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未来之城——雄安新区见闻

2019-03-23 23:21:46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未来之城

 

  ——雄安新区见闻

 

  每一个春天都相似,每一株国槐都相似,每一穗小麦都相似,但年轮不一样,角色不一样,蕴涵更不一样。

  就像这新时代的骄子——雄安!

  今年春节过后,我再度前往雄安新区采风。一年多来,我和世界上所有的观众和听众一样,时时在热切地观察着、谛听着、期待着,期待早日全面开工。

  出保定,东北行,驱车50公里,进入容城县城,便是雄安的中心腹地。

  踏上这片热土,总有一种莫名感觉,似乎进入了一个强大磁场。的确,这里弥漫着一种特殊浑厚的气氛:每个人、每株树、每条船、每辆汽车、每座房舍,表面上都是平和的、安详的,但其内心,又都是激情的、雀跃的。

  最早的篝火

  地球漫漫几十亿年间,阜平运动、五台运动、吕梁运动、蓟县运动、华力西运动……一次次造山运动,天地间岩浆喷溢,海水煮山。缀满日月星辰的产帐里,顿失浩渺无垠的蔚蓝。大海颤抖着、哭泣着渐渐后退,让位于缓缓崛起的峥嵘。太行山挽着华北平原,从海水中壮烈地诞生。

  数亿年的混沌。这片山岩地带经过雨浸风化,长成莽莽森林,衍生了低等却丰茂的生命。

  长期亲近、岁月磨合,大山与森林,终成眷属,形成稳定的生态系统。他们的女儿,便是脉脉细流,出落成小溪,发育为大河,带着嫁妆,嫁于平原。年深日久,太行山东麓,形成了一个个扇形冲积区。

  滹沱河与永定河冲积扇南北相峙。低洼地带,便是儿时的白洋淀。

  末次冰期结束,气候变暖。大型耐寒动物们渐次退场,小鹿、黄羊们悄然登台。远远地躲在山洞里的人类,也试试探探地走下来,在白洋淀周边安营扎寨,打猎捕鱼。

  1986年,考古学家在白洋淀区域发现一处古人类遗址。据考证,距今1万年左右,为北方地区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

  白洋淀的先民,点燃了河北平原早期的文明篝火……

  天地之心,神秘莫测。

  距今6000年前后,气候暖湿,河流纵横。白洋淀迅速发育,面积扩张,覆盖今保定大部分地区,襟连廊坊、天津、沧州等地。

  这场洪水,对华夏民族影响甚巨。

  《孟子》载:“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禹遵舜命,全力治水,因势利导,水患始平。

  水运映国运

  水运映国运,此言颇不虚!

  公元前334至前311年,燕国为防御秦、赵、齐国入侵,在白洋淀北岸修筑南长城。

  这便是现在“长城堤”的前身,即白洋淀北界。

  白洋淀,作为军事要地,第一次被提升到国家(诸侯国)战略高度。

  东汉末年,曹操为统一北方,凿通水道,使“清、淇、漳、洹、滱、易、涞、濡、沽、滹沱同归于海”,初步形成如今的海河水系。

  逮至北宋,大兴土木,建造屈曲九百里的“塘泺防线”。

  宋代建设,奠定了白洋淀今天的格局。

  打破这一方宁静的,是元明两代的大肆破坏。

  元朝在北京建立大都城,燕山、太行山森林遭到严重破坏。及至明代,砍伐愈烈。

  亿万年来形成的生态系统,彻底紊乱。燕山、太行山区水土流失,下游河道淤塞,洼淀淤浅,退缩以致湮废。

  恶性循环,愈演愈烈!

  20世纪50年代,白洋淀总面积561.6平方公里。因入淀河道狭窄,宣泄不畅,加之堤防不固,每到汛期,一片汪洋。

  为根治洪涝灾害,国家采取塞源节流策略,在各入淀河流上游修建水库。虽然减轻了下游洪涝,但由于上游水库拦蓄,入淀水量逐年减少。

  70年代初期,白洋淀治理方针调整,简单地提出了“向淀底要粮”的口号。随后,工农业粗放发展,用水浪费,导致地下水严重超采。

  一汪明亮的美目,悄然黯淡,濒于干枯。

  千年一凝眸

  中国,痛定思痛,最终找准位置,与大自然握手言和。

  近年来,国家陆续上马“引岳济淀”“引黄济淀”等工程,终于使白洋淀重现生机。

  丛丛芦苇之间,荷叶田田,萼红灼灼。白洋淀宛若一位村姑,焦虑过、痛苦过,却也在慢慢成长、成熟。

  白洋淀,终于从历史的愁云惨雾中款款走出,蛾眉清秀,笑靥如花。曾经的忧戚与泪水,俱已远矣。

  ……

  河北简称“冀”。

  禹分九州,“冀”冠其首。

  “冀”,是希望,是期待,是梦想。

  她,在默默地梦想什么?

