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石家庄千余殡仪人员全身心提升殡葬服务环境

2019-04-02 06:29:38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95后”生命礼仪师的尊严之路

  石市千余位殡仪人员全身心提升殡葬服务环境

 

 

  ■出去转转是张法祥排解工作压力的方式。

  在寿衣店度过童年的张法祥,大学毕业后的三四年时间,宁愿漂泊在各种艰辛的求职路上,也要尽量远离父母殡仪服务的生意。他不想像父母那样劳累又被人忌讳地过一辈子。可是,遭遇2016年那段苦涩的日子,他犹豫再三还是走上了生命礼仪师之路……那时起,他便暗下决心:活出属于殡仪人员的尊严。

  寿衣店里的童年时光

  本世纪初,从沧州来石打工的张加城,与妻子日夜操劳经营小吃摊,收入却捉襟见肘。退回老家?他不甘心。偶然一次机会,他发现做殡葬服务收入不错。只是,这个活儿不仅累、上不了台面,而且让人忌讳。为了能在城市站住脚,张加城一咬牙:干了。2002年,夫妻俩在“老吴殡葬”吴学宝的扶持下,生意一天比一天好起来,张加城便将7岁的儿子张法祥接到省会上学。

  1995年生人的张法祥记忆里,他吃住的地方就是寿衣店。不到40平方米的店,大半空间被各种丧葬用品占据。丧葬用品“堆”里的童年时光,让张法祥看到了更多的生老病死,更揪心的是,父母没日没夜的忙碌,有时并不被人理解。于是,丧葬用品“堆”里飞出张法祥的童年梦:长大后要换一种生活。

  2013年,从河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的张法祥,对父母蒸蒸日上的事业没有心动,毅然选择创业,张加城尊重儿子的选择,准备拿出5万元资金予以支持。不过,张法祥调查发现,生意没那么简单,几个合伙人又太年轻,最终放弃了创业。

  子承父业多好,何必在社会上漂呢?那时有朋友苦心劝他。张法祥却不以为然,走上了求职的道路。土木工程专业的他一番选择后,去了一家混凝土搅拌站,做质量监管工作。干了大概一年,因工资有限,张法祥离开了。又跨行去一家公司做销售,干了一段时间后,感觉没有什么前景,放弃了。

  即使工作换来换去,张法祥也没有子承父业的念头。直到2016年,遭遇一场家庭变故,父母的生意两个月没开张。那时张法祥感觉,自己21岁了,是该挑起重担了。

  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

  2016年,张法祥作为生命礼仪师助手,开始在父亲的“天堂驿站”方北安康店接触殡仪服务。第一次工作,他记忆犹新。丧属打来电话,他和师傅急忙赶到病房。逝者是一位老人,面目慈祥而平和。

  在师傅带动下,张法祥为老人穿衣、净身,之后送到殡仪馆,再到老人家中布置灵堂,其间主持祭拜仪式,最后再将骨灰安葬。张法祥的第一次礼仪师经历,除了劳累,没感觉太大困难。但事实上,殡仪服务很多时候是让人心力交瘁的。

  “天堂驿站”法人高卫胜是张法祥的表哥,从2004年开始做殡仪服务。他说,这个活儿除了讲良心用真心之外,必须24小时随叫随到,过年也得上。丧属凌晨两点打来电话,翻起身拿上寿衣就得往医院跑,一分一秒都不敢耽误,很多时候睡觉不敢脱衣服。死者为大,更不能让丧属和医院等!

  接下来的两三天内,礼仪师都将陪伴在丧属身边,按照流程提供一系列的服务,这意味着可能几天几夜不合眼。

  这还只是表面上的累,还有更累的:心累。张法祥说,因各地丧事风俗不同,与家属、丧事总管沟通风俗时,大家的意见并不统一。按照丧属说的做,总管说你不对。按照总管说的做,丧属说你不是。有些时候礼仪师会被骂。能怎样?忍着呗。

  另一种累则是悲恸常与丧属同受。张法祥说,有一次,逝者是一位七八岁的男孩,在民心河玩耍时落水不幸身亡。他进入抢救室看到,父母抚摸着孩子哭得死去活来,“我实在忍不住,跟着丧属一起哭,就像失去自己的孩子。”那次服务结束之后,我的心好几天静不下来,吃不下饭。”

  敏杰殡仪的礼仪师说,胆子小干不了这行,心态不好更干不了这行。据了解,很多礼仪师长期在悲恸的氛围内工作,变得性格压抑,有的干脆选择离职。张法祥的排解方式是游玩,可往往情绪稍有好转之后,丧属的电话又来了,他二话不说,还得继续。

  有心理专家表示,殡葬行业是特殊行业,从事者最好定期进行心理干预。高卫胜说,没有听说有礼仪师得抑郁症的,只是干这个行业的人都刚强,再苦再累再难受,也得挺住。

  一个被人忌讳的职业

  从业15年,在高卫胜心里,这个职业最难的,是收殓腐尸。近几年来,很多老人独居,因病猝死后,数天内很难被发现,导致尸体腐烂。收殓腐尸,要五六个人一起,至少需要四五个小时。这种尸体不好处理,但一定要处理好,这体现着对亡者最大的敬与尊,也体现着这个职业高尚的操守。痛苦的是之后的七八天,那种味道仍在鼻子和嗓子里,根本吃不下去饭,就连喝水都困难。高卫胜呼吁,老人独居家人一定要常去看看,“去年一年,我们就收殓了七八具腐尸。真的,我不想看到这样的悲剧再发生!”

