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第十二届河北省民俗文化节将揭幕

2019-05-09 06:18:12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丰宁满族剪纸(资料图片)

  ■承德布糊画(资料图片)

  第十二届河北省民俗文化节将揭幕 七大板块活动好戏连台

  精彩的非遗展演、满族文化遗产精品展……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5月18日至6月12日,第十二届河北省民俗文化节在石家庄举办,主会场设在河北博物院,在石家庄市新华区文体中心、冀台联青年文化创业园设两个分会场同期开展活动。其间,7个板块的活动将向大众展示燕赵非遗的瑰丽多姿。昨天,记者从河北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本届文化节的诸多亮点。

  演出:常山战鼓井陉拉花助阵开幕式

  本届河北省民俗文化节主题为“非遗保护,河北实践”。由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示研究中心、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中华传统技艺研究与保护中心、河北博物院、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石家庄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承办。其间,一批河北非遗项目传承人将汇聚石家庄,上演他们的拿手好戏。

  文化节开幕式将于5月18日上午在河北博物院南区大厅、南广场举办,届时常山战鼓、井陉拉花、井陉花脸社火等河北非遗项目将进行现场表演。

  5月18日至19日,“艺曲同辉——河北省曲艺精品展演”将在河北博物院北区一楼展厅中的古戏楼小舞台举行,乐亭大鼓、西河大鼓、木板大鼓、京东大鼓等河北省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曲艺类项目将一展风采。

  展览:满族文化遗产精品展挺抢眼

  5月18日,“传承德泽 丰芜康宁”——河北承德满族文化遗产精品展在河博北区1、2展厅揭幕。重在展示承德满族文化生态保护实践以及丰宁“非遗+扶贫”国家试点保护成果。展览分为四个版块,通过展览、实物、传统工艺制作现场演示、多媒体等,展示具有广泛影响的满族文化事项。其中“满族婚俗”现场重现,将为参观者还原这一极富特色的民俗,国家级非遗项目丰宁满族剪纸、布糊画等的传承人也将现身,与大家展开互动。

  5月18日,“匠心襄扶——河北省‘非遗+扶贫’手工技艺创业就业成果展”在河博北区7、8展厅举办。展览以列入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的18个非遗项目为主,同时展示我省各级非遗项目中带动贫困人口创业、就业的优秀案例。以文字图片、实物展示、现场演示、互动展售的形式,充分展示河北传统工艺振兴优秀资源及“非遗+扶贫”手工技艺带动创业、就业实践,以传统工艺助力精准扶贫的成果。

  5月18日至21日,“霓裳新韵——非遗服饰设计展示暨石家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示活动”在石家庄市新华区文体中心举办。重点展示非遗纺织类文创实践,展览我省及北京服装学院、天津工业大学、河北科技大学、河北传媒学院非遗类服饰研修设计成果,以纺、染、织、绣、印等形式,展示纺织类项目研修成果和对传统服饰的创新设计,分为《见不得》《霓裳新韵》《满清遗韵》《朝华夕秀》等主题进行服装秀展示。同时作为石家庄市的主场活动,展出石家庄非遗的保护成果。

  研讨:关注传统工艺振兴

  “匠艺传续——传统工艺振兴交流对话活动”将于5月18日下午在河博举办。届时省内外相关领导、专家、代表性传承人齐聚一堂,以主持人与嘉宾对话的形式,分两个阶段两个话题进行研讨。一是传统工艺振兴,传统工艺如何守正创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二是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就非遗参与扶贫的目的和方法路径进行研讨。

  5月18日至24日,“多彩生活——非遗文创展销及研学体验”将在冀台联青年文化创业园举办。以非遗文创产品展示设计、研学体验、教学互动为主,展示非遗保护的传播创新实践。活动分为研学体验、文创展示和冀台非遗文创交流三部分。

  延伸:河北非遗保护成绩斐然

  我国由政府主导、系统地、有组织地开展非遗保护始于本世纪初。十几年来,河北的非遗保护事业深入持续开展。昨天相关人士介绍了我省非遗保护事业的进展。

  遗产项目及传承人得到有效保护。截止目前,我省入选国家级名录148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49人,总数均居全国第四位。已建立省级名录832项,公布省级代表性传承人619人。我省率先在全国实行了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动态管理”制度,履责不力者被取消了代表性传承人资格;宣传展示传播活动有声有色。近年来我省共举办成各类大型展示活动百余项,包括河北省民俗文化节、京津冀非遗联展、“我们的节日”非遗展演、传统戏曲进校园等。其中,2008年我省创办河北省民俗文化节,每年一届,至今已连续举办十一届。2013年,河北省民俗文化节被评为全国社会文化领域政府最高奖——全国“群星奖(项目奖)”;保护传承方式多措并举。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保护方式,实施了数字化记录工程,开展了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传播基地、传承基地、文化生态保护区、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等创建示范工作,非遗“活态”传承的势头持续发展。(记者 黄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