  世界格局变化,国内发展转型,都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而首都,远远超出其自身承载能力,负重前行,力不从心。

  治国如治水。真正的政治家,必然效法大禹,因势利导。

  历史的目光四顾扫描,最终凝眸白洋淀——雄安新区横空出世!

  白洋淀区域,陡然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国家战略高度。

  容融如水流

  雄县、容城、安新三县呈掎角之势,互为表里。

  这是一种天然的融合与对接,雄壮之风,容融之量,安详之气,在此归一。

  采访期间,我偶然听说,三县的医疗卫生教育系统与京津冀的对接,各有侧重,容城主要联手北京。

  第二天上午,我采访容城县医院。

  院长告诉我,过去与外界联系,请专家来坐诊、义诊,基本办不到。现在,雄安成了高地和热土。前年5月,国内内镜方面权威的友谊医院主动支援一台设备,并派专人坐诊。同时,北京中医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也先后入驻。去年11月22日,又与北京宣武医院正式签署合作协议。

  我又赶到原容城小学。去年3月1日,这家小学已正式更名为: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雄安校区……

  据介绍,最早开工的居民区——容东片区,将混合安置第一批搬迁户和外来人员。客人主人,前后比邻,互通有无,相亲相近。

  文化,像白洋淀的柔水,润物无声,容而后融。

  几年之后,外地人,本地人,都是雄安人!

  今夜静悄悄

  傍晚,我赶到雄县县城东北10公里处。

  这里,是未来的雄安高铁站。

  黑黑的野外工地上,板房连营,灯火辉煌。一排排大型机械,收拢着铁臂,在默默酣睡。就像勇猛无敌的巨灵神,只等一声令下,便会赤膊上阵,开天辟地,再造乾坤。

  附近大院里,我细细观看高铁站设计图。地下三层,像一窝精微的巨型蜂巢,更似一块细密的机械手表。

  一位指挥长模样的人说,开工准备,基本完成。造价30多亿的工程量,压力很大。不过,我们情愿,这是在创造历史啊!

  一串爽朗的笑声,碰撞在四壁,又反弹回来,像一阵阵震颤的雷鸣……

  采访之前,我听到一些议论,质问动工太慢。

  是的,社会心情,可以理解,总希望早早看到一个雄壮的雄安。但要在一片偏僻的低地上建造一座最高质量的现代化新城,需要地上地下太多太多的准备:数千家相关设计单位要衔接到位、严丝合缝;数十万张图纸要精益求精、千锤百炼;数十万建设大军要安排就绪、稳扎稳打;数千万吨物资要按图索骥、预制完备……

  放眼千年,万无一失!

  当年深圳高速度,今日雄安高质量。

  的确,外人看来,雄安似乎不紧不慢。其实,它的内里,早已是高速运行状态。

  一年多来,新区管委会的大楼里,灯火明亮,通宵达旦,枕戈寝甲。从全省乃至全国各地抽调的年轻精干的各类人员,轮流交接,日夜兼程。

  安静的背后,一片沸腾!

  绿色的期盼

  小王营村,属于安新县,却位于容城县城南郊。冀中平原的村名,多带有营、寨、堡、垒几个字。显然,大都与历代战乱有关。

  小村人祖祖辈辈生活在这个偏僻、贫穷的角落,以种植小麦、玉米和棉花为主。近些年,不少村民从事服装加工和粮食购销生意,生活基本富裕。这些朴实的庄稼人,文化程度不高,生活也很低调。

  2017年2月23日上午,村西南麦田的土路上,来了几辆面包车,还有一些陌生的治安人员。不少好奇的村民远远地看,却也看不清楚。

  他们当时没想到,正是这些人,代表国家、代表历史,为这片土地赋予了全新的生命!

