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规模缩减银行“揽客”各有奇招

2019-11-04 17:48:03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上市公司利用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已成为一大趋势,既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又带来稳定收益,高安全性和保本特点的银行短期理财产品成为不少上市公司的投资方向。这些手头充足的上市公司自然是各家银行争抢的金牌客户。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有1089家上市公司公告购买理财产品,累计购买规模达1.09万亿元。在万亿规模的上市公司理财产品中,绝大多数是银行理财产品。上市公司投资理财风格如何?为抓住这批“金主”,各家银行又在做哪些努力?

理财子公司或将接棒

今年5月,首家银行理财子公司落子,作为专业的资产管理机构同时又有银行背景,未来理财子公司在上市公司理财方面有一定的想象力。

海螺水泥(44.27 +1.84%,诊股)(00914)是上市公司中的投资高手,也是够买银行理财大户,同时也勇于尝试新事物。公司10月16日晚间公告显示,结合日常资金计划安排以及存量资金情况,为充分发挥存量资金效益,在综合考虑安全性和收益率等因素后,当日与建设银行(7.33 +0.41%,诊股)(00939)全资子公司建信理财签订了购买委托理财产品协议,将40亿元自有资金用于购买建信理财公司的“鹏鑫”封闭式理财产品,理财期限为273天。建信理财今年5月成立,是首家成立的银行理财子公司。海螺水泥此次尝试或是目前上市公司投资银行理财子公司产品的“头啖汤”。

此外,近期工商银行(5.92 -0.34%,诊股)(01398)公告表示,将对182款由工商银行发行运作的理财产品分批移行至工银理财。移行后,产品管理人、相关投资管理及风险控制团队等将全部交由工银理财运作管理。有行业人士指出,理财子公司承接母行部分存量业务,既是顺应监管要求,也有助于新旧衔接、顺利度过起步阶段。这也意味着未来银行理财子公司将在上市公司理财服务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邮储银行(-- --,诊股)(01658)战略发展部副研究员娄飞鹏博士(6.62 +0.61%,诊股)认为,银行理财子公司成立后,作为专业的资产管理机构,按照资管新规的规定,其从产品准入、投资管理等方面与其他资产管理机构的监管标准一致,权益类理财产品预计会有较大发展空间,并且可以利用母行的渠道优势,从而为上市公司理财提供更优质服务。

揽客各出奇招

超级大户的竞争和产品的竞争,是这场万亿江湖争夺战的主要战场,各家银行战绩不一。

近水楼台先得月,那些财大气粗、现金流充裕的上市公司往往是当地的优质客户,各银行之间竞争激烈。

恒瑞医药(91.98 -0.56%,诊股)214.5亿元投资规模中,交通银行(5.67 +0.18%,诊股)(03328)和中国银行(3.71 +0.27%,诊股)(03988)分别揽下54.8亿元和49.4亿元,占比近半,剩下10家银行分食约110亿元份额。

农业银行(3.67 +0.27%,诊股)(01288)在农林牧渔类企业金融服务上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创业板一哥温氏股份(39.11 -2.18%,诊股)年初至今累计购买理财产品128.26亿元,其中从农业银行认购理财产品的金额就达69.33亿元,占比过半。

网点数量和产品丰富程度方面,四大行优势明显。不过,一些中小商业银行与四大行的竞争中取得不俗战绩。海螺水泥年初至今购买理财规模达210亿元,仅次于恒瑞医药。210亿元份额中,徽商银行(03698)芜湖北京路支行独揽120亿元,产品均为“创赢”系列投资理财产品。

好的产品或许也能留住客户。农业银行一款名为“天天利滚利”的人民币理财产品被多个上市公司大量购买。齐翔腾达(7.12 +0.14%,诊股)公告显示,公司年初至今累计购买了30亿元规模银行理财,分97次在农行淄博分行全部购买了天天利滚利;温氏股份和欧普照明(26.41 -0.08%,诊股)分别累计购买了64.3亿元和80.45亿元的天天利滚利。

