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京津对口帮扶 助力河北脱贫攻坚

2019-03-15 03:15:35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承德县76岁的刘少信老人在自家屋顶上清扫太阳能发电板。该县利用天津对口帮扶资金大力实施“万户阳光工程”,带动626户贫困户年均增收3000元。(本报资料片) 记者 赵海江摄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农产品保鲜与加工

  研究室主任赵晓燕建议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

  让贫困地区农民把更多收益留在当地

  □北京日报记者 王 皓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脱贫致富离不开产业支撑。我建议在大力扶持贫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同时,一定要大力发展农产品的本地初级加工,让贫困地区农民把更多收益留在当地,形成支撑精准扶贫、增强贫困地区内生发展动力的长效机制。”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农产品保鲜与加工研究室主任赵晓燕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的全团会发言中建议。

  赵晓燕代表说,北京对口支援的河北张家口、承德、保定相关贫困地区以农村为主,很多地方都有本地的特色农产品,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也参与了一些精准扶贫合作项目。去年,京津冀三地联手出台了《京津冀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2018-2020)》,提出到2020年农产品加工规模将达到2万亿元。农产品加工是乡村振兴中最重要的产业,加快发展农产品的初级加工,对于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脱贫,包括农村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赵晓燕代表建议,结合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加入“发展县域经济,加大农产品加工的发展”相关内容,尽可能把农业产业链留在县域,改变农村卖原料、城市搞加工的传统格局,支持发展适合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经营的农产品初加工。支持原产地建设农产品贮藏、保鲜、分级包装的设施,让农民能够分享到更多的产业增收实惠。

  赵晓燕代表说,他们在调研和实际工作中发现,在农产品加工业的三个主要因素——土地、资金和人才方面,还存在一些不适应发展的突出问题。特别是用地,农产品加工属于利润较低的行业,土地成本过高的话很难盈利。国家有关部委出台了部分品类农产品晾晒贮存临时用地优惠政策,但实际操作中农产品品类繁多,加工形式不一,目前政策规定内容较少,基层在实施方面不好把控,难以满足产业发展需要。建议对于能耗少、无污染的农产品初次处理和初级加工用地,政府能够纳入农业设施用地管理范畴;对于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用地,特别是集约化、园区化发展的,纳入地方土地规划体系统筹考虑,合理调整现有建设用地比例限制,在年度建设用地方面给予适当倾斜,切实发挥农产品加工业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

  赵晓燕代表还建议,发展贫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比如保定的大枣、张家口的马铃薯,都形成了一定的优势,未来发展中切忌一哄而上。比如说曾经推广种山楂,很多地区就都种山楂,过几年以后太多了,又过剩了,所以一定要特别注意因地制宜。

  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党组书记杨光表示,对口帮扶工作将升级加力、多层全覆盖——

  就业技能人才三大扶贫工作持续用力

  □天津日报记者 周志强

  天津承德,山水相连。人缘之亲、水源之亲,源远流长。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党组书记杨光表示,“打赢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仗。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深厚的情谊,落实好对口帮扶承德的工作。”

  杨光代表说,2018年6月,天津市人社局与承德市政府签署了推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协同发展合作框架协议,通过强化两地就业工作对口帮扶、加强两地人才市场交流合作、支持两地家庭服务企业协同合作等,为承德提供了一大批就业岗位,提升了当地众多劳动者的就业质量。

  谈及今年的工作,杨光代表介绍,天津市将出台《天津市高质量推进2019年扶贫协作和支援合作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推进东西部扶贫和支援合作工作。“就我们部门来说,将坚持‘升级加力、多层全覆盖、有限无限相结合’的帮扶工作思路,在就业扶贫、技能扶贫和人才扶贫三方面持续用力。”

  “2019年,在就业扶贫方面我们将重点抓好劳务对接机制和开发就业岗位两个环节。”杨光代表介绍,在劳务对接机制上,将搭建就业信息对接和服务工作平台,全年计划组织50场贫困劳动力专场招聘会。在开发就业岗位上,鼓励企业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鼓励劳务组织和中介机构向天津市输入劳动力,组织各区人社局、市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高校和各类企业在支援地区建立就业扶贫基地和扶贫车间,确保为对口支援地区贫困劳动力提供1000个以上就业岗位。

  “职业技能培训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有效途径、治本之策。”杨光代表介绍,今年天津市将依托中国(天津)公共实训中心的先进设施设备和师资能力,支持对口支援地区学生来天津市进行培训;依托天津21所技工院校,面向对口支援地区开展定向招生、免除学费、扩大名额、增设专业。同时输出培训资源,支持贫困地区办好技工院校、职业培训机构和公共实训基地。

  在人才扶贫上,支持对口支援地区专业技术人才来天津培训研修。开展专家服务基层活动,帮助对口支援地区培养一批专业技术人才,转化一批技术成果,解决一批实际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承德市委副书记、市长常丽虹认为,作为产业扶贫的第一步,选准产业至关重要——

  产业扶贫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河北日报记者 贡宪云

  产业扶贫是京津对口帮扶的重要内容。“在谋划京津对口帮扶的产业项目时既要选得准,还要走得稳。”全国人大代表,承德市委副书记、市长常丽虹建议,河北省相关地区应立足资源禀赋,找准比较优势,精选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增收效果强的项目,积极与京津开展多层次、全方位产业协作,着力提升帮扶质量和脱贫效果。

  “京津两市在产业合作等方面对承德开展了全方位、深层次帮扶支持,为我们加快脱贫攻坚、推进绿色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常丽虹代表说。

  多年前,与北京一山之隔的滦平县,在产业扶贫推进中,存在有资源缺运营、有产品缺品牌的烦恼。2016年起,京津两市陆续对口帮扶河北张承保21个区县,滦平县名列其中。

  北京市带来的不仅是帮扶资金,还有科研院所的技术指导。在其扶持下,滦平县“兴春和”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扶贫示范园区应运而生,目前已带动滦平县20个乡镇118个行政村的5000多贫困户实现增收。

  “作为产业扶贫的第一步,选准产业至关重要,要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常丽虹代表说,在产业扶贫帮扶中,承德积极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围绕京津“米袋子”“菜篮子”“肉盘子”谋划农业产业化项目,打造果菜牧菌游等九大特色扶贫产业,将京津市场优势转化为脱贫的产业优势。2018年,全市投入农业产业化项目及九大特色扶贫产业帮扶资金占京津两市帮扶总资金的70%以上。

  提升产业扶贫效果,关键是要有技术支撑,有龙头带动。常丽虹代表认为,要坚持外地引进和本地培养并举,重点培育和扶持一批经济实力、社会影响力和带动能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挥脱贫攻坚示范引领作用。

  “产业扶贫涉及方方面面利益,要确保产业扶贫效益真正落到贫困户身上。”常丽虹代表建议,政府部门要进一步统筹各方力量精准施策,探索订单帮扶、生产托管、股份合作等方式,建立起以贫困户增收为核心目标的利益联结长效机制。

  常丽虹代表表示,承德市将牢牢抓住京津对口帮扶重大机遇,进一步建立完善产业协作机制,做深做细做实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