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至2月15日 河北引江水40亿立方米

2019-02-22 00:10:16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截至2月15日 我省引江水40亿立方米

  从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了解到,截至2月15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已累计输水200亿立方米。其中河北省累计分水量40亿立方米,天津市累计分水量36亿立方米,北京市累计分水量43亿立方米。

  京津冀10多条河流获生态补水

  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中线一期工程与廊涿、保沧、石津、邢清四条大型输水干渠,构建起京津以南河北省可靠的供水网络体系,石家庄、邯郸、保定、衡水主城区南水供水量占75%以上,沧州达到了100%。

  北京市形成一纵一环输水大动脉,南水占主城区供水量的73%,密云水库蓄水量2000年以来首次突破25亿立方米,中心城区供水安全系数由1.0提升到1.2。

  天津市形成了引江、引滦相互连接、联合调度、统筹运用的城市供水体系,14个区的居民全部喝上了江水。

  2017年以来,中线一期工程向受水区30条河流实施生态补水,已累计补水8.65亿立方米,其中京津冀10多条河流获生态补水。2018年9月,水利部、省政府联合开展华北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河湖地下水回补试点工作,滹沱河、滏阳河、南拒马河3条重点河段实施生态补水5亿立方米,累计形成水面约40平方公里。生态补水,使白洋淀监测断面入淀水质由劣Ⅴ类提升为Ⅱ类。

  六项措施保障冰期平稳输水

  自去年12月1日起,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进入冰期输水阶段。冰期不能减小流量。为满足京津用水需求,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冰期输水实现安全调度与运行平稳。

  近日,气温达到零下10摄氏度。笔者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漕河渡槽出口处看到,一渠清水波光粼粼,没有冰情。

  “以前,这一段渠道一般都会结冰。今年我们采取静水扰动措施,实现了水面不结冰,保障了通水运行平稳安全。”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河北分局局长田勇介绍,他们围绕“拦、融、扰、排”冰期输水运行方针,采取了六项措施,做到了“防极端天气、防冰冻灾害”的冰期输水运行安全目标。

  制定中线工程冰期输水调度方案。通过冰期输水的科学调度,保持总干渠高水位运行,一旦形成冰盖,实施小流量输水。加强冰期输水水温、流速和流量的观测。加强工程巡查巡视工作,一有险情,提前预警。在全线增加了28条拦冰索、拦冰桶。在重要的控制闸前安装扰冰装置。制定了应急措施,增加了应急抢险车,在容易冰冻的闸门槽内部,把原来的油加热融冰改为电加热融冰。

  同时,加强日常管理,保障冰期输水设备设施正常运行。抢险队伍全天候待命,每天训练应急抢险课目,随时除冰抢险,保障正常供水。(记者马彦铭 通讯员郭亚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