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不仅娇艳欲滴还多才多艺!嗯?这么厉害?

2019-04-15 00:36:12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有一样东西不仅给人美的视觉享受,还有沁人心脾的芳香,还会治疗多种疾病,还能让你的容貌美美哒,还是人们极为喜爱的食材。哇~这到底是在说什么啊?答案揭晓,它就是——花!

吃得妙!

  春季鲜花绽放,不少吃货将目光投向了鲜花。花,能不能吃?怎么吃?其实,“鲜花入菜”古来有之。《本草纲目》认为,吃鲜花可以美容护肤、健脑益智,让人耳聪目明、延年益寿。

 

 

  桃花

  从中医角度来说,桃花入心、肺、大肠,可利水、活血、通便。桃花微苦,入粥最易调味。桃花粥消肿满、下恶气、利宿水,消痰饮积滞。山桃花10克、大米150克、山药20克、干枣20克,其它配料适量。锅中加入约1升冷水,将粳米、干枣、山药放入,先用旺火烧沸,搅拌几下,改用小火熬煮成粥,然后加入桃花、香蕉,略煮片刻即可食用。

  桃花粥调治便秘效果好,可隔日服一次。最好能在早餐时趁热服用。桃花偏凉,适用于肠胃燥热便秘,通便即停,不宜久服。

 

  梨花

  春季开花,花色洁白如同雪花,具有浓烈香味。果实除可供生食外,还可酿酒、制梨膏、梨脯以及药用。在当下这个季节,吃一盘凉拌梨花,水果蔬菜都有,在保证营养的同时还可以减肥,美味与低脂同在。

  鲜梨花50克、黄瓜1根、樱桃萝卜5~6个、大蒜1瓣、魔芋丝100克,其他配料适量。梨花用盐水浸泡,洗净焯水捞出备用,黄瓜和樱桃萝卜拍碎切段,大蒜切末,魔芋丝焯水捞出放凉,把全部的食材混合,放入其它配料搅拌均匀即可。

 

 

  洋槐花

  新鲜洋槐花清洗干净,撒入一些面粉,用手使劲揉到融为一体,放在锅中蒸30分钟就可以食用。洋槐花的吃法不局限于蒸食,还可以熬汤、煮粥、包饺子、烙饼、炒鸡蛋,配料不同,味道也各具特色。

  洋槐花不仅好吃,还有营养。除含有B族维生素以及铁、镁、硒等微量元素外,还含有很多黄酮类化合物等。

 

  玉兰花

  玉兰花有白色、淡紫色、红色等多种颜色。玉兰花外形极像莲花,盛开时,花瓣展向四方,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取新鲜玉兰花10朵、天妇罗粉1包、调味料适量。玉兰花在盐水中浸泡后取出晾干待用,天妇罗粉加入清水调成稀糊,锅中倒入适量色拉油加热至5—6成热,将玉兰花挂上稀糊放入油锅中,炸至金黄色捞出,撒入适量调味料,即可食用。

美起来!

  中医药美容历史悠久,无数医家反复实践,积累了一批美容养生方药,其中不乏花卉的身影。

 

 

  月季花

  月季花不仅是观赏花卉,而且是一味妇科良药。中医认为,月季味甘、性温,入肝经,有活血调经、消肿解毒之功效,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痛经等女性内分泌失调疾病,对伴发的暗沉色斑也有治疗效果,可以煎汤也可以泡水当茶饮。

 

  莲花

  莲花又名荷花,味甘、苦,性平,归心、肝经,具有化瘀止血、清心消斑的作用。《本草纲目》称莲花“镇心益色,驻颜轻身”,可研末内服,可代茶饮或煎汤,也可外用贴敷。

身体棒!

 

 

 

 

  菊花

  菊花除具有观赏价值外,还可药用、饮用或食用。菊花含有大量的菊甙、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维生素B1、氨基酸等活性成分,可以扩张冠状动脉、增加血流量、降低血压,对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血清胆固醇过高症等都有较好的疗效,长期食用,还有“利血气、轻身、延年”的功效。

 

  玫瑰花

  玫瑰是我国传统的观赏花卉,其花色鲜艳、花姿优美、香气浓郁。玫瑰花含有人体所需的18种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具有通经活血、美容养颜等功效。研究表明,玫瑰花对治疗心血管疾病具有特效。民间常用玫瑰花加糖冲开水服,既香甜可口,又能行气活血;用玫瑰花泡酒服,有舒筋活血效果,可治关节疼痛。

  玫瑰花蕾具有行气活血的功效,常用于胸胁胃脘胀痛、经前乳房胀痛、损伤瘀阻疼痛以及消化不良、月经不调等症。

  小贴士: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不是所有的花都是能吃的。如果自己动手做鲜花食品,最好采集远离污染的花朵。鲜花入菜,也不是人人都可以食用,婴幼儿、孕产期和过敏体质的人应慎用,如果长期食用,应先到正规医院咨询医生。(新华网河北频道综合 高丽/整理 文字来源新华网、人民网、科普中国 图片来源网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