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上半年188家上市公司 信披违规被交易所“点名”

2019-08-03 18:26:25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提升A股上市公司质量成为当前监管工作的重要任务,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监管渐渐显出威力。

  近日,上交所通报的2019年上市公司信披违规处理情况显示,上交所上半年共发出公开谴责决定11份、通报批评决定30份、监管关注决定45份,合计86份,而去年同期的案件数量仅为75份。案件处理共涉及41家上市公司,149名董监高、40名股东以及6名财务顾问项目主办人、1家年审机构、2名年审会计师,合计198人次,上年同期为179人次。

  深交所方面,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2019年上半年共对237宗违规行为发出监管函,其中,仅信息披露及规范运作违规的共有169宗,涉及147家上市公司。也就是说,上半年合计188家上市公司被沪深交易所“点名”。

  为何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屡禁不止?有专家指出,违法成本过低且与财务造假收益不匹配或是主要原因。

  根据现行《证券法》规定,发行人、上市公司或者其他信息披露义务人存在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将责令其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30万元以上6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并处以3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

  事实上,针对市场和投资者反映的法律规定处罚太轻等问题,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近日透露,证监会正会同有关方面,推动尽快修改完善《证券法》《刑法》有关规定,拟对发行人、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信息披露虚假,和会计师事务所、保荐人等中介机构未勤勉尽责等证券违法行为,大幅提高刑期上限和罚款、罚金数额标准,强化民事损害赔偿责任,实施失信联合惩戒,切实提高资本市场违法违规成本。

  此前,在今年5月份证监会召开的行政处罚工作座谈会上,证监会有关负责人也表示,要抓住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修订契机,对部分违法行为罚则偏轻的条文尽快形成立法修法建议。进一步增强与立法、司法机关等部门的协同配合,充分发挥行政处罚、民事赔偿和刑事惩戒的综合惩治效果。

  “监管部门的频繁表态,凸显出监管层对于资本市场罚责过轻问题的重视。”前海开源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今年以来的情况来看,獐子岛(3.07 -1.29%,诊股)、康美药业等事件的发生,由于其在信披方面的违规行为,造成了投资者的巨额损失。虽然近几年监管部门对于信披违规的处罚力度持续增强,但基于收益与代价的不对等,业内有一句调侃——“做成了上亿金额到账,查到了罚酒三杯”。所以,这也是信披违规行为屡禁不止的原因之一。

  杨德龙认为,未来大幅提高刑期上限和罚款、罚金数额等标准势在必行。只有上市公司真正对法律做到敬畏,对违法行为付出的代价有了“不值得”的认知,这样才能从源头上减少信披违规的行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