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ST股的逆袭:回光返照还是再现生机?

2019-12-07 17:14:25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又到年底传统“保壳季”,超跌已久的ST股上演逆袭好戏,成为低迷市道中“冬天里的一把火”。*ST猛狮(4.22 -4.95%,诊股)股如其名,11月中旬以来猛涨超五成;*ST中捷(2.31 -1.70%,诊股)同样上涨迅捷,同期涨幅也超过五成;*ST飞马(1.26 +5.00%,诊股)、*ST九有(1.67 +1.21%,诊股)、*ST庞大(1.26 +2.44%,诊股)等面临1元面值退市危机的品种,也在近期的上涨中暂解燃眉之急,赢得喘息时机。从通达信ST板块指数来看,从11月11日创下年内低点之后,该指数便出现一轮强于大盘的波段反弹,整体涨幅超过5%。这一轮逆袭,是超跌之后的回光返照,还是长期调整之后再现生机?

  笔者认为,虽然目前并购重组的政策有所松绑,但在上市公司数量不断增加、IPO难度降低的情况下,大部分ST股不可避免走向边缘化,投资者如参与应以季节性、波段性为主,不可过分恋战“把配菜当成主菜”。

  从被打上“ST”的标记开始,ST股在某种程度上便和“问题股”、“绩差股”画上等号。虽然未必所有ST股都是无可救药,非ST股中也可能潜藏比ST股更大的财务地雷,但ST板块基本面比A股所有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要差,却是不争的事实。在A股走向国际化、机构化的大趋势下,ST板块为代表的问题股、绩差股走向边缘化,是完全可以预见的结局。ST股想要实现真正的逆袭,必须要刮骨疗毒、脱胎换骨,而实现这一目标的难度并不小,依靠公司本身的内生性增长速度太慢,且未必能成功;而依靠外部资产的注入,又取决于政策的松紧和外部力量介入的意愿两大因素。从去年底以来发布的一系列新政策来看,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在市场化改革的方向中有所松绑,但与此同时优质资产直接上市的难度在降低、速度在加快,是否愿意让渡部分股权来抢救“ST大兵”,不无疑问;而创业板借壳限制的取消,更增加了优质资产证券化的选择余地,也压缩了ST股重组的稀缺性。因此,从中长期来看,ST板块很难再走出气势磅礴的大行情,更多的是在超跌之后出现短期反弹,或者在大盘大涨之后进行阶段性的补涨。

  今年以来,ST板块指数出现了一波云霄飞车般的大起大落的走势。从2月1日到4月18日,这一指数从920.34点上涨到1413.75点,波段涨幅高达53.61%,而同期上证指数的涨幅仅有27%左右;但后面的ST板块的下跌也十分惨烈,一再破低持续落后大盘,近期虽然有所反弹,但今年以来依然下跌超过18%,连续4年下跌基本已成定局。因此,近期的反弹存在一定超跌反弹的意味,并未超出市场正常波动的范围。

  除了超跌带来反弹的可能性之外,年末本身也是ST股资产运作的重点时段,通过变卖资产或债务重组来保壳是连续两年亏损,濒临暂停上市的ST股最后的救命稻草,也给超跌之后的股价带来波段操作的催化剂。此外,近期一些涨幅巨大的白马股出现获利回吐,指数表现受到一定程度的压抑,同时热点题材的炒作也因为机构年末结算的因素而有所降温,因此ST股的波段反弹也相对显眼。一旦大盘企稳回升,这样的“跷跷板”效应可能暂告一段落,或者和大盘的波动节奏接近,呈现随波逐流的走势。

  实际上,ST板块虽然最近4年跌幅巨大,但从中长期来看并不算超跌,只是修正长期超涨之后的合理调整。从2005年7月至今,ST板块指数的累计涨幅为262%,而同期上证指数涨幅只有169%;笔者认为,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二者之间的“剪刀差”将趋于收敛甚至消失,不断边缘化的ST板块跑输大盘将成为常态(见图1)。

  ST股的逆袭: 回光返照还是再现生机?

  除了寄望并购重组带来新生之外,以往ST股在年末的活跃,还有对来年摘帽的憧憬。虽然摘帽未必能对公司的资产质量产生多大程度的影响,但毕竟象征着因为业绩亏损而退市的风险暂告一段落,相当于争取到了更多重组的时间和机会,无形中增加了个股的“时间价值”;另一方面,摘帽之后涨跌幅恢复为10%,有利于更多资金的参与,改善个股的流动性,赋予流动性修复的机会。但近年来ST股的摘帽难度在上升,一些“*ST”股仅去星变为“ST”而并未摘帽,涨跌幅限制依然为5%,流动性修复的预期落空,对炒作摘帽资金的影响也很大。从今年上半年的情况来看,就有ST安泰(2.24 -0.88%,诊股)、ST蓝科(6.21 +0.98%,诊股)、ST创兴(3.72 +1.09%,诊股)、ST南风(2.96 +1.37%,诊股)等多家公司出现类似的情况,导致摘帽预期落空之后股价出现大幅下杀。因此,在博弈ST股摘帽预期的同时,也需要做好摘帽失败之后的风险防控(见图2)。

  ST股的逆袭: 回光返照还是再现生机?

  对于风险偏好较高的投资者来说,以小仓位参与ST股的博弈无可厚非,但并购重组的不确定性依然是无可回避的难点,“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或许是比较好的选择。所谓“巨人的肩膀”,一是公司大股东的背景,如果大股东实力雄厚、拥有多家上市公司,或者以高价入主被套,那么未来进行资本运作的可能性就越大;第二层意思则是股东人数的变动,如果ST股在底部震荡走稳的区间出现股东人数连续减少的迹象,那么不排除有先知先觉的资金提前进场的可能,如果再结合三季报扭亏的情况和最新资产变卖的动作,那么就可以在把握阶段性机会的同时最大限度回避年报风险。循此思路,笔者重点观察的品种有:*ST毅昌(3.79 +0.53%,诊股)、*ST百花(5.92 +0.51%,诊股)、*ST天雁(3.01 +1.69%,诊股)、*ST云投(6.82 +0.00%,诊股)、*ST宇顺(7.04 +1.29%,诊股)、*ST菲达(5.02 +0.80%,诊股)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