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重走当年“赶考路”

2019-03-26 04:41:01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新华社石家庄3月25日电 题:重走当年“赶考路”

  新华社记者孙杰、闫起磊、王昆

  在革命圣地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一段红色经典总被提起:

  1949年3月23日,党中央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平。毛泽东同志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

  周恩来说:“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随后,“进京赶考”队伍沿太行山东麓一路北上,经灵寿、行唐、曲阳、唐县、保定、涿县(今涿州),于3月25日进驻北平。

  如今,每到3月23日,西柏坡就像迎来一个重要节日。曾经的“进京赶考路”也成为人们红色追寻的经典线路。

  70年,岁月流金。重走昔日“进京赶考路”,沿途如今已发生巨变——

  太行革命老区,正加快脱贫攻坚,向全面小康迈进。

  京南畿辅要地,正乘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东风,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脱贫,是对革命先辈最好告慰”

  三月的西柏坡,春意盎然。又是一年“赶考日”,红色圣地迎来参观高峰。纪念馆广场上,鲜花铺就的几个大字引来人们争相拍照——“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西柏坡纪念馆副馆长段彦峰告诉记者,1948年5月至1949年3月,中共中央曾在西柏坡办公,指挥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著名的七届二中全会,描绘了新中国的宏伟蓝图,向全党发出了“两个务必”的号召。西柏坡成为党中央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

  “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件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亲骨肉送去上战场……”在纪念馆展厅,一辆手推独轮车前,讲解员向参观者唱起这首民谣。

  革命战争时期,仅有25万人的平山就有5万多人参军参战,近万人为国捐躯,涌现出了平山团、“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等一大批英雄群体和人物。和平建设年代,为修建岗南和黄壁庄两座大型水库,老区人民又奉献出13万亩良田,10万多人搬上高岗旱岭重建家园。

  截至2015年底,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尚有4万余人,贫困村260个。

  “老区一天不脱贫,我这个县委书记的心里头就一天难踏实。”平山县委书记李旭阳说,摆脱贫困,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正是平山广大党员干部“不能被退回来”的“赶考”。

  李旭阳清晰记得,2013年7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革命圣地西柏坡,同县乡村干部和群众座谈时的场景。“总书记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平山党员干部,带头坚持‘两个务必’,把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一心为民的要求落实到履行职责的各个环节,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李旭阳说,平山广大党员干部牢记总书记谆谆教诲,时刻以“两个务必”警醒警示,时刻以“赶考”的状态和信念担当实干。把加快老区脱贫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头号民生工程”,和全国其他脱贫攻坚战场一样,把最好的干部派到扶贫一线,举全县之力向贫困发起“总攻”,不打赢,不收兵。

  打通断头路,搞蔬菜大棚,建村民文化中心……第一书记吴俊磊,驻树石村扶贫两年,瘦了30斤。捧起那份村民们亲笔签名的“荣誉村民”证书,吴俊磊说:“这是我一生最珍贵的荣誉。”

  成千上万个“吴俊磊”的辛勤付出换来了收获。2018年9月29日,河北省政府发出通知,正式批准平山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老区平山,摘掉了32年的贫困县帽子。

  “这是对革命先辈最好的告慰!”今年74岁的西柏坡村老党员闫青海显得格外激动。

  1948年秋,才3岁多的闫青海得了重病奄奄一息,绝望的父母把他包裹起来放在石碾子上打算放弃。后来,被住在西柏坡的董必武夫妇发现并及时送到医院抢救,他才活了下来。

  依托红色资源,闫青海开了西柏坡第一家“农家乐”,成为村里首个“万元户”。如今的西柏坡全村80多户人家,从事旅游的有50多户,村集体年收入60余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过万元。

  闫青海亲眼见证,党的十八大以来是扶贫投入力度最大,也是老区面貌改变最明显,老区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几年。

  “过去,党带领老区人民翻了身,如今又带着老区人民脱了贫,共产党不单是俺的救命恩人,更是咱老区的亲人。”闫青海动情地说,他虽已70多岁,但干劲仍然很足。

  平山脱贫是全国开展反贫困伟大决战中的一个缩影,“赶考路”沿途的太行山区贫困县,咬定脱贫攻坚不放松,以赶考精神推进山乡巨变,目前,灵寿、行唐、曲阳、唐县均达到脱贫摘帽初审标准并通过省级验收。

  “摘帽,并不意味着大功告成。”李旭阳说,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实现与全国同步小康,还有很多“硬骨头”要啃。“作为‘两个务必’的诞生地和‘进京赶考’出发地,平山更要带头传承‘两个务必’,弘扬赶考精神。”

  “好时代,是咱老百姓最大福气”

  1949年3月23日晚,从西柏坡出发的“进京赶考”队伍到达唐县,宿住淑吕村。

  “俺们村抗战那会儿就是红色堡垒。”淑吕村党支部副书记刘占岭话语中透着自豪,他带着记者寻访“赶考”遗迹,“这是中央首长曾经住过的农家院,那是队伍用过的古井,现在还用着,水可甜哩……”

