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张家口:互助幸福院让老人开心子女放心

2019-05-09 06:21:40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互助幸福院让老人开心子女放心——张家口破解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难题探析

 

 

  近日,康保县屯垦镇互助幸福院里的老人们围坐在一起捡豆子准备发豆芽。

  近日,康保县屯垦镇互助幸福院里秧歌队的老人们在排练节目。 记者 刘雅静 通讯员 韩建国摄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农村留守老人、空巢老人越来越多。数据显示,目前张家口市农村留守老人约22万人。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近年来张家口市推进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蹚出一条农村养老新路子。目前,已建成互助幸福院226所、房间8000间,在建和筹建的互助幸福院36所、房间约2800间。已入住农村贫困、空巢、留守老人3500人。

  互助幸福院采取集中居住、分户生活、院民自治、互助养老模式,政府集中提供医疗、文化、事务代办等公共服务。同时,该市还将互助幸福院建设与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空心村治理、行政村撤并统筹兼顾,实现了人口向中心村集聚,无房、危房、老旧房屋等老人的居住条件得以改善,其宅基地由村集体统一规划利用,有力助推了农村产业发展、面貌改造提升和乡村振兴。

  今年全市力争新建互助幸福院50所以上,让困难群众住得好,不断增强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从星星之火到遍地开花

  近日,笔者来到尚义县石井乡戈家村互助幸福院,大秧歌照点扭起来,午休后的老人们走出屋子,看热闹、串门唠嗑,还有的在广场溜达,怡然自得。

  “来互助幸福院一年半了,冬天有暖气,还定期给体检。”77岁的贫困老人胡子锐说,去年和老伴儿一人做了一个手术,前后花了2.1万元,多亏有健康扶贫政策,给报销了1.9万元。

  “闺女儿子都在外打工,住村里挺孤,进了互助幸福院,头疼脑热的有个人照应,吃饭也不对付了。”尚义县红土梁镇永胜地互助幸福院71岁的安树花热情邀笔者进屋,红棉袄映红了老人的脸。

  长期以来,张家口市大批青壮年农民外出务工,农村村庄空心化、家庭空巢化、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特别是坝上地区,留守的大部分是贫困、空巢、高龄老人,没有收入来源,生病缺人照顾。如何改善农村留守老人住房,解决贫困老人的养老问题?张家口市把互助幸福院建设作为重要抓手。2013年,康保县屯垦镇范家营村试点建设全市第一个农村互助幸福院,通过空巢留守老人集中居住、互助服务,统筹解决养老问题。

  2018年,张家口市出台《关于推进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的实施意见》,利用3年时间大力推进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到2020年全市确保互助幸福院基本满足农村贫困老人入住需求。市民政部门和各县区按照“合理规划、资源整合、适度建设、确保实用”的原则,大力推进互助幸福院建设,并统筹用好医疗、社保、养老等政策。2018年谋划推进互助幸福院建设项目84个,完成项目48个近2000个房间。其中,康保、张北、尚义、万全、怀安等县区根据县情村情分类施策,强力推进并建成了各具特色的互助幸福院,成效显著。

  目前,全市已建成农村互助幸福院226所,约3500位农村贫困空巢老人融入了这个温暖的“大家庭”。

  从没人管到大家帮

  “看,这会儿走得多利索。幸福院闫院长老过来看我,大伙给我送饭,我天天在阳光棚锻炼,享清福啦!”65岁的张天兆是康保县人,无儿无女的他得了脑梗腿脚不便,在康保县张纪镇互助幸福院住了近半年,拐杖也不用了。

  71岁的郑秀花是大伙儿公认的勤快人,也是康保县张纪镇互助幸福院流动红旗“总冠军”。“户户烧电炕智能控制,集中供暖,评比卫生还能换爱心积分,人人都要争个‘五好院民’。”郑秀花边说边给笔者介绍,还拿出了自己的爱心积分卡。

  爱心超市、文体活动室、扶贫微工厂、理发室、公共厨房、卫生室。康保县张纪镇互助幸福院有253间房、52间公共用房,老人们生活便利、活动丰富。

  “今年过年,子女们都回来了,300多人,比村里都热闹。”张纪镇互助幸福院院长闫海梅告诉笔者,经过近一年的运营,院里设立了院委会,制定了院规、院民守则,全院实行积分管理考核办法,每月评比幸福星、互助星、团结星、卫生星换爱心积分,空巢老人从危旧房住进了新房,互助养老,子女们也比着尽孝。

  “住到院里,又干起了我的老本行。”72岁的秧歌队长李志贵,去年从北郝家营村搬来组建了院里的秧歌队,平常还负责院里的道路养护。“搞理发做公益,打扫卫生参加评比,能干啥就干啥,咱也不能落后呀!”70岁的梁进祥和老伴儿是秧歌队中的夫妻,另外梁进祥还是院里的理发师和保洁员,说起张纪镇互助幸福院的生活,他满脸知足。

  “从2013年建设全市第一所互助幸福院以来,康保县已建成互助幸福院38所,提升了农村老人的幸福指数、解决了子女的后顾之忧、促进了新农村建设,让老人开心、子女放心、政府安心。”康保县民政局副局长张玉杰介绍,康保县60岁以上人口4.3万人,在农村居住的老人2.75万人,占老龄人口的64%。空巢留守老人集中到互助幸福院改善了住房条件,生活更有保障。去年起,互助幸福院优先吸收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助力农村贫困老人精准脱贫。

  据介绍,各县区把互助幸福院选建在乡镇所在地、新农村示范点和中心村,依托中心村镇共享公共资源,与农村发展同步;设计时充分考虑采光、取暖、抗震等功能,设置储藏室、卫生间、医疗室、活动室、健身休闲广场、小超市等生活设施;实现硬化、绿化、亮化、美化,让入院老人们生活方便,老有所乐。

  从互助养老到抱团奔小康

  “老了不能光等着社会保障、政府救济,要靠自己改变生活。”康保县屯垦镇互助幸福院院长徐学武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俺在村里自个儿过,孩子们也挺紧巴。入住屯垦镇互助幸福院之后,徐院长让俺扫院子,还领着俺们生豆芽、穿书包链,挣小钱儿。”78岁的刘金莲欣喜地告诉笔者,她家是贫困户,入住互助幸福院之后不仅能养老而且能赚钱了。

  “去年光伏扶贫3万元收益都投入到了院里,作为福利给老人们减免了取暖费。”关于互助幸福院今年的发展,徐学武已经有了新想法,打算搞养殖、种植两个藜麦菜的大棚,带着老人们一起奔小康。

  在康保县张纪镇互助幸福院,今年59岁的薛玉娥对生活又充满了希望。薛玉娥是张纪镇集贤村村民,她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丈夫患有脑梗,无劳动能力,需要长年服药,儿女都已成家常年在外打工。一家人的生计,只能靠薛玉娥打点零工和种地维持。前年,她从村里的土房搬到了镇里的互助幸福院,把家里的土地以每亩200元流转了出去。同时还在互助幸福院里的扶贫微工厂做起了缝制箱包工作,每个月大约能收入1000元,还能照顾丈夫,她对这份工作很满意。

  光伏发电、手工加工、养殖、蔬菜大棚……人勤春来早,浓浓春意里,农村互助幸福院的产业种子已经播撒,在阳光雨露的沐浴下,它必将在希望的田野上开花结果。(记者 高振发 刘雅静 通讯员 邵俊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