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编制基本完成 地产+基建行业迎来生机
2018-03-10 14:45:31 信息来源:金融投资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从投资机会的角度来看,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被认为利好区域内房地产和基建企业。深耕广州、珠海、深圳地区且拥有区域内丰富优质土地储备的地产企业,以及受惠于当地基建需求增加、技术及竞争能力强的区域性轨道基建建设型企业,将深度受益。
“粤港澳大湾区”被认为是新一年中国经济的关键词之一。
在本次全国两会上,管理层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出台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全面推进内地同香港、澳门互利合作。这是继2017年提及的“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后,“粤港澳大湾区”连续第二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可见区域的规划发展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而就在本周五,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规划纲要编制已基本完成,有利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的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加快推进。
他还表示,有利于粤港澳三地人员、货物、资金往来的一些机制、政策和举措正在密集磋商。三地还将联手贯彻落实创新协同,协同推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协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从投资机会的角度来看,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被认为利好区域内房地产和基建企业。深耕广州、珠海、深圳地区且拥有区域内丰富优质土地储备的地产企业,以及受惠于当地基建需求增加、技术及竞争能力强的区域性轨道基建建设型企业,将深度受益。
■本报记者 舒娅疆
地产:关注广东27家上市公司
粤港澳大湾区指由广州、佛山、肇庆、深圳、东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门9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形成的城市群,世界第四大湾区,是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泛珠三角合作为重要基础,拥有全国约五分之一的国土面积、三分之一的人口和三分之一以上的经济总量。东莞证券分析师何敏仪指出,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成为支撑中国经济的核心区域之一,形成了以港澳为国际窗口,以广深为区域中心, “广佛肇”、 “深莞惠”和“珠中江”多城市联动的城市经济圈。2016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规模将近1.4万亿美元。 “粤港澳大湾区有望上升为比肩东京湾区、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的世界级湾区经济群。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的战略地位。”其表示道。
事实上,未来随着大湾区政策的持续驱动,珠三角战略优势地位有望进一步凸显,或将引领新一轮的产业升级和技术变革,也是中国经济的新一次腾飞。
在这一过程中,区域内房地产公司有望迎来发展良机。 《金融投资报》记者注意到,截至目前,广东省共有27家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它们在2018年以来股价走势表现不一。比如万科A(33.46 -0.54%,诊股)、沙河股份(11.38 -0.35%,诊股)、华联控股(9.15 -0.44%,诊股)、华侨城A(8.87 +2.31%,诊股)、天健集团(10.21 +0.29%,诊股)、招商蛇口(22.98 +0.61%,诊股)、世荣兆业(14.08 +0.00%,诊股)、华发股份(8.38 +0.24%,诊股)、保利地产(15.25 -1.87%,诊股)、珠江实业(6.33 +0.00%,诊股)均迎来不同程度上涨,而绿景控股(9.15 +2.01%,诊股)、香江控股(3.20 +0.63%,诊股)等公司则跌幅明显。
安信证券分析师陈果表示,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未来将呈现出比肩世界三大湾区的大体量、高密度、高产出特征。看好开发程度较低,未来潜力较大的珠海房地产市场 (格力地产(5.73 +0.53%,诊股)、华发股份、世荣兆业等)以及有望成为全国创新中心和金融中心的深圳房地产市场 (深深房A(11.17 停牌,诊股)、香江控股、深物业A(16.40 -1.50%,诊股)、深振业A(8.80 -0.79%,诊股)、招商蛇口等)。