结构存款中,浦发银行(12.73 -0.16%,诊股)利多多、杭州银行(9.34 +0.76%,诊股)“添利宝”等多款结构存款产品被多个不同区域的上市公司购买。

又要保本,又要相对高收益,保本型结构性存款或许能够满足一类企业的需求。洛阳钼业(3.43 +0.29%,诊股)(03993)购买的全部为保本型结构性存款,59.6亿的份额为8家银行分享。

上市公司偏好各异

7天通知存款、银行理财产品和结构性存款占据了上市公司投资理财产品绝对主力份额。

恒瑞医药目前以214.5亿元的认购规模位列今年上市公司“理财王”,银行理财产品和结构性存款认购规模分别为147.25亿元和67.25亿元,理财期限从5天到373天。

北汽蓝谷(5.53 +0.00%,诊股)累计投入的超过100亿元理财资金全部购买了结构性存款产品,浦东建设(6.39 -0.47%,诊股)、中国广核(3.87 +0.26%,诊股)、万华化学(46.96 +2.60%,诊股)等多家公司全数理财产品均为结构性存款,投资规模均在50亿元以上。

7天通知存款期限短、利息远高于活期存款,受到不少上市公司的青睐。欧普照明、南山铝业(2.13 +0.47%,诊股)等公司都有数亿元的7天通知存款。

今年上市的科创板企业也加入了购买理财的身影,目前有南微医学(173.98 +6.50%,诊股)、方邦股份(81.42 +2.34%,诊股)等8家科创板公司购买理财产品,投资规模从3.8亿元-40亿元不等,整体来看,科创板公司投资产品以结构性存款为主。

随着上市公司理财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私募股权投资、私募基金、信托和国债逆回购等理财方式也在蚕食银行份额。

有上市公司就转向了实际保本无风险的国债逆回购。渤海轮渡(9.20 +0.55%,诊股)就是其中大户,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渤海轮渡累计投资规模达195.23亿元,除了近20亿元投资定期存款、结构性存款和券商理财产品外,累计投入国债逆回购规模超过170亿元,年内共进行了国债逆回购超过350次,品种均为1天逆回购。

今年年初至今,共有近百家上市公司进行信托理财,总规模近200亿元,涉及超过30家信托公司。不过有上市公司人士表示,信托产品收益率明显高于银行理财,但也存在期限长、流动性不足的缺陷,与上市公司的资金管理需求不是非常契合,加之近年来信托产品风险事件时有发生,实际风险相对偏高,因此,预计总体规模不会太高。与之类似,股权投资、私募基金等相对高风险投资方式不会成为上市公司理财的主流。

规模同比缩减近三成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至2018年,A股上市公司累计购买理财产品的金额从25.3亿元升到1.77万亿元,购买热情持续高涨,认购金额逐年攀升。

不过,这一趋势在今年发生了一些变化。截至目前,1089家上市公司累计购买理财产品规模达1.09万亿元,而去年同期这两个数据分别为1280家和1.49万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5%和27%。另一个趋势是超级大户减少,去年同期,认购规模超过100亿元的公司有12家,1家公司超过200亿元,2家公司超过400亿元。今年以来,10家企业认购规模超过100亿元,2家超过200亿元,但没有认购规模超过300亿元的上市公司。

在经济增速下行环境下,上市公司在手资金普遍较去年紧张,由此导致缩减投资规模或是原因之一。去年同期,宝钢股份(5.69 -1.90%,诊股)以490.2亿元荣膺上市公司购买理财榜榜首,共计购买了11个银行理财产品,而今年截至目前这一数字为0。理财行为变化的背后或许是公司基本面变化。今年钢铁行业遭遇铁矿石价格暴涨和钢材价格下跌“双杀”,业绩普遍同比下滑严重。宝钢股份作为行业领头羊虽然业绩表现仍稳健,但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充裕程度显然受到一定影响,或许是其缩减理财产品投资规模的原因。

资管新规和理财新规后,打破银行理财产品刚性兑付、产品净值化的趋势不可避免,因此银行发行的保本型理财产品规模被压缩。有银行人士表示,这一变化也导致一些上市公司减少了投资银行理财产品,转投逆回购等保本产品。

此外,今年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普遍下滑,直接影响了不少到期客户的续购热情。普益标准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银行理财整体收益连续下滑,从一季度末的4.25%下滑至三季度末的4.06%,处于近两年来较低水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