  2017年,张法祥从父亲的“天堂驿站”安康店走出来,自己开了“天堂驿站”胸科医院分店,真正步入了殡葬行业。难得的是,他的女朋友并没有排斥他做这一行,反而在这一年与张法祥结了婚,并成为殡仪店的老板娘。

  长期以来,做殡葬行业除了苦与累,还遭遇着他人的排斥和忌讳,甚至瞧不起。

  “剧氏殡仪”的剧力强说,有一天与铁哥们儿聚会,铁哥们儿酒过三巡之后对他说:“我媳妇知道你干殡葬之后,让我远离你!”剧力强没有吱声,而是将一口酒猛地喝了下去!

  高卫胜也有一个很铁的朋友,这个朋友结婚时邀请了很多人,甚至连见过一两次面的都送了请帖,唯独没有高卫胜。还有一次,朋友的父亲生病了,高卫胜热心到医院探望。后来有人告诉他,那个朋友的家人对他的看望很是忌讳。

  张法祥说,殡仪人员除了真正的亲戚,连好朋友都很少。有的人接触了殡仪人员,觉得人不错,但听说是搞殡葬的,后来再也没有联系,甚至拉黑微信号。在传统观念里,接触殡仪人员心里会犯膈应。因此,殡仪人员在诸多场合不敢提自己的职业。近日采访谈到这个话题时,孝善百年、上方极乐、福满人生等殡仪店负责人,都是苦苦一笑。现场顿时变得一片死寂。

  比这更难堪的是,个别丧属甚至会对礼仪师进行恐吓。高卫胜提起那件事时,眼窝里有泪珠打转。服务做到了一半,不知为何丧属不让做了。不做就不做吧,但做过的服务花费得要到手啊。高卫胜将价钱压到很低,4000元。“很多人觉得我们这行暴利,其实挣的就是良心钱,何况,我们的艰辛有目共睹。”

  1000余殡仪人员的前景

  石市工商联殡仪服务行业商会会长吴学宝介绍,目前石家庄市有各种殡葬相关店面约200家,相关从业人员千余人。他说,此前,石家庄殡仪市场总体状况比较无序,服务质量和水平参差不齐,还存在不正当竞争的情况。2014年5月28日,他带头成立了殡仪服务行业商会,规范了行业管理和服务标准。该商会在2016年8月4日成立了全国首家殡仪服务行业商会党支部,某种程度上,提升了殡仪服务人员的社会地位,增强了行业服务人员的自尊心。

  可贵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这个行业,甚至还有大学生,给这个行业注入了新鲜血液。

  年轻的张法祥和高卫胜对未来充满信心。他们介绍,南方的殡葬业不仅有品牌活力,还有文化加码的优势。不说别的,长沙民政学院早在十几年前,就设置了殡仪相关专业。其毕业的学生,服务十分规范,创意也比较多。

  相对于其他地方,目前石家庄殡仪行业相对发展滞缓,服务有待进一步提升。基于此,张法祥和高卫胜整合了17家殡仪店资源,在市工商联殡仪服务行业商会的影响下,成立了“天堂驿站”殡仪服务公司,以求提供更专业的服务。大概在前年,公司到长沙民政学院招募人员,没想到殡仪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公司无功而返。去年,他们招募了该校20多位实习生,现在有7人留石,给殡仪服务行业带来了活力。张法祥说,殡葬本身是一种文化,就该以文化服务切入。比如加入追思会服务,将逝者的精神财富留下,达到传承家风与孝道的目的,“我们正在努力做更好的服务!”

  吴学宝表示,只有提升殡葬服务品质,殡仪人员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才能赢得社会各界的信任与尊重。

  这是一个高尚的职业

  有一次,一位四五十岁的建筑工被掉落的杂物击中,不幸离世。他年轻的儿子跑到抢救室发现父亲冰冷的尸体,整个人都蒙了。不会哭了,也不会说话了,僵持在那儿。身旁的张法祥看在眼里,却没有提醒年轻人该做什么!等到年轻人缓过神来,张法祥轻轻地拍了下对方的肩膀,“我们都出去,你和咱爸好好聊聊吧!”丧事办完后,这个年轻人十分感谢张法祥,说谢谢他能给自己一次与父亲“聊天”的机会。年轻人最后说:“想我想不到的,让我没有遗憾。你很专业!”

  陪伴逝者最后一程,陪伴丧属妥善安排后事……从那时起,张法祥突然感觉,其实,这个行业无比高尚,是值得追求、付出一生的……(记者 谢鑫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