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淡化风格之争 盯紧业绩抓龙头乃一定之规

2018-03-07 21:56:21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编者按:从昨日盘面看,主板与中小创走出了截然不同的行情。沪指在经过几天的缩量调整之后,终于出现了明显的放量上攻,重新站上年线。相反,创业板指在早盘触碰半年线之后,如期受压回落。有分析人士指出,从年后开始创指涨幅已经超过9%,并且上方就是年线与半年线的双重压力,前两天创指的攻势已经出现了疲态,量能也明显跟不上,想要一步跃过双重压力有些难度。

  左手蓝筹右手成长 资金“跷跷板”上“左右倒”

  虽然昨日市场全线回升,但市场中的焦点却无疑是被投资者寄予厚望的创业板冲高回落。

  从资金流向来看,近两个交易日,市场风格切换的背后其实仍是由于主力资金“左手倒右手”的调仓换股所致。在成交量由低位重新放大的背景下,资金与盘面间的联系正进一步强化。从时隔数个交易日后,蓝筹、白马依然获得资金净流入这一现象来看,节后的分化其实并未使资金的偏好发生根本偏转。

  分析人士表示,年初以来,风格投资就一直在市场中演绎。即从一月市场对所谓“价值风格”的追捧,到二月中旬开始市场对“成长风格”的追捧。不过,在极致的风格演绎过后,不少机构提醒投资者后市应淡化风格、深化价值,从估值和业绩的匹配的角度精选个股。

  创业板冲高回落

  昨日,两市的全线回升,市场再度由分化走向均衡,“赚钱效应”亦有所回升。不过,昨日市场中最受关注的无疑要属创业板的冲高回落了。

  分析人士表示,从资金角度来观察,昨日创业板的冲高回落其实并不突然。与去年7月份的上一轮创业板反弹相似,两次创业板修复均发生在创业板成交额占全A股成交额比重被压缩至10%附近。以去年7月的经验来看,上次创业板反弹修复的终点发生在其成交占比回升至20%附近时,而上周五时创业板的成交占比就已达到19%。因此,从资金角度来看,创业板指的反弹也已是强弩之末。

  真可谓“成也资金、败也资金”。其实,推动昨日主板走强的同样是资金。昨日,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的板块中,房地产、非银金融、医药生物的主力净流入金额居前,其中房地产板块净流入金额达12.88亿元,非银金融板块的净流入额也超过了9亿元。而出现主力资金净流出现象的板块则达到18个,流出金额做多的板块恰恰正是前期主力资金流入金额做多的计算机板块,净流出金额达19.25亿元。

  不难发现,近两个交易日,市场风格切换的背后正是由于主力资金“左手倒右手”的调仓换股所致。节后以来,在成交量相对不振的背景下,“大、小”;“价值”、“成长”间的切换其实很难实现。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近期“独角兽”概念的大热确实对盘面人气的重新聚拢以及“赚钱效应”的再度提升发挥了积极作用。从资金在行业方面流向情况来看,由于近几个交易日主板指数震荡,尤其是在成交量由低位重新放大的过程中,资金与盘面间的联系正重新强化。而时隔数个交易日后主力资金偏好再度从中小创转向主板来看,市场中的“蓝筹”、“白马”其实显然并未因回调和近两周盘面的分化而彻底“失宠”。

  分析人士表示,从昨日创业板指数短暂上冲1800点整数关口上方后随即出现的回落来看,目前市场其实仍未形成明确的领涨主线,蓝筹股与题材股之间“跷跷板”格局再现。这也反映出市场依赖存量博弈运行的局面。意味着,资金偏好的暂时变化主要源自调仓换股要求,并不代表市场风格已发生转换。诚然,目前中小创已具备一定的安全边际,叠加新兴产业领域及资本市场改革相关政策的推进,业绩表现突出、成长预期强的中小创龙头长期布局价值凸显,不过,虽然创业板的性价比在提升,但风格转换显然是一个反复磨底反复确认的过程,难免反复。

  盯紧“业绩+龙头”

  从近期的盘面来观察,其实市场中大小市值品种间的表现并未得到根本改善。在以金融、地产为代表的白马蓝筹步入调整之际,中小创品种获得了场内资金青睐,5G、量子通信、云计算、环保等题材概念轮番活跃,场内热点一度在中小创题材中快速铺开,助推创业板指数重心不断上移。不过主题热点多来自消息面刺激,且切换频率偏快,导致资金跟随意愿并不强烈,更多还是以抄底超跌股的思路进行操作,难以对中小创行情的整体人气形成更多提振。相较之下,从行情演绎的方向来看,紧扣业绩、紧盯龙头的趋势其实并未发生根本变化。

