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昌黎县着力打造京唐秦轴线上的“微中心”

2019-04-18 04:57:00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聚焦生态环保、园区建设、产业转型升级、服务民营企业、城市品质提升和乡村振兴发展

 

  昌黎着力打造京唐秦轴线上的“微中心”

  加快建设新时代沿海强市美丽港城

  今年,昌黎县将聚焦打造京唐秦轴线上的“微中心”这一目标,全力打好打赢生态环保、园区建设、产业转型升级、服务民营企业、城市品质提升和乡村振兴发展等攻坚战,以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强势突破,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擦亮生态品牌,推动绿色发展。咬定“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不放松,坚守生态保护红线和环境质量底线,重点实施扬尘、工业污染源等专项治理,持续整治“散乱污”企业,淘汰35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继续深化“河长制”“湾长制”,实施饮马河及滦河口邻近海域生态治理工程,恢复河流生态功能,大力推进循环经济产业园污水处理厂建设及昌黎工业园污水处理厂扩容建设。坚持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引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高精尖项目,培育壮大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产业。

  3月31日,昌黎县13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其中涉及环保改造升级项目4个,将对粉煤灰、钢渣等大宗固废进行处理和综合利用,对工业烟气进行脱硫脱硝深度处理。

  提升发展质量,实现产业转型。坚持以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突出园区主导地位,充分激活发展动力,全力构建传统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特色产业品牌化的现代产业体系,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统筹资源配置、信息共享、基础建设、环境优化等工作,大力引进培育高端装备制造业,精品钢铁、现代化工、新型建材产业,三产融合的休闲旅游康养产业和空港高科技产业等一批新兴高端产业,推进区域产业向高端、绿色、康养转型。

  4月4日,昌黎县与中关村生命科学园、金汇通集团开展三方合作,投资近230亿元的“中关村生命园昌黎科创基地”项目正式签约,项目将落户该县空港产业园。

  上海原能细胞、国能生物质发电和三益环保危废处理等一批在谈或在建的新兴产业正逐步向园区聚集,实现规模化发展。

  对钢铁、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进行改造优化,通过加速品种结构优化、链条延伸、技术升级、要素重组等方式,分类推进企业转型发展,实现优质高产、低耗高效。立足葡萄酒、皮毛、旅游等特色产业优势,围绕打造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知名品牌,不断提高“昌黎品牌”的美誉度和知名度,打造特色产业增长极。

  厚植发展沃土,服务民营经济。持续放大政府服务功能,着力开展“三深化、三提升”活动,继续落实领导干部包联帮扶责任制,建立高层次、常态化的政企对话咨询机制,为民营企业排忧解难、搞好服务。瞄准民营企业发展的痛点和难点,重点破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谋划实施民营小微企业信贷普惠计划,健全融资担保和风险补偿体系,打通债券、信贷、股权等多渠道融资功能,全力改善民营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质量。

  今年以来,昌黎县税务局抓住民营企业融资难这一关键点,通过开展税、银、企对接会的形式,向金融机构推送信用等级高、有融资需求的纳税企业68家,已为9家优质纳税企业申请贷款3647万元。

  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深入开展“走遍民企,破解难题”活动,实施“百千万”提升工程,倾听民企诉求,摸清症结、对症下药,帮助企业解决“成长中的烦恼”,让民营企业家专心创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

  紧扣民生改善,致力乡村振兴。把城市品质提升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不断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完善城市功能设施,重点解决好城建遗留问题、路网改造提升、城市管网改造、强化城市管理等方面的问题,精细化推进城市立面改造和绿化美化亮化,为广大群众打造一个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致力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真正使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农业标准体系建设,利用“旅游+”“生态+”“互联网+”等经营模式,推进农业与休闲旅游、农业观光等渗透融合,促进农业升级、农民增收。紧扣农业现代化要求,积极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观。

  2018年,昌黎县深入实施生态立县、产业强县、开放活县、创新兴县发展战略,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39亿元,同比增长60.9%;实施造林绿化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24%,优良天数同比增加45天;实施市以上重点项目36个,完成投资75.8亿元;技改投资46.6亿元。(记者宋柏松、孙也达 通讯员佟德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