农业灌溉提供了有力保证,极大改善了生态环境。”献县水文站站长陈冬青介绍。

  据了解,今年我省选择了滹沱河、滏阳河、南拒马河的重点河段开展地下水回补试点。该项工作9月13日启动,明年8月结束,计划补水7.5亿立方米-10亿立方米。补水水源主要利用南水北调中线干渠的江水,同时利用黄河水、上游水库水、沿河可利用的再生水。随着补水的持续进行,生态效应初步显现。“三条试点河流补水总量已近4亿立方米,连同东武仕、安格庄水库和沿线再生水补水,已形成3000多万平方米的水面。”省水利厅水资源处副调研员韩冰介绍,我省将重点做好管护、增加投入,强化督导,健全机制,最大程度保障输水安全,加快推进生态补水。

  水岸同治,综合施策,滹沱河水质持续改善。监测显示,1-10月,我省列入国家和省考核的滹沱河三个断面中,除石家庄市枣营断面断流外,石家庄市下槐镇断面水质均值为Ⅱ类,同比2017年Ⅲ类水质实现了改善;衡水市临河富庄桥断面水质均值为Ⅲ类,达到了除氨氮以外其他指标为Ⅴ类的年度目标要求,同比2017年Ⅴ类水质实现了改善。(记者 赵红梅 段丽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