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河北农业主推技术到位率达95%以上

2019-05-24 17:27:26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加强新品种新技术研发 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我省农业主推技术到位率达95%以上

 

 

  近日,石家庄栾城区恒丰种植专业合作社麦田里,植保无人机正在进行病虫害防治作业。 记者 赵红梅摄

  近日,石家庄栾城区恒丰种植专业合作社麦田里,植保机械正在进行病虫害防治作业。 记者 赵红梅摄

  眼下,正值小麦病虫害防治关键期。在景县,48架植保无人机大显身手,成为小麦“一喷三防”(一次喷药,防虫、防病、防干热风)的主角。目前,全县60%以上的农民告别背上的打药筒,用上了高科技产品。

  高科技的应用还体现在生产上。近日,在赵县姚家庄村赵县光辉农业机械服务合作社的农田里,一辆搭载卫星导航系统的玉米智能精量播种机正在播种,平整土地、精量播种、精准变量施肥等作业环节一次完成……

  一系列先进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让燕赵田野充满生机和活力。

  从省农业农村厅获悉,今年以来,我省强化科技创新,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加强新品种新技术研发、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农业科技贡献率达58.5%。

  98%的良种覆盖率与集成技术融合应用,提高了农产品品质

  今春,高油高蛋白大豆冀豆12、冀谷38,高油酸花生等优质杂粮杂豆新品种,成为农民春播的新宠。

  农民对良种的青睐,是因为良种增产增效明显。今年以来,我省继续加快推进种业创新,围绕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创新种质资源利用和现代育种技术,重点开展了绿色优质小麦、粮饲兼用青贮玉米、耐贮藏宜加工果树、耐低温弱光蔬菜、特色地方鸡、优质杂粮杂豆等品种的培育推广。春播期间,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

  良种良法配套应用,才能最大程度发挥科技威力。在加强新品种研发推广的同时,我省加大了集成技术研究推广应用力度。

  在今年春季小麦管理过程中,通过示范基地带动、基层技术人员指导,我省把节水麦品种与小麦栽培、水肥一体化管理等系列技术集成为“一水千斤”小麦栽培模式,在冀中南、黑龙港等严重缺水区示范推广536万亩,亩节水52立方米左右,实现了小麦节水技术的重大突破。

  在农业机械化应用方面,我省聚焦节水灌溉、高效植保、深松整地、精量播种等关键环节,应用精准作业数字管理、肥水药精准实施等互联网+农业机械技术,推广应用了一批先进实用的智慧农机装备,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率达到7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个百分点。

  春耕春管期间,我省还围绕绿色防控、农产品质量控制、生态环境保护等需求,推广应用节水节肥节药、有机肥替代化肥、生物防控等259套绿色生态技术模式,大大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

  培训职业农民,健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全省农业主推技术到位率达95%以上

  为让农民真正掌握先进技术并应用于生产,我省在职业农民培训、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确保了技术进村入户到田。

  近日,南和县农民赵芳超拿到了职业农民培训证书,成了一名职业农民。“以前种地全凭经验,如今靠科技。”赵芳超介绍,今春,他管理的小麦用上了植保无人机防治病虫害,这在以前想也不敢想。

  不仅是赵芳超,今年,我省在122个县(市、区)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针对不同层次、不同需求,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重点实施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计划,计划培育新型职业农民4万人以上,引领辐射带动农户推广应用科技增收致富。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省累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7万人,初步建立起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健全完善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促进了新技术成果落地。针对基层农技推广体制不顺、机制不活、职责不清状况,我省在全国率先推广建立了区域建站、县办县管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目前,全省共设立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2580个,其中区域站1951个、乡镇站629个,加速了技术进村入户到田进程,今春以来全省农业主推技术到位率达到95%以上。

  今年以来,我省还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定向补贴等方式,鼓励支持涉农高校、科研院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农技推广服务。同时,加快农技推广服务信息化建设,积极探索互联网+农业科技服务模式,建设了省农技推广云平台,通过配备终端、手机微信群、12316、农技推广APP等方式,开展在线学习、互动交流、技术普及等活动。目前,全省农技推广云平台注册用户达4.3万人,建立益农信息服务社1.9万个,建设农业科技书屋5.1万个,拓展了农技服务范围,提高了服务针对性、便捷性和时效性。(记者 赵红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