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2025年07月26日 星期六 农历: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业务盈利下滑 A股首现资产剥离

2019-07-13 06:01:30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1581

  多年来潮流涌动,随着去年11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幼教新政)的发布,幼教资产证券化的“潮水”正在退去。

  6月29日,秀强股份(3.72 +1.36%,诊股)(300160,SZ)公告,公司股东大会已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幼儿教育资产出售暨关联交易的议案》,公司拟作价2.8亿元出售旗下幼儿教育资产,接盘方为公司实控人卢秀强、陆秀珍共同控制的企业。

  幼教新政实施以来,“大震动”“重新洗牌”“转折点”成为行业关键词。资本市场上,不少幼教公司股价跌幅较大。以红黄蓝为例,幼教新政前,公司市值一度达到60多亿元,如今只有不到14亿元。去年11月至今,威创股份(4.79 -0.42%,诊股)(002308,SZ)、枫叶教育(3.30 -1.49%)(01317,HK)也有17%和30%的跌幅。

  行业巨变下,越来越多的幼教公司开始修订自己的战略,原来通过并购迅速做大的路径逐渐被摒弃。而秀强股份出售幼教资产,是第一家明确对幼教资产剥离的A股公司。如今,沉下心来好好丰富产品线、拓展年龄段的市场,逐渐成为幼教企业的共同选择。好在国内教育市场整体发展态势依然强劲,在细分领域,幼教和K12(学前至高中教育)仍被认为最具潜力。

  上市公司幼教业务出现亏损

  “剥离幼教资产,主要是考虑到新政策出台的因素。”7月9日,秀强股份有关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后续公司将专注于智能玻璃智能家居等领域,幼教资产将由大股东接手运营。

  不久前,秀强股份召开股东大会,审议并通过了剥离公司全部幼教资产的议案。“剥离的体量也不算小。”上述秀强股份人士对记者说。截至2018年底,秀强股份幼教资产总额达到4.32亿元,净资产约2.63亿元。

  除了政策因素外,公司幼教产业未来经营情况的不确定性,也是剥离的原因之一。去年,秀强股份幼教业务营收为2.05亿元,但亏损额却超过3亿元,相比2017年公司幼教业务亏损的5263万元,明显扩大。

  幼教业务出现亏损的不止秀强股份一家。去年,拓维信息(5.79 +0.35%,诊股)(002261,SZ)旗下全资子公司山东长征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征教育)也由盈转亏,亏损3516.10万元。其是一家主营幼儿教育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公司。

  对于长征教育亏损,今年6月底,拓维信息在回复交易所问询时称,“主要受幼教行业政策影响”。长征教育幼儿产品销售业务呈不断下滑趋势,去年收入和利润分别下滑52.15%和171.95%。

  “一所高品质幼儿园前期投入成本非常高昂。因为涉及到高房租、课程体系开发、教师系统培训、高标准运营管理等诸多因素。”7月10日,红黄蓝副总裁张帆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称,民办幼儿园转为普惠园后,获得的政府补贴额度较低,一定程度上不少民办园较为艰难。

  “普惠园虽有政府财政补贴,但目前的政府补贴标准不是依据成本核算制定的,与公办园财政投入还有一定差距,且存在较大地区差。”张帆称,尤其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持续上涨的房租、人力和各项管理成本增速明显,相较于全国统一的普惠收费,运营压力远大于其他城市。

  一家高品质幼儿园的成本确实不菲。以北京市为例,2018年北京市加大了对幼儿园财政补贴力度,对办园质量相对较高的市级示范园和一级园每生补助达到12000元/学年,对二级和三级园每生补助也达到8400元/学年。

  目前,不少民办幼儿园盈利能力出现下滑,幼教行业似乎正告别“黄金时代”。特别是新政提出,“民办园一律不准单独或作为一部分资产打包上市”。顿时,幼教资产证券化之路遭遇“大刹车”。如今,由于盈利能力下滑,部分已上市的幼教资产也被主动剥离。

  “资本投入到学前教育,并不应只关注资本的逐利性。”在张帆看来,社会发展过程中,各行各业都会有资本的介入,一定程度上资本也服务了社会经济发展,关键是看资本的介入是否能够提升整个行业的水平,同时遏制过度逐利的行为。

  不过,张帆也坦言,教育行业有其独特性,在这个领域,大众更关注公平性、质量和某些具体行为的规范。所以应倡导“市场化+政府补贴+完善的质量标准和监管”。对于资本涌入,也需要对其具体性质和动机加以区分。