  今年95岁的村民葛贵多,是这一历史的见证人。

  “我记得那天,队伍是天擦黑来的,第二天一大早就又出发了。后来,俺们才知道来的是党中央、毛主席,全村人甭提多高兴了……”回忆起70年前的场景,老人历历在目。

  70年岁月过去,如今,葛贵多老人已是五世同堂。

  “这是儿子,这个是孙子,这是重孙,这个小的是玄孙……”指着满屋子新老照片,老人高兴得合不拢嘴:“过去那会儿,缺医少药,谁敢想能活这么大岁数。现在,生活好,卫生条件好,政府还发养老金、长寿补贴。”

  葛贵多老人眼不花,耳不聋,还在自家院里种着蔬菜,养着一大群鸡。人们都夸她健康长寿有福气,她笑着说:“赶上了好时代,是咱老百姓最大的福气。”

  唐县曾是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战斗、生活并牺牲的地方。70年来,中国一直致力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如今,包括唐县在内,各地都在加快推进医疗制度改革。

  唐县卫健局副局长马喜增告诉记者,全县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占到40%。唐县把健康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一项关键举措。

  马喜增说,唐县对贫困人口实行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一站式”服务,贫困人口住院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已连续两年贫困人口住院目录内费用报销比例达到98%。

  在白合镇上庄村贫困户闫爱琢家里的炕头边,记者看到,上面贴着不少精准扶贫政策卡片。一张“健康扶贫服务连心卡”上标着专门为她家提供医疗服务的县乡村三级医生姓名和手机号码。

  闫爱琢说,卡片上的医生她都认识,村卫生室医生还经常上门做检查。去年她得了脑血栓被送进医院,“一共住了7天院,个人才花了170元,这样的好政策让俺心安。”

  目前,唐县已被确定为国家第二批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县。

  马喜增说,继续提升基层医疗水平,当好老区人民健康“守护者”,他们肩上仍有很重的担子要担,脚下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协同,是高质量发展最大机遇”

  在保定涿州·中关村和谷创新产业园,32岁的创业者范宏浩正带领团队加紧组装一款新研发出来的电子产品。范宏浩告诉记者,他们公司总部在北京朝阳,2018年把一部分生产转移到了涿州,并在涿州注册成立了分公司。

  “实行北京研发、河北孵化的模式后,产品成本降低了三分之一。”范宏浩说,涿州分公司的员工大多是原来“北漂”一族,其中不少人已经在涿州买房安家。

  “我现在北京、涿州两头跑,交通很方便。”范宏浩说,“我们非常看好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势头,今年订单猛增,分公司也在扩大规模,最近刚新租了1000多平方米的用房,北京总部也打算整体搬到涿州来。”

  涿州,自古有“十八省通衢”、畿南首郡美誉。1949年3月24日,“进京赶考”队伍经保定城短暂停留后,抵达涿州留宿。

  多年研究这段历史的保定市地方志办公室原主任孙进柱介绍,驻涿期间,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听取当地党委负责人汇报时谈到“市场没回城,买卖难兴隆”问题,指示当地党委要领导好和平建设,办好百姓关心的事。

  就这样,“市场回城”成了当时涿县县委学到的“执政第一课”,这一课,涿州干部铭刻于心。

  70年时代变迁,如今,距天安门约60公里、距北京新机场25公里、距雄安新区60公里,区位优势凸显的涿州,已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的一片热土。

  刚刚结束的供暖季,京涿两地居民感受了“共享一股暖流”的温馨。2018年,京能涿州热电厂一期工程投入运营,这家致力于建设“城市绿色燃煤热电示范项目”的热电厂的前身是有着近百年历史的北京石景山热电厂。

  乘着协同发展的东风,百年老厂在涿州转型新生,实现跨京冀两地集中供暖,目前,已惠及北京房山和涿州等地约50万人。

  协同发展不只带来“暖流”,还有“资金流”“产业流”。

  据涿州市协同发展办公室介绍,近年,涿州承接了一大批“京”字头、“国”字头项目,如开工建设的一期投资60亿元的中船重工涿州海洋装备科技产业园,拟在涿州建设中国动力总部、中船华北总部等“两总部四中心”。

  “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推动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我们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最大机遇。”涿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志乾说,涿州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在对接服务京津、对接服务雄安新区的过程中,加快建设“京畿文化生态名城、协同发展功能新区”,以优异成绩向新中国70华诞献礼。

  古郡涿州之变,是国家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给京畿大地带来深刻影响的一个例证。

  保定市市长郭建英说,保定面对的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绝佳发展机遇,特别是雄安新区带来的“磁聚效应”,将为保定注入新动能。

  “追寻红色足迹,探访历史细节,每重走一次,心灵就会经受一次新的洗礼。”河北省委党校中共党史研究部副教授、西柏坡研究中心副主任李芬,近年来多次带领学员重访“进京赶考路”。

  李芬说,过去70年,“赶考”取得了巨大进步。今天,“赶考”已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7月再访西柏坡时指出的那样,“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峻复杂,应该说,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