  中信证券(18.27 -0.81%,诊股)表示,2017年A股白马股的交易逻辑在于两点:第一,市场波动率从历史最高降至历史最低,白马股的Beta从历史最低升至最高,股性改善;第二,基民的收益率高于股民,机构的增量资金变多,而低波动也提升了长线资金对A股的配置意愿,机构增量和存量资金“抱团”高Beta白马一度是核心交易。而以上逻辑,在2018年市场波动拉大之后受到了破坏,再叠加老板电器(39.03 +0.41%,诊股)、洋河股份(113.30 -1.48%,诊股)等白马股出现业绩动荡,短期内,白马股的交易受挫。甚至由于白马的业绩出现“地雷”,市场情绪受影响,出现了对同行业其他公司的业绩担忧,如老板电器业绩快报发布当天,美的和格力的股价被拖累。但该机构认为,可选消费里面的白马业绩动荡只是个股风险,影响的是短期市场情绪,在业绩公布高峰期,因为“个案”而去回避白马股完全没有必要。

  该机构进一步指出,龙头的逻辑只有一点,即业绩,只要基本面能够维持“强者恒强”甚至“强者更强”的局面,那么看好龙头的逻辑就不会受影响。根据中信证券的统计,中信三级行业下,行业龙头与次龙头在2013年和2017年Q3的市值、营收和盈利比值这三个指标中,三指标长期差距拉大的行业多达41个,至少两个指标差距拉大的行业有92个。也就是说,“强者更强”的逻辑已普遍存在于各个行业当中,成为长期趋势,没有发生变化。

  海通证券(12.07 -1.07%,诊股)也认为,风格突变更多源于IPO发行制度改革的市场讨论和代表性价值龙头业绩不达预期。不过市场中的核心仍是估值和盈利的匹配,龙头效应不变。最近一周市场风格更偏向成长,主要源于目前价值和成长的估值匹配度较为接近,不过,一旦出现扰动,短期风格就会再度出现“跷跷板”现象。新时代,我国经济步入由大到强的阶段,随着行业扩容空间收窄和集中度不断提升,龙头公司更易从竞争中脱颖而出,因而,龙头效应将是中长期趋势。

  淡化风格 重视个股

  年初以来,市场在“价值”和“成长”间演绎出了极致的风格切换。即从一月市场对所谓“价值风格”的追捧,到二月中旬开始市场对“成长风格”的追捧。不过,短期极致的风格演绎之后,不少机构提醒投资者应淡化风格、深化价值,不应拘泥于短期的风格。

  中金公司表示,近期A股市场震荡整固的结构性特征明显。即上证50指数为代表的价值龙头在各主要指数中表现垫底,而以创业板50指数为代表的成长龙头则大幅领跑。此前该机构就曾表示,由于市场整体对创业板持仓较轻,其弹性可能更大。不过,市场风格长期趋势的背后原因是经济基本面长期趋势的稳定性,而经济数据的短期波动更多导致的是风格短期波动,或是阶段性均衡。因此,投资者其实无须将过多精力放在风格的判断上,而应更加专注于根据估值和盈利的匹配程度自下而上挖掘个股机会。

  针对后市,从市场的演绎方向来看,长江证券(7.45 -0.80%,诊股)认为,2016年以来,新旧经济的结构转型已悄然开启,国内经济开始从过去的总量过剩过渡至结构不平衡不充分。因此,与新旧经济变化挂钩的不同板块在资本市场的演绎也呈现出景气度的交替变化。A股作为较优质的一批中国企业的组合,在结构转型过程中,板块景气度也会出现轮动。而在并无显著景气度差异的背景下,2018年将大概率呈现出一个风格表现淡化、产业链及个股表现更为突出的结构市场。

  从交易的角度而言,申万宏源(5.00 -1.19%,诊股)证券指出,随着基本面验证期临近,风险偏好其实无法驱动市场走得太远。因此,3-4月的市场主线将围绕基本面验证和催化剂兑现展开行情。短期市场出现了风格向成长的切换其实是市场对边际变化的反映。一方面,成长方向的催化剂密集兑现,另一方面个别价值白马2017年四季度业绩不及预期,由点及面引发价值白马总体预期下修。但随着业绩验证窗口逐渐打开,板块性行情将有所减弱而个股之间的分化将明显增强。从量化指标来看,创业板相对沪深300占优的行情虽仍在趋势中,但类比2017年下半年的高点,现在行情的演绎可能已经过半了。短期市场可能只有结构性机会,而系统性机会仍需耐心等待,下一阶段的重点应放在一季报的个股行情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