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新股“破发”或常态化 重塑新股发行生态

2019-11-07 18:26:47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6日,科创板上市公司昊海生科(90.58 +0.81%,诊股)盘中“破发”、久日新材(67.33 +1.48%,诊股)收盘价“破发”。市场人士认为,新股发行定价偏高成为“破发”主要动因,新股定价有望回归理性。科创板保荐跟投等机制有效促进新股价值回归过程,“破发”应是科创板实行市场化定价改革后的正常现象。

定价偏高成“破发”主因

东北证券(8.32 -0.12%,诊股)研究总监付立春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在高度市场化的询价定价机制下,科创板高效建立并开市,机构对科创板的投资热情高涨,导致不少企业发行价较高。此外,科创板发展迅速,开市后二级市场热度不减。加快软着陆,过渡到相对平稳成熟阶段,有利于增加对企业基本面及估值的理性认识。

亦有券商投行人士分析,从基本面看,“破发”个股并未出现糟糕的情况,首发定价偏高成为“破发”主因。

比如昊海生科,该公司是国内医用生物材料领域知名企业,按照6日收盘价计算,动态市盈率约为41倍,而其港股市盈率在18倍左右。比价效应之下,公司估值回归在情理之内。

同样,久日新材的发行定价与同行业上市公司相比处于较高水平。久日新材原本在新三板挂牌,不久前摘牌时总市值为19.93亿元。即便当前公司股价“破发”,总市值仍接近75亿元。另外,久日新材在A股市场发行价为66.68元/股,对应发行市盈率为42.16倍,高出同期行业平均市盈率1倍以上。

“在市场化定价机制下,出现‘破发’是应有之义。最近几只个股股价回调较多,大家早有心理预期。”前述券商投行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说。

新股“破发”或常态化

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的专家普遍认为,科创板在市场化定价基础上出现“破发”是正常现象。在市场化水平较高的港股市场,新股上市首日“破发”率接近15%,2018年上半年,港股IPO数量称雄全球,与之对应的则是近半新股首日“破发”。

在2009年至2012年的新股发行制度改革过程中,大量新股“破发”也曾出现。可见只要采用市场化定价机制,就无法回避“破发”这一话题。

“科创板因机制建设到位,所以更有效率地实现了价值回归和价格发现。比如市场上一轮集中‘破发’前后经历了一年半左右时间,而科创板三四个月就实现了,说明机制更有效率。”有专家表示,科创板前五个交易日无涨跌幅限制,此后每个交易日涨跌幅放宽到20%,这些都促使市场价值发现过程提速。

重塑新股发行生态

“对科创板投资者而言,不论是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都已提前进入新阶段,对基本面研究的要求更高,精选是未来主基调。”付立春说。

从微观层面看,“破发”仅是个股交易过程中价格波动的结果,并不改变个股本身价值。从宏观层面看,“破发”对新股生态有着重要的积极影响:一方面,约束投行等机构在新股发行定价过程中更加理性;另一方面,有望改变新股炒作带来的投机恶习,让市场化定价机制充分发挥作用。

专家称,从一定程度上而言,“破发”甚至快速“破发”彰显“买方约束”的巨大作用,说明试点改革市场化的方向是完全正确的。

“新股上市首日‘破发’可能让网下和网上打新的行为都更合理、谨慎,会把新股发行定价重心下移。这是一种自动调节、自我约束的市场化力量,这种机制正是注册制和科创板所追求的。”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