  一望无际的大地,长满密密实实的麦苗,蜷卧着,像毛毯。阳光照在上面,懒洋洋,暖融融。麦苗们睡着了,做着碧绿色或金黄色的梦。这是这片地上“最后的小麦”。

  大田里,纵纵横横地插着一排排小红旗。那是地勘人员或工程人员的信号。

  按照雄安新区建设“三步走”的思路,起步区面积约100平方公里,中期发展区约200平方公里,远期控制区约2000平方公里。而在起步区内,又有20—30平方公里启动区。

  显然,这里就是启动区的核心地块!

  我走进容城县城东侧的一片临时建筑。这里是雄安生态公司。

  他们的使命,就是植造绿色。

  一个工程师模样的小伙子,对照展板,向我阐述。展板上,五组城市板块之间,全是绿地和森林。

  未建城,先植树,明天的新区将镶嵌在蓝绿交织之中。蓝绿空间占比,达到70%。

  蓝,当然是指白洋淀。目前,白洋淀面积不足200平方公里,通过“引黄济淀”等工程,将逐步恢复到360平方公里,真正还原“华北之肾”功能。

  哦,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将永久地滋润和怀抱新区。

  新区森林覆盖率现为11%,未来将达到40%—50%,让居民300米见公园,1公里入林带,3公里进森林。

  走进附近一片林地。每棵树上,都佩戴一块白色牌子。

  我拿出手机,对准一株国槐,扫一下,“嘀”的一声,一组信息弹射而出:来自哪里、何时栽种、何人栽种、体质情况等等。

  未来的新区,侧重为人才而建,为产业创意而建,没有高楼群,没有压抑感。既有舒适的生态、文化环境,又有优质的医疗、教育条件。筑造一个生态文明平台上的理想暖巢,吸引优秀人才。

  拥有与最前沿、最高端紧密相连的创新型人才集群,便会拥有未来!

  小伙子告诉我,新区树种在注重季节和品种多样化的同时,更加顺应自然,突出乡土树种,如国槐、白皮松、油松等等。只有乡土,才会茂盛,才会与本地水土气候最大融通。而且,对于所有树木,只做简单修剪,不裁主干,任其自然生长,大树成荫,绿浪如海。

  使命神圣

  我采访的最后一站,是市民服务中心。

  所谓市民服务中心,即党政大院。这个中心,位于容城县城东侧,坐落于雄安新区中轴线上,北与天安门广场遥遥相对。

  大院建设堪称奇迹。整个363.6亩地面上的数十栋建筑,没有一砖一瓦,全由钢架结构和环保模块组成,建设周期只有112天。

  院内的交通工具是无人驾驶环保汽车。一款方形的蓝色精灵,敏感且轻盈地自主行驶,梦幻一样怀疑,却又石头一样真实。

  最惊奇的是地面,看似普通水泥地砖,却有海绵特性。中小降雨,全部吸收,收集到地下水库,净化后,浇树喷花淋草坪。

  在这里,我见到了雄安新区负责人。他表示,新区任务神圣,那就是不折不扣地完成中央赋予的使命!

  他说,新区还肩负着许多新使命,比如总书记强调的推进信息化问题。如何能够建立客观、透明的信用管理体系,形成无所不在的社会监督,这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一步。

  他表示,未来的雄安,将是中国最大的5G试验场!

  在这早春季节,我分明感到了春潮的涌动,似乎听到春风的哨音,仿佛看到百花的盛开!

  ……

  晚上,我住宿在白洋淀边一家旅店。枕着无边的清新和静谧,睡眠格外香甜。

  早上醒来,忽然发现窗户上一摊暖红,颤颤的,鲜鲜的,如羞赧,如蛋黄。我心内一振,马上起床,向外走去。

  周围就是白洋淀。圆润的湖面,似乎是闭合的眼睑,仍在酣睡。

  渐渐地,红愈加浓稠,涂染水面,半湖瑟瑟半湖红。

  这时候,太阳冉冉升起,惺惺忪忪的白洋淀,满面粉红,楚楚可爱。忽地,一阵风来,仿佛一通锣鼓,万物惊醒。顿时,鸟鸣满天,岸边大树上胭红的叶片,犹如无数鼓动的手掌;水中的芦苇,恰似一条条飘动的红纱。而众多晨练者,便是幸福的嘉宾了……

  这中国的明眸,蓄满着微笑和自信,写满着对未来的美丽希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