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调查:80、90后妈妈更愿意“花钱买省事”

2019-05-10 19:07:12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80、90后妈妈更愿“花钱买省事”

  调查:七成多年轻妈妈感觉“又忙又累,没时间” “即时消费”成习惯

 

  年轻妈妈群体

  购买商品主要类型

  居家日用品

  热销商品类型TOP5

 

  进口水果消费额

  2019年一季度

  同比去年同期增长54%

  高档生鲜消费额

  2019年一季度同比去年增长36%

 

  增速最快商品类型TOP5

  活跃下单时间:

  工作日:17点—19点

  多下单日用生鲜下班到家即收货

  周末:上午9点—10点

  做饭前2小时购买做饭食材

 

  没事逛逛商场?喝杯下午茶?这对80后90后的年轻妈妈们来说,绝对是奢求,因为妈妈们最大的焦虑和痛点就是“没时间”,正因为“没时间”,马上下单马上送到的手机端“即时消费”成为日常选择。2019年母亲节到来之前,京东到家发布了一组80后、90后妈妈们的即时消费数据,显示25-40岁的她们成为即时消费的中坚力量,她们“败家”更“顾家”;追求品质和效率;追求健康又爱美。其中石家庄的细分数据亦可看出,80后妈妈的消费力高于90后妈妈,90后妈妈是健康消费的主力军。

  昨日,记者通过网络和社区对部分年轻妈妈进行调查发现,7成以上的妈妈们表示自己最大的感受是“又忙又累,没时间”。因为“没时间”,她们的消费更加追求品质与效率。而在育儿理念上,80后、90后妈妈又各自不同。

  生活方式:

  手机下单买食材 “即时消费”成习惯

  “自从有了二宝,最大的感觉就是忙,甚至没时间逛超市。”家住春江花月小区的安女士说,因此,她现在买菜、买日用品的主要途径是手机APP,需要什么拿手机下单,肉蛋奶蔬菜水果,一小时送到。她给记者展示了上个周末的下单记录,10点钟时点了鲜牛肉、西红柿、小油菜,大约50分钟送到,在此期间,她一边做家务一边陪孩子,菜送到后,午饭做了西红柿牛楠。对于APP上下单买的食材,安女士说,很新鲜,还经常会有促销活动,价格上并不贵。

  和安女士一样,越来越多的年轻妈妈们习惯于手机端的即时消费,通过这种方式来购买马上需要的蔬菜水果和日用品。据记者调查,京东到家、苏宁小店、美团、饿了么等APP以及诸多的微信购物群都推动了即时消费的日渐主流化,也成为很多最“没时间”的年轻妈妈们的首选购物方式。

  记者从一家APP的活跃下单时间看到,工作日高峰为17点-19点,多下单日用生鲜,下班到家即收货;周末高峰为上午9点-10点,做饭前两个小时购买食材。充分显示了妈妈们“即时消费”的习惯与高效。

  “败家”更“顾家” 一人买单撑起全家

  随着经济日益独立,女性在家庭中的话语权、支配权快速上升,也在消费能力上释放出巨大的增量空间。年轻妈妈群体已成为家庭消费主要决策者和日常采购人。

  调查显示,虽然“买买买”是女人的天性,但年轻妈妈群体的即时消费并不完全以自我为中心,家庭消费占其整体支出的大头,她们“败家”更“顾家”。从京东在家的大数据可以看出,年轻妈妈们消费占比最高的是居家日用品,热销商品类型TOP5是水果、牛奶、蔬菜、零食和饮料,增速最快的商品类型TOP5是母婴用品、进口水果、个护美妆、保健品和家居装饰。商品用途覆盖孩子、伴侣、父母和自己,囊括日常消费、亲子消费、健康消费、颜值消费等,可谓“一人买单、撑起全家”。

  在“顾家”方面,80后妈妈的表现最为明显。省会一家企业的白领高女士给记者展示了她三个月内的网购记录,包括厨房的食材、孩子的零食、全家每个人的服装和鞋,而真正给自己买的化妆品和衣服占比不过20%。安女士也说,网络上整天说女人就是“买买买”“剁手族”“败家”,但是有没有认真看看女人都买了什么?至少她身边的妈妈们买得最多的是孩子用品,其次是所有家人的用品,这不是“败家”是“顾家”。

