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深交所:二季度股票质押规模环比降5%

2019-08-03 18:24:25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实施完成的纾困项目金额861亿元,较一季度大增约五成

  深交所8月2日晚间发布股票质押回购风险分析报告指出,二季度深沪交易所股票质押回购业务规模环比下降5%,延续去年2月以来下降态势,平仓风险可控。实施完成的纾困项目覆盖224家上市公司,金额861亿元,较一季度大增约五成。但部分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信用风险需进一步缓释,纾困项目覆盖的深度有待扩展。

  报告指出,二季度股指受多种因素影响,出现一定幅度的波动,但股票质押风险总体仍延续去年以来的缓释态势。

  一方面,股票质押业务规模持续下降,平仓金额占比低。数据显示,二季度深沪两市股票质押回购融资余额10694亿元,较一季度末下降5.0%,延续2018年2月以来的持续下降态势。深沪两市股票质押回购质押股票总市值2.1万亿元,占A股总市值3.9%,较一季度末下降0.6个百分点,较2017年底峰值下降2.3个百分点。二季度,深沪两市通过二级市场违约处置平仓卖出合计金额52亿元,日均0.9亿元,比一季度略有减少,约占两市股票日均成交额的万分之一,违约处置平仓对市场价格影响微弱。

  另一方面,纾困项目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根据证券公司向深沪交易所报送的数据统计,二季度末已实施完成的纾困项目涉及224家上市公司,金额约861亿元,较一季度末新增76家、277亿元, 增幅分别达51.4%、47.4%,其中,86.2%的纾困对象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81.7 %的公司为民营企业;纾困方式方面,受让股东股份等股权方式及质押融资等债权方式占比各半,分别占49.8%、49.9%。

  不过报告提醒,部分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信用风险需进一步缓释。二季度末,206家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股票质押回购因低于约定的履约保障水平面临违约, 除部分协商延期、补充质押外,154家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被证券公司申报违约处置或被法院冻结质押股票,其中85%的股东在2018年末已被采取相关措施,说明质押风险分布相对集中。

  今年上半年,上述154家上市公司股价平均下跌4.3%,与市场主要股票指数上涨的态势明显背离,市场回升未降低其违约风险。其中31家控股股东去年部分股票质押回购违约后,今年又发生新的违约,违约金额由去年底的45亿元增加至今年的151亿元,同时,108家上市公司存在业绩大幅下滑、债务风险、资金占用、违规担保等风险或问题,其控股股东信用风险与上市公司经营风险交织。

  此外,纾困项目覆盖的深度有待扩展。二季度证券公司向深沪交易所申报涉及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违约的情形中,五分之一的违约金额是因为股东部分债务接受纾困后其他债务发生了违约,说明其质押风险没有随纾困完全解决,纾困深度有待进一步拓展。

  报告提出,防范化解股票质押风险的重点是化解部分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信用风险,相关各方需要归位尽责,综合施策,更大程度发挥作用。

  具体而言,报告给出两方面建议。一是股东应当敬畏市场,对风险早发现、早处置。报告提到,防范化解股票质押风险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但个别控股股东未充分认识股票质押风险的特点和传导机制,对问题重视不足,错失风险化解的时机。控股股东应秉持开放合作态度,主动尽责自救,把握化解风险主动权。

  再者是证券公司应当发挥综合优势,将股东纾困与提升上市公司质量结合。报告建议,对于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发生质押违约,同时上市公司也陷入经营困境的情况,证券公司可以在对控股股东纾困的同时,为上市公司提供并购重组、资产注入等一揽子服务,通过整合资源、产业升级,化解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风险。

  报告认为,参与纾困的各类机构应进一步加大力度,在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的同时,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合作,完善机构内部激励约束、尽职免责等制度,实现资金投入与产业支持相结合,以产品创新推动风险化解,为上市公司或其控股股东的风险纾解提供支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