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券商资管圈这一年 内外夹击下的角色转换

2019-12-26 19:03:59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有人被迫转型陷入最焦灼的时刻,有人业务繁忙加班成为常态,还有人收到各方橄榄枝身价日增……在即将过去的2019年,券商资管行业经历着内部洗牌与外部竞争内外夹击,而其从业人员也正在或主动、或被动地完成角色转换。他们的故事,如一颗颗水珠,融汇成了资管新规下的行业转型浪潮。

通道及非标业务人员被迫分流

对一些过于依赖通道、非标类业务的券商资管机构来说,2019年无疑还处在“刮骨疗毒”阶段。据上证报了解,前些年在通道业务上突前冒进的中小规模券商资管机构,这一年来基本上没有“新开张”。同时,遗留问题引致的诉讼纠纷却在增多,使这些资管机构疲于应付。

与通道业务收缩相对应,券商资管的存量规模也接近腰斩。据中基协的统计,截至今年10月底,券商资管的管理规模为10.01万亿元,相比高峰时逾18万亿元的规模,缩水已近50%。业绩方面,今年上半年,20余家券商资管的净利润同比下降,其中6家券商资管的净利润降幅超过60%,一些机构已陷入亏损。

“这是我入行10年来最焦灼的时刻!早些年来钱很快,光靠通道业务就可以活得很好,当时完全没想过要转型。”从事通道业务多年的小谭对上证报感慨道。小谭曾在某头部券商资管机构从事通道业务并积累了一定的资源,此后,跳槽至一家中型券商,一开始也是如鱼得水。但在资管新规落地后,手头的几单业务就进行不下去了。认清行业发展形势后,即将进入而立之年的他不得不更换“赛道”,申请证券投资顾问资格,转到财富管理。

“能亲身经历这个行业的变化,也算是我的一笔人生财富吧。”相较而言,在一家中部券商资管机构从事非标业务的小徐要幸运些。“资管新规出来后,除了要收尾的存量业务,公司干脆退出了,撤掉了非标业务部门。但我在资管各业务线上有过轮岗经验,加上非标业务积累的渠道资源,所以转型起来相对容易。”小徐说,目前正深耕机构渠道。他认为,大资管时代的竞争之下,要面对银行、基金公司等的正面竞争,对买方渠道的销售能力不可或缺。

ABS业务“扩编”动力足

去通道化的同时,以资产证券化(ABS)为主的新兴业务正成为券商资管角逐的重点。

“ABS部门加班到凌晨是家常便饭。公司的承揽承销项目多,不过大家干劲都很足。人员还在不断扩编。”一家头部券商的资产证券部工作人员对上证报表示。

目前,大小券商都在ABS业务上铆足了劲,且已直观地体现在了规模扩张上。根据中基协的数据,自备案制实施以来至今年9月30日,累计共有134家机构备案确认2465只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总备案规模达3.26万亿元。其中,存续产品1423只,存续规模1.46万亿元。

接受采访的中小券商资管机构人士普遍认为,ABS作为增量业务有助加速转型,可减轻通道业务收缩带来的阵痛。不过,在ABS万亿市场规模之中,行业竞争格局业已成形,头部效应越来越强,令中小券商资管机构感到芒刺在背。

在争夺市场份额的紧迫感下,中小券商间挖角ABS业务团队的事时有发生。据上证报了解,业内一家以ABS业务为特色的中小券商资管,近一年频频传出被同行挖角的消息。“我们起步做ABS业务慢了,从零开始培养人员,时间和经济成本都耗不起。想要尽快入场分一杯羹,挖成熟的业务人员是最好的方法。”一家中小券商的资管业务人士坦言。不过,他也表示,相比大券商ABS业务有齐整的人员配备、完善的后台支撑,中小券商资管的从业人员多是单枪匹马,战斗力、竞争力上很难与大机构匹敌。

资管高级人才越发“吃香”

今年,银行理财子公司也陆续成立,人才资源的争夺战不仅在券商资管机构间,也在整个资管行业中打得正酣。具备丰富资管经验的券商系人才成了各类理财子公司挖角的重点。从一波又一波的公开招聘看,有投行、投资研究、风控等专业经验的高级人才备受青睐。

走出券业,奔向银行系资管成了一些人的选择。如原方正证券(7.85 +0.00%,诊股)执行委员会委员、副总裁吴姚东出任邮储银行(5.66 -0.53%,诊股)理财子公司中邮理财董事长。这位资管行业的老兵在“银行理财子公司元年”,选择了转战新的领域。而据统计,在其任职的4年多时间里,方正证券资管业务规模增幅高达446.11%。

不过,更多的人才还是选择在券业体系内循环流动。上证报采访了解到,目前,拥有公募牌照,业务范围更宽的券商资管正在吸纳中小券商的人员。由此造成的局面是,中小券商资管的人员流动在加剧,而大券商的资管团队则相对稳定。

如无意外,2020年,资管新规过渡期的大限就将到来,行业整体的去杠杆将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对所有券商资管人士来说,这无疑预示着一个新的开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