  幼教公司纷纷调整发展策略

  “基本可以判定民办幼儿园的上市之路已被‘封死’。”刚得知幼教新政发布时,一位经营民营幼儿园的企业家曾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

  资本市场的反应是迅速的。新政发布的当天,红黄蓝股价20分钟内两次触发熔断,收盘时股价跌幅约53%,当日公司市值蒸发超17亿元。

  除在美股上市的红黄蓝外,拥有幼教业务的港股公司和A股幼教概念股亦受到冲击。去年11月16日,新政发布的第二天,枫叶教育股价暴跌超过18%,威创股份跌停。而自去年11月15日以来,港股公司博骏教育(2.06 +1.48%)下跌超过50%,枫叶教育跌幅超过30%,21世纪教育(0.91 -5.21%)(01598,HK)跌幅超过25%,威创股份股价已下跌超过18%。

  “与秀强股份不同的是,我们并不直接开设和运营幼儿园。”7月9日,威创股份有关人士对记者表示,公司主要是提供幼教产品和服务,幼教新政对公司业务并不产生直接的影响。

  即使如此,去年威创股份净利润下滑了16.57%,扣非后净利润下滑更多,达到31.43%;今年一季度,威创股份净利润下滑了68.35%,而扣非后净利润下滑了82.12%。实际上,幼教产品和服务几乎占到威创股份主营业务约“半壁江山”。

  幼教新政前,借助资本的力量大量并购快速做大,是行业内“主流”的打法。但随着民办幼儿园的上市之路几乎被“封死”和盈利能力的下滑,幼教类上市公司开始纷纷修订发展战略。

  在2018年报中,21世纪教育明确表示,将中止线下幼儿园的扩长并继续以轻资产的形式运营。威创股份也在2018年报中称,公司将进一步加大在0~3岁儿童托育、早教,以及3~8岁儿童素质教育领域的投入,并提供更全面的儿童成长解决方案。而幼教业务占整体营收较小的秀强股份,干脆就“放弃”了这块业务,将其卖给了大股东。

  去年,红黄蓝的盈利能力也受到影响,净利润由盈转亏,大幅下降约123%,今年一季度,公司扣非后净利润仍处于下滑状态。

  “我们在探索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张帆告诉记者表示,红黄蓝也在配合政府探索多层次办园的模式,未来仍愿意先行先试,在课程研发、教师培养、信息化建设、环境创设等方面持续投入。

  资本热潮后幼教行业何去何从

  虽然幼教新政出台后行业出现“退烧”现象,但张帆依然看好幼教行业前景。“学前教育行业仍是朝阳行业。”中国家庭对于孩子早期教育重视度越来越高,教育消费占家庭总体消费比重也逐年上升。

  “随着人口结构调整、二胎政策及大范围消费升级,教育支出在中国家庭消费支出中占比逐年加大,教育市场整体发展态势依然强劲。”今年6月底,科斯伍德(9.65 +1.26%,诊股)(300192,SZ)在一份公告中称。

  德勤在《2018中国教育行业发展报告》中预计,到2020年,民办教育总体规模达到3.36万亿元;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接近5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0.8%。其中K12教育和幼儿教育仍是需求最强劲的细分领域。

  “行业内既有挑战,也有机遇。”幼教行业分析师张明(化名)对记者称,现阶段,学前教育民办幼儿园众多,由市场定价园转为普惠园只是第一步,主要是为了实现学前教育公平发展。但不可否认,优质办学资源仍然较稀缺。

  “有没有的问题正在逐步解决,但好不好的问题却日益突出。”在张帆看来,学前教育作为根基教育,是提升全民族素质的首要环节,不能以牺牲质量换取数量。

  在这方面,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后,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增加了两个“更”字,即要“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同时还提出“多渠道扩大学前教育供给,无论是公办还是民办幼儿园,只要符合安全标准、收费合理、家长放心,政府都要支持。”

  张帆认为,从未来整个幼教行业来看,只会继续走向高品质发展,同时行业竞争将更加激烈,不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无法满足广大家庭对于优质教育需求的落后园所将会被淘汰。未来民办学前教育将会实现良性发展。

  “虽然,幼教资产没法通过证券化迅速变现了,但好的民办幼儿园未来仍会持续‘吃香’。”张明判断,未来集团化办园模式仍会长期存在,多品牌、多业态、多地域的融合办园模式,仍将继续发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