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63万缺口!石家庄市停车短板该如何补?

2019-03-26 04:59:04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石家庄市公安局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石家庄主城区机动车保有量为129万辆,停车泊位总需求为155万个,而现有停车泊位仅为92万个——

  63万缺口! 省会停车短板如何补

  近日,全省公安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会议暨城市停车管理现场会透露,省会停车总泊位缺口达63万个。

  数字折射到现实中,就是有车族尤为头疼的事:停车难。

  这种景象,人们不会陌生:商场口、学校前、餐馆旁,车辆开上便道,甚至让盲道变“忙道”。

  这种烦恼,不比堵车时少:逛商场时,左绕绕、右转转,始终在停车场里兜圈圈;下班回家,楼前楼后路两边,停车位早已被占满,只好把车停外面。

  面对城市“成长中的烦恼”,省会如何破题?

  车位不能一“增”了之,还须严格治理

  3月23日14时50分,记者在省儿童医院门口看到,汽车排着近60米的长队,等待进入。门口道闸杆抬起,一辆白色轿车缓缓驶入,转了几圈后终于找到安身之所。

  记者迎上去,和车主张旭谈了几句。“急得嗓子直冒烟!”他从裤兜掏出手机看看时间说:“我亲戚家的孩子生病住院,约好下午两点半到病房,可光在医院门口排队就等了20多分钟,入院后又转了七八分钟才停好车,迟到了近半个小时。”

  记者调查了解到,不止省儿童医院,在省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石家庄市妇产医院以及部分大型商场、企事业单位都存在这种现象:汽车不是排队进门,就是绕来绕去找车位。

  停车难背后,存在一系列问题。

  供需不均衡日益凸显。石家庄市公安局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石家庄主城区机动车保有量为129万辆,停车泊位总需求为155万个,而现有停车泊位仅为92万个。

  满足刚性停车需求,必须千方百计增供给。省会在公园绿地周围、支小路便道内、部分商圈、大型住宅小区、写字楼附近,施划蓝线免费停车位3.3万个,还计划建设公共停车场33处。

  这个“城市病”,仅靠增加供给就能解决吗?

  “如果止于增加供给,轻视违停治理,很多便道都可能成为停车场,扰乱城市停车环境。”对停车难作过专题调研的十一届省政协委员陈千朗说。

  这种观点并非杞人忧天。3月18日10时20分,在翟营大街与塔康路交口东北角,三辆小轿车停在便道上,恰好“卡”在停车场出入口处。带孩子来附近玩的刘女士抱怨道:“好不容易找到一个空位,却被这些车堵住入口。不能治治?”

  公允地看,石家庄对违法停车的治理力度很大、效果也明显:2018年10月推出“强化市区停车管理十条新举措”,督促停车场经营企业全部设置停车指示标识、停车信息诱导牌,安装人行护栏51公里、阻车桩和隔离墩450处。

  然而,执法不严情况依然存在。3月24日9时30分,在槐安路仁和嘉园小区门前便道上,密密麻麻违规停了二十多辆小轿车,均未受到处罚。市民呼吁,要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真正做到“停车入位、停车付费、违停受罚”。

  是止于划线收费,还是依靠技术和“智慧”

  “一个停车位,如果建在地面,需要消耗25平方米左右,比部分家庭的客厅都大。”有关专家认为,城市空间毕竟有限,一味在地面扩张车位、划线收费,并不现实。

  寸土寸金的城市里,我们究竟还有多少空间用来停车?陈千朗认为,依靠技术和“智慧”挖掘空间潜力,成为必然选择。

  挖掘空间潜力,可以“上天入地”。3月22日,在省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本部地下立体停车库,李女士将车开进车库一层。随着链条转动,几分钟之后,李女士的车就被稳稳地停放在了停车库二层:“挺方便,和地面停车一样简单。”

  目前,石家庄主城区已有3个地下立体停车库投入使用,有28个地下立体停车库正在建设,建成的地上立体停车场已达到20个,此外还有医院、小区、商圈等待建地下立体停车库已经报批。

  还可以采用“AI+停车”手段。3月23日16时10分,记者在槐岭路上由东向西骑行,遇到一家智慧泊车公司的工作人员张连胜,他显得很“悠闲”,不像其他停车场工作人员那样忙碌地指挥来指挥去。“车主只要下载石家庄爱泊车APP,就能搜索目的地附近的智慧停车场以及每个停车场的剩余停车位,并能导航至目的地,从容停车。”他说。

  费用如何扣除呢?据介绍,停车场管理采用视频监控,可自动记录车辆号码和入场时间,驶出停车场后,视频将自动记录车辆出场时间,并从APP的预存款中自动扣除停车费用。

  “给城市交通带来了很大的便利。”石家庄市交管局副局长于英杰认为,智慧泊车管理系统在石家庄的投入使用,有效解决了车位供给总体不足、老式收费导致漫长等待的民生问题。

  当前,石家庄市已协调智慧泊车公司吸纳混合、私有停车场579个,泊位2.4万个。

  推广共享停车,盘活停车资源存量

  3月23日15时20分,记者在槐安路与建华大街交口东北角一座写字楼前看到,正有5辆车排队进入停车场,而附近的尖岭新村却有大量闲置车位。记者数了一下,仅在7号楼和8号楼之间,就有16个位置可供停车。而在该小区门口有一个“温馨提示”:外来车辆禁止进入小区。

  这种现象,触及了一个深层次的矛盾——有车无地儿停,有地儿无车停。部分医院、商圈、写字楼门前一位难求,而市区外围、机关单位、封闭大院中却有许多车位闲置,还有一些拆迁后土地围上围挡,没有充分利用。

  “这边空空荡荡,那边满满当当……车流如潮汐般往复,让公共场所与居住地之间出现了停车的‘冷热不均’。”陈千朗认为,这是停车难的结构性因素。市公安局一项调查显示:石家庄市居民社区停车设施白天空置率上午达75%、下午达53%。

  摆脱这一尴尬处境,要将闲置资源用起来,并推广共享停车。今年1月,省政府印发《关于支持省会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规划建设的若干措施》提出,鼓励利用拆迁后土地规划设置临时停车场;有条件的驻省会单位带头开放内部停车设施,提高停车设施使用效率。

  据了解,全市2461个社区中已有100个社区与专业运营公司签约,覆盖车位43万个,目前有5个社区2万余车位实现了共享。同时,积极推进具备安全管理条件的公共建筑停车设施,特别是省市各部门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停车场向社会开放;利用单位、个人的待建土地和空置场所建设临时停车场。

  共享停车是盘活停车资源存量的好办法,但知易行难。对此,陈千朗建议,一方面,加强市场调节,采用APP技术,让收费更加准确透明。同时,开展立法工作,统筹运用技术手段,做到信息摸得清、问题解决准,打消各单位对共享停车的疑虑。(记者 赵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