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减持潮”下 寻找逆势增持的“定海神针”

2019-12-07 17:13:59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2019年还没结束,重要股东的减持相比去年却已经大幅增长。相关统计显示,截至12月3日晚,2019年年内合计已有超过1633家A股上市公司公布了重要股东减持公告,涉及股东人数5739名,合计参考净减持金额高达3357.96亿元,是2018年全年的1.7倍。这些上市公司的重要股东选择减持而不是坚持,让二级市场的投资者绷紧了神经:自己会不会成为“减持潮”下的买单人?

  投资者闻“减持”色变,重点不在于减持行为本身,而在于减持带来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进而带来股价的下跌。从静态的观点来看,如果参与某只个股的资金不变,那么存量筹码大规模减持抛售,毫无疑问会对股价形成直接冲击。特别是一些大幅炒高,或者估值高高在上缺乏投资价值的公司,减持的杀伤力不容小觑。而在目前年末市场总体成交低迷的情况下,场内活跃资金减少是显而易见的,多头应对减持冲击的底气自然相对不足。因此,看见减持计划先“用脚投票”,甚至在限售股解禁前就一走了之,倒也是个人投资者发挥灵活机动优势、回避信息不对称劣势的一种操作手法。

  不过,这种基于短期筹码和资金供给来分析,却难免有刻舟求剑之嫌。短期之内减持虽然增加了筹码的供给,但如果因此吸引增量资金的介入,则反而可能带来股价上涨的诱因。从历史数据来看,产业资本的净减持高峰期,分别在2007年、2009年和2015年上半年出现过,对应的正是牛市中资金蜂拥入市的阶段,投资者更多看到的是“上涨”而非“减持”,只有在弱市中“减持”才会引发关注,甚至被归咎于股指走弱的因素之一。

  从个股的走势来看,重要股东的减持是否会带来股价长期下跌,最关键还在于公司基本面的变化。如果基本面持续向好,估值合理甚至偏低,那么短期的减持正好是场外资金参与的良机。

  比如公认的白马股贵州茅台(1170.00 +3.56%,诊股),证金公司在2016年二季度到2018年二季度两年的时间里,每个季度都在不断减持,持仓数从3707万股减少到699万股,减持了3008万股,占比超过八成;但在此期间贵州茅台的股价却在基本面持续向好的支持下一路走高,从期初的247.64元上涨到期末的731.46元,如果再加上3次分红,累计涨幅高达200%,远远跑赢同期沪深300指数(见附图)。和贵州茅台相反,一些证金公司长期持有不动的个股,表现却远不如茅台,如振华重工(3.50 +0.57%,诊股),2016年以来证金公司不仅没有减持,反而在2018年三季度有所增持,但累计跌幅却超过了25%。如果投资者忽视基本面而仅仅从增减持的动向进行投资决策,无疑会产生南辕北辙的效果。

  “减持潮”下,寻找逆势增持的“定海神针”

  在笔者看来,减持行为本身只要符合相关法规,都是正常的市场交易行为,并不是一种道德瑕疵甚至罪恶。过度限制甚至禁止减持,反而是一种倒退,没有赋予可预期的减持权利,很多资金甚至根本就不会进入股市。同时,大股东没有减持权的话,股价涨跌与其自身利益脱钩,也缺乏做大做强上市公司的主观意愿,也无法杜绝掏空上市公司的行为。这些弊病正是2005年股改之前A股市场存在的,正因为如此当年才需要启动改革,让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两个割裂的市场,在支付一定对价和时间之后逐步接轨,当年的股改也成为大牛市的推手之一。减持的关键在于信息透明,只要在法规范围内做到“卖者尽责”,投资者也需要“买者自负”。那些重点博弈市场短期价差的投资者,关注解禁、减持的信息并分析减持实施的概率,以及由此对股价的影响是必须做的功课,由此造成的波动风险自然也需要自行承担。

  同时,随着A股市场规模的扩大,以及定增等再融资手段的实施,未来减持规模的扩大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投资者对此应当有充分的预期和准备,特别是对于那些基本面一般,或者减持股份占流通股比例较高,或不属于近期热门炒作题材有资金踊跃承接的个股,需要特别关注其中的风险。

  另一方面,投资者对减持也并非不能回避,除了关注相关公司的减持计划之外,也可以主动出击寻找逆势增持的公司。在“减持潮”下被主动增持,特别是大股东或同行产业资本增持比例较大的公司,在一定程度上可望成为“定海神针”。像今年以来持续被同行增持乃至不断举牌博汇纸业(4.83 +2.99%,诊股),股价也出现了明显反应,走势远强于同类上市公司。对于那些存在类似增持行为且比例较大的公司,股价处于近年来低位,估值相对较低的品种,存在一定程度的关注价值。笔者重点观察的品种有:四川成渝(3.83 -0.26%,诊股)、江苏银行(7.06 +0.57%,诊股)、红日药业(3.43 -0.29%,诊股)、桂冠电力(4.87 +0.21%,诊股)、海信电器(9.70 +1.04%,诊股)、首开股份(7.66 +0.79%,诊股)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