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国君宏观:滞胀真的来了?

2019-10-18 19:37:40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来源:国泰君安(17.78 -0.34%,诊股)宏观团队

秋意渐凉,但物价却涨势不减。

贵州牛肉粉涨价风波虽然已经过去,但猪肉价格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上涨是不争的事实。

10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3%,涨幅比上个月扩大0.2%个百分点,创下近6年来涨幅新高。

·

滞胀真的来了? | 国君宏观

数据来源:腾讯财经,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尽管6%的GDP增速看起来仍然比3%的CPI涨幅高一倍,但在经济逐步放缓和物价快速上涨之间,市场还是对中国经济的滞胀风险担忧日盛。

日前,国泰君安宏观团队发布研究报告《中国滞胀:历史的复盘和当前风险的大小》,在复盘了过去4次重要滞胀出现的历史和背景之后,从未来猪肉价格、原油价格走势多方分析后,对这个问题做出了回答:

自2019年二季度开始,我国已经处于“微滞胀”的状态,预计将持续至2020年一季度。

01

复盘中国历史上的

四次明显滞胀

滞胀,全名“停滞性通货膨胀”,指经济下行和通货膨胀同时并存的情况。

以GDP增速和CPI同比增速为观察指标,我国历史上出现过4次比较明显的滞胀,但主要都集中在2012年之前。

▼ 2012年前

我国出现过4次较为明显的滞胀

滞胀真的来了? | 国君宏观

资料来源:Wind,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 1987-1989年

1987-1989年期间,中国的货币增速维持高速增长,M2、M1增速高达20%-30%。

此外,从1988年起,我国开始实行“价格闯关”的改革:将民生物资的价格从国家统一定价过度到市场调节并存。

当时国家率先放开了四种主要副食品(肉、蛋、糖类、菜)的价格,一度引发了抢购潮,当年猪肉价格上涨了50%-60%,鲜菜价格上涨了31.7 %。

受货币超发和价格机制改革的影响,1987年,我国的年均通胀为5.1%,而到了1989年则高达27.4%(其中1989年2月为高点,高达28.4%);1987年GDP增速为11.7%,到了1989年则跌至4.2%,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滞涨。

# 1993-1994年

这段时期滞胀的原因与1988-1989年极为相似——M2、M1增速高达30%以上,甚至高过第一次滞胀时期。

与货币超发相伴随的,是我国的第二次更为彻底的“价格闯关”。

1992年开始,我国逐渐放开约648种的生产资料和交通运输价格,约50种的农产品(5.41 +0.19%,诊股)价格,放开了长达几十年由国家统购的粮食价格,放开除盐和药品以外全部轻工业产品的价格。

到1993年,中国社会零售商品总额的95%、农副产品收购总额的90%、以及生产资料销售总额的85%,基本均由市场供求决定。

# 2007-2008年

2007年开始,猪肉价格开始上涨,后续原油价格也出现明显上涨,因此推动CPI快速上行。

CPI最重要的两个决定因素,食品端主要取决于猪价,非食品端主要取决于油价,这两个价格一般情况下很难形成共振。

通俗的说,猪价高的时候,油价低,油价高的时候,猪价低。但是一旦两个价格发生共振,就会很容易带来整体物价的上行风险。

# 2010-2011年

2010-2011年的滞胀与第三次情况相似,出现了猪油共振。

▼07-08、10-11

两次猪油共振

滞胀真的来了? | 国君宏观

资料来源:Wind,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货币超发以及猪油共振(猪肉、原油的价格共振)

从以上的复盘可以看出,在一次典型的中国通货膨胀中,是典型特征。

而以上四次通货膨胀中,前两滞胀中货币超发的特征较为明显,而后两次滞胀中猪油共振更突出。

自2012年之后,我国没有出现过明显的“滞胀”,仅在2012-2013、2015-2016年出现“微滞胀”。

从时间长度看,每轮滞胀大概约持续4个季度左右。

▼ 2012-2013和2015-2016的“微

十分温和

滞胀真的来了? | 国君宏观

资料来源:Wind,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其主要原因在于,2012年之后,基本上再也没有出现“猪”、“油”和“核心通胀”的三者共振。

这背后的原因有几个:

一方面,我国货币政策已从总量型转成结构型,近年来货币超发的情况逐渐好转;另一方面,经济增速中枢下移,核心通胀也很难见起色。

▼2012年之后的核心通胀

逐渐趋于平稳

滞胀真的来了? | 国君宏观

资料来源:Wind,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此外,随着中国经济体量不断扩大,中国经济增速下行对全球原油价格往往带来需求端的负面影响。因此,猪油共振的冲击也相对较少。

