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大宗交易竟然又热了!白马股频现其中有何玄机?

2017-12-23 12:30:45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12月22日,海通证券(600837,诊股)、万业企业(600641,诊股)分别出现6.8亿元、1.9亿元大宗交易。原本在减持新政影响下遇冷的大宗交易,近期成交热情明显回暖,11月成交金额494亿元,12月至今成交规模达418亿元。中国平安(601318,诊股)、美的集团(000333,诊股)、贵州茅台(600519,诊股)等白马股扎堆大宗交易市场。

  中银国际策略分析师认为,近两个月大宗交易额上升,可能是年底机构获利调仓及近期二级市场缺乏流动性的原因。从大宗交易减持的标的来看,最近减持了很多前期涨的比较多的标的,包括通讯、保险、电子、食品饮料的一些股票。

  大宗交易金额攀升

  今年5月底,证监会发布减持新规规定,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等在3个月内通过竞价交易减持股份的数量不得超过总股本的1%,通过大宗交易减持股份的数量不得超过总股本的2%,合计不得超过3%。大宗交易受让后,6个月后才能在二级市场卖出。

  减持新规出台后,大宗交易市场一度遇冷。数据显示,减持新规前,大宗交易的月成交额大概在500亿元左右,新规后大宗交易月成交额大降40%,6月、7月、8月三个月的成交额分别为328亿元、306亿元、256亿元。

  11月以来,A股大宗交易市场的成交热情明显回暖。11月大宗交易的累计成交金额为494.21亿元,环比增87.63%。12月至今成交规模达418亿元,折价率大部分在10%以内,部分公司还出现了溢价成交。12月22日共有51只个股现身大宗交易平台,累计成交额31.82亿元。

  据东方财富(300059,诊股)Choice数据显示,11月份以来大宗交易金额前五的公司分别为立讯精密(002475,诊股)、上汽集团(600104,诊股)、中国平安、美年健康(002044,诊股)和分众传媒(002027,诊股),其中立讯精密成交金额为36亿元,分众传媒达25亿元。

  牛牛金融研究中心肖辉认为,减持新规后,大宗交易市场的内部结构已经发生明显变化:

  一是大股东减持明显减少。6-8月断崖式下降,9-11月有所恢复,但整体呈现缩量状态难增长;

  二是特定股东如大小非、定增减持等在二级市场全盘抛售减持受阻,部分转道大宗交易,成为大宗交易增量重要组成部分;

  三是大宗市场由传统的快进快出、 短小迅速的“交易型大宗”,转变为价值化、精细化的“投资型大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