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京津冀城市群:互联互通深度融合

2019-04-12 04:22:18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带动环渤海地区协同发展

京津冀城市群:互联互通深度融合

 

  以北京、天津为中心引领京津冀城市群发展,带动环渤海地区协同发展。

  推进城市群建设,京津冀地区加快形成放射状交通网络,城市间生态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在重大产业合作项目带动下经济合作愈发紧密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不断推进,燕赵大地崛起了越来越多的明星城市。在北京、天津两盏亮眼明灯的照耀下,首都经济圈正成长为京津冀城市群。大小城市星罗棋布、群星闪耀,这个初具雏形的新兴城市群将带动环渤海地区协同发展。

  一体化交通串起城市群

  城市群是指在特定地域范围内,以1个以上特大城市为核心,由至少3座以上大城市为构成单元,依托发达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网络,形成空间组织紧凑、经济联系紧密、并最终实现高度同城化和高度一体化的城市群体。2018年11月份,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要求以北京、天津为中心引领京津冀城市群发展,带动环渤海地区协同发展。

  京津冀城市群,不仅包括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更囊括了河北省保定、唐山、廊坊、石家庄、秦皇岛、张家口、承德、沧州、衡水、邢台、邯郸和河南省的安阳。其中,北京、天津、保定、廊坊为中部核心功能区,京津保地区率先联动发展。河北雄安新区的横空出世,更使保定市下辖的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备受瞩目。

  要发展,先修路。京津冀城市群的崛起,离不开四通八达的一体化交通网络。

  不久前,京津冀城际铁路投资有限公司宣布,城市副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工程有望今年底开工。该工程将由北京基础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牵头,联合京津冀城际铁路投资有限公司和通州区政府共同建设。建成后,这个地下建筑面积130万平方米的交通枢纽,不仅将成为全国最大的地下交通枢纽工程之一,更将成为京津冀交通的关键节点。

  未来,这里将接入京唐城际、京哈铁路、城际铁路联络线、市郊铁路副中心线、地铁6号线、平谷线、M101线等多条轨道交通。地面上多条公交线路接驳、疏散客流。围绕交通枢纽展开的百万平方米大型高端商务区,推动这一区域形成“产城融合、站城一体”的格局。

  如今,京津冀地区大大小小的城市间,正通过轨道交通、路网不断“舒筋活络”连成一个紧密的整体。今年底前,延崇高速河北段通车,京雄高速公路河北段年内开工。作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重大交通保障项目,延崇高速公路主线被列为交通运输部“一号工程”,质量对标京张高铁。延崇高速公路建成后,将形成北京至张家口、内蒙古的又一条高速通道,对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石济客专建成通车、京张高铁铺轨、京雄城际铁路开工建设、京哈高铁承德至沈阳段开通……伴随城际铁路网织密,京津冀地区正在加快形成放射状交通网络。京津冀交通一卡通在三省市城市公共交通领域实现互联互通,发卡数量累计超过180万张,惠民便民效果明显。

  携手合力守护绿水青山

  春暖花开时节,永定河上游启动了一年一度的生态补水。被北京称为“母亲河”的永定河全长759公里,流经内蒙古、山西、河北、北京、天津,是京津冀区域重要水源涵养区、生态屏障和生态廊道。

  与以往不同,这次输水水流不再通过人工涵洞,而是从自然河道下泄,再现当年河水滚滚的景象。门城湖、晓月湖、莲石湖、宛平湖、圆博湖连成一线,形成18公里长的永定河河道。通过治理,到2022年,永定河北京段预计将增加7万亩湿地,再现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观。

  北京对永定河的治理由来已久。2010年至2013年,北京就在城市段18.4公里实施了永定河绿色生态发展带建设。永定河的新生,得益于周边省市协同一致的努力。

  2017年4月份,永定河作为京津冀生态环保领域率先突破项目启动实施。北京明确永定河治理是首都生态环境建设的一号工程。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四省市政府和中交公司共同出资,联合组建永定河流域治理投资公司,统筹推进永定河流域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项目的总体实施和投融资运作。投资主体一体化带动了流域治理一体化模式创新迈出重要一步。

  京津冀城市间携手推进生态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大。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北京与津冀合力推进压减燃煤、控车节油、清洁能源改造等各项减排任务,全面达标供应第六阶段车用油品。

  在天津,“环首都生态屏障带”将双城间绿色生态屏障建设工程纳入国家生态发展战略,主动融入京津冀区域生态环境体系,连通北京生态绿楔和环首都森林湿地公园等重要节点,打通东南部平原地区生态廊道,构建完整的区域生态空间布局。

  5年来,京冀生态水源保护林建设合作项目累计营造林50万亩,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建设任务共计122万亩,张家口坝上地区退化林改造任务、京津保地区造林绿化试点项目圆满完成。

  联通共融重塑产业格局

  自今年初北京首批行政单位入驻城市副中心以来,北京城市副中心与北三县的合作也迈入新阶段。不久前,一场由北京牵头在北三县举办的推介洽谈活动,集中签约重点项目52个,意向投资额337亿元。如今,北京正加紧深化完善通州区总体规划、镇域规划以及与北三县地区协同发展规划,循序渐进推动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向北三县延伸布局。

  从北京“溢出”的优势资源,是周边城市争抢的“香饽饽”。在天津,仅去年就有20家国家级大院大所落户。天津国家级院所和高水平研发分支机构总数已超过170家,其中来自北京的占了三分之一以上。

  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紧邻京平高速、塘承高速、京秦高速出入口的京津州河科技产业园,有意识地选择聚集了一批符合自己发展定位的智能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高端产业。2014年至今,这座坐落于天津蓟州最发达的交通枢纽,已引进约100家企业,其中八成以上是北京企业。

  盯准北京这座科技创新“富矿”的不只“近邻”,更有“远亲”。日前,河北邯郸市市长王立彤表示,京津冀协同发展为邯郸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5年来,邯郸累计签约引进北京合作项目162个,邯郸正在成为北京产业转移的重要目的地城市。

  如今,邯郸确定了“四地一中心”战略定位,即京津先进制造业转移承接地、京津食品工业扩能首选地、京津优质医疗教育资源合作优选地、京津旅游目的地、京津冀和中原经济区的区域中心城市。这座地处京津冀城市群最南端的城市,正主动融入京津冀城市群。

  对于雄安新区这颗“明日之星”,北京主动加强规划对接,全额支持雄安新区新建3所学校、1所医院“交钥匙”项目,加快推进项目规划选址、方案设计等前期工作,建成后将分别由北海幼儿园、史家小学、北京四中、宣武医院等提供办学办医支持。对口支持的4所北京学校雄安校区正式挂牌,5所医疗卫生机构对口帮扶工作全面启动。

  目前,12家中关村企业已入驻雄安中关村科技产业基地。首创股份等十余家北京市属国企主动参与新区开发建设。在重大产业合作项目带动下,京津冀城市群的经济合作愈发紧密。2015年至2018年,北京到津冀投资的认缴出资额累计超过7000亿元。北京输出到津冀的技术合同成交额累计约780亿元,中关村企业在津冀设立分支机构累计达7600多家。(记者 杨学聪)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