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接近千亿! 今年以来A股回购金额创历史新高

2019-08-02 00:44:41 信息来源:中国证券报 发布者:isen点击量:

近年来,股份回购逐渐得到了A股上市公司的重视。自去年以来,上市公司回购热情受市场震荡和政策支持的双重刺激,回购力度和集中度显著提升。Wind数据显示,2018年全年,A股上市公司实施回购的金额为617.02亿元,而截至7月31日,今年以来上市公司的回购金额已经达到了978.67亿元,仅7月回购额就高达356.47亿元,单月和年内回购额同创历史新高。

分析人士表示,对于市场而言,股份回购有利于对市场形成正面的影响,在市场处于调整的阶段内,上市公司通过股份回购等方式来达到稳定股价目的,同时表明对未来经营的信心以及股价遭到低估。然而市场上的回购也并非一味释放利好信号,投资者在关注有回购动作的相关股票时,也应该具体分析回购的原因、目的以及资金来源等因素,以明辨标的优劣。

回购势头有增无减

去年以来,随着A股市场走势起伏,上市公司的股份回购力度出现显著提升。根据Wind数据统计显示,2018年全年,共有782家公司实施回购计划,金额高达617.02亿元。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全年回购金额近7倍于2017年。2014年至2017年四年间回购股份金额分别为91.99亿元、109.30亿元、50.30亿元、98.69亿元,仅2016年回购金额超过百亿,四年累计回购350.29亿元,相当于2018年全年的57%。

今年以来,A股的回购势头有增无减。截至7月31日,上市公司实施回购金额高达978.67亿元,已经超过2018年全年58.61%,再次刷新历史新高。按照月份来看,今年5月和6月,上市公司回购金额较多,5月回购金额达到182.24亿元,6月回购金额有所下降,但仍处于高位,达到178.53亿元。而7月的回购金额出现了大幅的跳跃式攀升,达到了356.47亿元,单月回购金额亦创历史新高。

具体来看,今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共有1560次回购动作,其中包括集中竞价交易572次,定向回购988次;以盈利补偿为回购目的的回购108次,以市值管理为目的的84次,以实施股权激励为目的的45次,以股权激励注销为目的的为879次。

从已回购金额来看,伊利股份(31.32 +0.38%,诊股)以57.93亿元的已回购金额居首;中国平安(87.51 -0.66%,诊股)(02318)、招商蛇口(20.02 -2.96%,诊股)、陕西煤业(9.40 -0.63%,诊股)、中联重科(6.13 -0.65%,诊股)(01157)、美的集团(53.60 -2.01%,诊股)、TCL集团(3.43 +0.88%,诊股)、分众传媒(5.05 -0.20%,诊股)、世纪华通(9.62 +0.42%,诊股)、恒力石化(12.27 +1.40%,诊股)等的已回购金额也均超过了10亿元。从Wind数据可以看出,大额回购不仅仅集中在一些白马股上,时间上在6、7月明显更为高发。

“回购潮”释放市场底部信号

值得注意的是,回购潮往往和市场走势呈现负相关的关系。2018年A股主要指数震荡下行,而上市公司回购金额出现持续的放大。2018年11月10日,证监会、财政部、国资委三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支持上市公司回购股份的意见》,该意见拓宽回购资金来源、适当简化实施程序、引导完善治理安排,鼓励各类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可谓“超预期支持回购”。11月底,沪深交易所发布上市公司回购股份实施细则的征求意见稿,再次对回购规则进行明确,市场回购热情高涨。而此后不久,2019年1至4月,A股主要指数出现明显的回升,同时回购资金量有所缓解。但在5月份后,随着大市再次进入调整,A股上市公司回购资金立刻出现明显回升,并在7月创出历史新高。

华泰证券(19.94 -1.87%,诊股)分析师曾岩表示,股票回购有传递股价低估、增强股票流动性、反收购等功能。结合国内外股票回购案例,上市公司回购股票行为的动机和指示意义主要有四点:一是向市场传递公司股价被低估的信号,提振投资者信心;二是通过回购股票可以减少二级市场流通股规模,提高公司股票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公司被收购的风险;三是通过股票回购可以将现金间接分配给股东,可以使上市公司避免多余的自有资金浪费在投资回报率较差的项目上,减少可能的代理成本;四是用于股权激励计划,同时不会影响原有股东利益,且还可增强股票的流动性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从美股市场可以看到,美股近10年以来最大的幕后买家,实际上就是上市公司本身;各行业回购规模和股价涨幅明显正相关,最大的几个行业也正是涨幅最大的,其中就包括可选消费行业;从个股上看,苹果公司不仅是回购的最大玩家,而且也堪称优质蓝筹股的股票回购的经典案例。

市场分析人士表示,对于市场而言,股份回购有利于稳定市场走势,在大市整体偏弱的环境下对其形成正面的影响。从历史经验来看,上市公司回购潮,往往出现在市场的底部。上市公司的股东往往最了解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和股票的真正价值,公司愿意在特定的时期进行大笔资金的回购,不仅说明他们对公司未来的经营和发展抱有信心,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市场出现超跌迹象,股价遭到了市场的低估。因此A股市场回购额屡创历史新高,释放出明显的底部信号。

明辨“真回购”与“假回购”

当然,大额回购也并非是判断是否是优质投资标的的唯一标准。分析人士表示,投资者还应该具体分析公司回购的原因、目的以及资金来源等因素,以明辨“真回购”还是“假回购”。

首先,从回购原因来看,以稳定股价为目的的护盘式回购需要警惕。作为新增的股份回购情形,公司股价出现破净或连续20个交易日内大幅下跌30%及以上的情形下可以进行股份回购。然而,对于护盘式的回购,仍需警惕股份回购后的变相减持风险。同时,北上资金青睐的核心资产即白马股,随着每一次境外重要指数提高A股的纳入比例,就会有被动的增量资金买入,这些白马股股价可能已经很高,公司还愿意高价回购股票,有部分原因是要维持手中的筹码,不能都被外资抢去,这样的回购并不能看成是股价低估的标志。

其次,从回购资金来源上看,在股份回购新政中,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的资金既可以来自于自有资金,也可以通过发行优先股实施股份回购,还可以通过债券募集资金、金融机构借款等途径完成股份回购。但是,从实际情况出发,对于本身财务实力较好、现金流较强的上市公司,其通过自有资金的方式完成股份回购,这样的市场认可度更高,对股票价格的积极影响更为明显。

第三,从回购实际履行情况和后续动作方面看,有的上市公司在具体落实股份回购的时候,并未按照当时颁布的回购方案如期实施等额的股份回购,造成股份回购规模不达标,或部分履约。也有上市公司在颁布股份回购方案后,并未有任何实质性的股份回购动作。此外,亦存在上市公司借着题材炒作的机会,把股价拉高后减持的操作。投资者应远离此类公司,以规避市场风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