  追求品质和效率 舍得“花钱买省事”

  二胎妈妈王女士上周刚买了车险,投保的还是去年的公司,她说,虽然也有别的公司报价低一点,但是一直投保的老公司续保省事,不用验车,直接交钱签字就行。她现在最大的追求就是“省事”,因为平时要忙工作忙孩子,其他的事情怎么省事怎么来。比如发个快递,宁愿多花两块钱交给家门口的菜鸟驿站,也不想多走一条街去找另一家相对便宜些的。

  80后妈妈高女士也表示,她现在买东西追求的原则是“省事”,所以干脆跟风,比如有同事买的小家电、生活用品不错,她会直接复制链接下单,省得自己再做比较。

  在品质方面,几家大型购物网络发布的内容都显示,进口水果、高档生鲜的消费额在逐年、逐月上升,下单者多是年轻妈妈。

  健康和美丽 一个都不能少

  为了养孩子,就得穿着脏兮兮的家居服,终日蓬头垢面?这可不是年轻妈妈们的生活。她们的口号是,孩子要养好,自己也要养好,健康和美,一样都不能少。最近,90后妈妈小叶和小杰就一起办了“头皮护理”的卡,相约每周去做一次“头皮护理”。小叶说,有宝宝后,宝宝占据了她太多的时间,以至于经常顾不上打理自己,有一天她在镜子里看到自己油油的皮肤和乱蓬蓬的头发,大受触动,从那一刻起,她决定无论多忙,自己也要美美的,办张“头皮护理”的卡一方面是护理头发,一方面也是一种休息,有精神继续保持“女神范儿”。

  记者调查中,另一位90后妈妈小王最大的爱好是美甲,小王说,虽然妈妈经常告诉自己指甲油对孩子不好,但自己还是不能接受光秃秃没有色彩的指甲,她的折衷方案是,周一到周五上班日涂上亮亮的指甲油,周末在家带孩子再洗掉。

  在购物平台,年轻妈妈们的健康消费和颜值消费都占据了不少的比例且稳定增长,她们更偏爱国际大牌。

  育儿理念:

  80后更谨慎 90后更洒脱

  孩子怎么养?这是妈妈们之间最热门的话题。80后妈妈和90后妈妈的育儿理念存在明显差别,80后相对传统、谨慎,90后更洒脱,更追求个性。

  “去年我家大宝和我姐家的二宝差不多一起出生,经常一起带娃,我发现我跟我姐养娃的观念差别太大了。我姐家的孩子养得规规矩矩,她跟孩子说得最多的就是,别碰这个,危险;别摸那个,多脏啊;草地上可不能坐,有虫子……我家不这样,我跟孩子说得最多的是,你试试看,摸摸看,我鼓励他摸任何东西,即使有刺扎一下,下次他就知道疼了。只要没有生命危险,孩子的尝试很重要,比如玩水,最多感冒了,吃点药就好了;比如玩土,回家洗澡洗衣服就行。我家孩子很早就会自己吃饭了,什么地方都敢去。我姐家孩子现在还得喂饭呢!”说起孩子,90后妈妈小李几乎“刹不住车”,她说,她只希望孩子长大后是个快乐和有主见的人,不像她姐一样“望子成龙”,现在就开始计划上小学的事了。

  1985年出生的高女士则对90后的育儿观颇有微辞,她说,很多90后自己还是孩子呢,根本不会带孩子,他们小区一个90后妈妈经常跟孩子置气,比如孩子晚上哭闹,哄不好,她跟老公竟然直接把孩子放小床上让他哭去,自己换个房间睡觉了,因为太困了。

  在儿童用品方面,80后妈妈更看重品牌与品质;90后妈妈更追求个性和新潮,比如动物造型的衣服,或者萌萌的亲子装等,帅、酷是90后妈妈的购物标准。(记者 刘文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