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交易竟然又热了!白马股频现其中有何玄机?
2017-12-23 12:30:45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12月22日,海通证券(600837,诊股)、万业企业(600641,诊股)分别出现6.8亿元、1.9亿元大宗交易。原本在减持新政影响下遇冷的大宗交易,近期成交热情明显回暖,11月成交金额494亿元,12月至今成交规模达418亿元。中国平安(601318,诊股)、美的集团(000333,诊股)、贵州茅台(600519,诊股)等白马股扎堆大宗交易市场。
中银国际策略分析师认为,近两个月大宗交易额上升,可能是年底机构获利调仓及近期二级市场缺乏流动性的原因。从大宗交易减持的标的来看,最近减持了很多前期涨的比较多的标的,包括通讯、保险、电子、食品饮料的一些股票。
大宗交易金额攀升
今年5月底,证监会发布减持新规规定,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等在3个月内通过竞价交易减持股份的数量不得超过总股本的1%,通过大宗交易减持股份的数量不得超过总股本的2%,合计不得超过3%。大宗交易受让后,6个月后才能在二级市场卖出。
减持新规出台后,大宗交易市场一度遇冷。数据显示,减持新规前,大宗交易的月成交额大概在500亿元左右,新规后大宗交易月成交额大降40%,6月、7月、8月三个月的成交额分别为328亿元、306亿元、256亿元。
11月以来,A股大宗交易市场的成交热情明显回暖。11月大宗交易的累计成交金额为494.21亿元,环比增87.63%。12月至今成交规模达418亿元,折价率大部分在10%以内,部分公司还出现了溢价成交。12月22日共有51只个股现身大宗交易平台,累计成交额31.82亿元。
据东方财富(300059,诊股)Choice数据显示,11月份以来大宗交易金额前五的公司分别为立讯精密(002475,诊股)、上汽集团(600104,诊股)、中国平安、美年健康(002044,诊股)和分众传媒(002027,诊股),其中立讯精密成交金额为36亿元,分众传媒达25亿元。
牛牛金融研究中心肖辉认为,减持新规后,大宗交易市场的内部结构已经发生明显变化:
一是大股东减持明显减少。6-8月断崖式下降,9-11月有所恢复,但整体呈现缩量状态难增长;
二是特定股东如大小非、定增减持等在二级市场全盘抛售减持受阻,部分转道大宗交易,成为大宗交易增量重要组成部分;
三是大宗市场由传统的快进快出、 短小迅速的“交易型大宗”,转变为价值化、精细化的“投资型大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