02

猪、油共振

会再次发生吗

在2019年的今天,我们还是得高度关注猪肉和原油这两个价格。

尤其是当下猪价处在高位的时候,油价再继续上行的话,就会产生相应的滞涨风险。

首先来看猪肉价格。

当前,猪肉价格上涨压力仍不减。

从猪肉价格的领先指标看,能繁母猪存栏增速还在继续下行,8月能繁母猪存栏增速跌至-37%,创历史最低点。

▼ 能繁母猪存栏量创新低

滞胀真的来了? | 国君宏观

资料来源:Wind,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从消费端来看,当前我国猪肉消费供需缺口仍大。

在此前的报告《2019年通胀:猪价扰动、VAT影响和政策走向》中,我们对猪肉消费供给缺口进行了测算,探讨了其他肉类及进口对猪肉供给的替代性,即使考虑进口和其他肉类,猪肉2019年缺口或仍达500万左右。

虽然当前猪肉进口确实出现了显著增加,但参考上一轮猪周期,即使猪肉进口创新高,猪肉CPI还将在高位持续一段时间。

▼ 历史看,即使猪肉进口上升

猪价增速也仍将在中高位维持

滞胀真的来了? | 国君宏观

资料来源:Wind,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再来看原油价格。

在中东地缘政治影响下,原油价格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但我们认为,2020年原油价格难以明显上涨。

原因有二:

第一,虽然沙特产能受到一定影响,但可以在短期内恢复。此外OPEC的闲置产能也能弥补一部分沙特产能。

▼ OPEC闲置产能处于近期历史高位

滞胀真的来了? | 国君宏观

资料来源:Wind,EIA,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第二,全球经济增速的持续放缓,将对全球原油需求带来一定负面影响。

根据EIA的预测,2020年全球原油将继续维持“紧平衡”的状态,供大于求,给油价带来更大的下行压力。

▼ 2020年全球层面供过于求的局面将更严重

滞胀真的来了? | 国君宏观

资料来源:Wind,EIA,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根据EIA最新的预测,WTI原油现货价格2020年或持平与2019年中枢,在56美元左右。

▼ EIA 9月原油价格预测

滞胀真的来了? | 国君宏观

资料来源:Wind,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所以,从以上因素来看,我们认为目前主要通胀压力,来源仍然是猪价及其对其它食品价格的带动。

但这个压力或在明年年初达到顶峰后有所回落,尤其是明年下半年。

03

“微滞胀”进行中

复盘我国滞胀的历史,加上对当前猪、油价格的分析,我们认为当前,我国不存在明显滞胀的基础。

然而另一方面,“微滞胀”风险不容忽视。

我国已经处于“微滞胀”的状态:

事实上,我们认为,自2019年二季度至2020年一季度,

1、CPI中枢自2019年二季度开始上移,而GDP增速则在二季度出现了放缓,未来三四季度,在贸易摩擦影响下,预计GDP增速或还将小幅下行。

2、对于2020年一季度,我们认为除非贸易谈判达成协定,否则贸易对实体的影响还将持续,此外叠加高基数等影响,经济增速或再小幅下行。

3、结合2019年二季度以来,CPI中枢不断上移,我们判断这段时间将处于“微滞胀”状态。

我们对2019年四季度和2020年通胀走势进行了测算(具体方法见完整报告),并对猪肉和原油价格走势做出假设。

我们假设两种情形:

情形1-温和通胀情形:

原油价格(WTI)价格年内小幅上升至56.5美元/桶,布伦特上涨至61美元/桶左右,2020年保持在这个价格;

生猪价格年内温和上升至30元/斤,猪肉价格年内上涨至40元/斤;2020年1月,猪肉价格环比上涨5%,之后按照往年季节性变动。

情形2-高通胀情形:

原油价格(WTI)价格年内小幅上升至60美元/桶,布伦特上涨至65美元/桶左右;

生猪价格年内上涨至35元/斤,猪肉价格年内快速上升至45元/斤,2020年1月,猪肉价格环比上涨5%,之后按照往年季节性变动。

我们分别用两种权重来测算每种情形的CPI,结果见下图。

▼ CPI预测

滞胀真的来了? | 国君宏观

资料来源:Wind,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 不同情形的通胀测算

滞胀真的来了? | 国君宏观

资料来源:Wind,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温和低权重

结合上述讨论,我们认为,是最有可能的情形。

在这种情况下,CPI会在11月份向上突破3%,并在2020年1月达到高点,约为3.7%。处于春节错位,在2月或将回落至3%附近。

这种情形下,CPI高于3%大约将持续1个季度左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