何敏仪也建议深度布局大湾区片区的地产股,该板块将受惠于区域的发展及土储项目的价值提升,相关概念股有望走强。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招商蛇口 (001979)、金地集团(12.48 -0.16%,诊股) (600383)、保利地产 (600048)、华发股份 (600325)、格力地产 (600185)等。
潜力股精选
世荣兆业(002016)深耕珠海市场
西南证券(4.58 +0.88%,诊股)分析师胡华如表示,世荣兆业公司作为珠海斗门重要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深耕珠海市场,取得了良好的业绩。“粤港澳大湾区”概念被列入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公司所处的珠海市,是内地与澳门连接的重要窗口,在粤港澳大湾区中处于重要地位。“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发展将有力带动珠海市房地产市场和公司业务的发展。同时,公司主要项目集中在珠海西区,而珠海的城市规划一直在往西发展,受益于此,珠海西区的房地产市场有望持续繁荣,公司有望在此区域长期保持有力的竞争优势。
招商蛇口(001979)借力粤港澳大湾区增长可期
天风证券分析师王茜表示,招商蛇口2017年前三季度共新增37个项目,土地总价632亿元,其中权益地价413亿元,占销售额的52.9%,拿地节奏较为稳健。坐拥前海核心土地资源,产权问题解决,明年有望进入实质开发阶段――公司与前海管理局合作开发前海核心片区2.9平方公里土地资源,该片区有望成为粤港澳湾区对外开放的门户枢纽。2016年9月,双方正式合资成立“深圳市前海蛇口自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其中招商局集团通过招商蛇口持有82.5%股份的招商前海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出资50%。2017年8月,公司从南方中集手中收回太子湾片区三宗土地的使用权。公司前海蛇口区域土地资源的历史遗留问题陆续解决,2018年有望进入实质开发阶段。
保利地产(600048)战略布局核心城市群
东吴证券(8.67 +1.76%,诊股)分析师齐东指出,保利地产在2017年积极获取土地,今年可售资源充沛。从累计数据看,2018年1-2月,公司实现签约面积374.41万平方米,累计同比增长71.63%;实现签约金额532.96亿元,累计同比增长85.01%,公司全年有望达到4000亿元销售规模。总体来看,保利地产近年投资积极,土地储备充沛,为公司未来销售扩张打下坚实基础。公司战略布局核心城市群,产品定位精准;同时公司强大的央企背景,能够帮助公司获取品牌溢价和较低成本资金,提升公司的竞争力。
华侨城A(000069)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广发证券(16.97 +2.04%,诊股)分析师乐加栋认为,华侨城A深度参与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公司在2017年继续加大土地投资力度,同时在关键项目拓展方面取得了令人欣喜的进展。公司于去年4月以45.8亿获得的深圳宝安中心区滨海文化公园(一期)地块,滨海文化公园在4月举行了奠基仪式,计划投资100亿元,预计于2020年完工并投入使用,随着宝安滨海文化公园二期、三期工程的推进,将进一步完善西部岸线“滨海+休闲+文化”的功能,华侨城从2016年开始表现出的积极参与深圳市重大工程的态度和决心,从大空港到滨化文化公园,公司深度参与到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中,积极发挥央企的责任和作用。
基建:区域性企业深度受益
粤港澳大湾区主题叠加 “一带一路”、广东省自贸区、广东省国企改革等多重主题概念,除了地产以外,基建也被认为是在该主题背景下有望获得长足发展的一大领域。
据悉,在该区域内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建设方面,港珠澳大桥预计2018年年中通车,广深港高铁深圳至香港段预计2018年将通行;深中通道实现主体隧道全面开工;虎门二桥工程快速建设,预计2019年建成通车;以及珠三角区域规划的城市轻轨、地铁的大范围修建,预计2020年前珠三角地区15条城轨全部通车等等。 “粤港澳大湾区将重点共建世界级国际航运物流中心,形成多向通道网、海空航线网、快速公交网,形成辐射国内外的综合交通体系,利好港口机场轨道交通公路等。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深化合作发展的基础,潜力仍然很大。”方正证券(6.52 +0.77%,诊股)分析师任泽平表示。
“区域内大型重要基建的持续建成并投入使用,区域交通深度连接贯通,进一步加强区域城市间合作及协同发展,以达到提速经济增长的预期相当强烈,预计粤港澳大湾区概念将在年内持续发酵。”东莞证券分析师何敏仪指出。
从投资机会的角度来看,国金证券(8.65 +1.65%,诊股)分析师李立峰表示,除了房地产以外,大基建类标的还可以关注港口、物流、航运、高速公路。依次推荐:广州港(6.18 -0.16%,诊股)、盐田港(7.93 -0.75%,诊股)、深赤湾A(24.14 停牌,诊股)、粤高速A(8.17 +1.49%,诊股)等;同时也建议关注水泥、玻璃、路桥施工、水利工程、园林工程。依次推荐受益标的:塔牌集团(11.30 +0.71%,诊股)、南玻A(8.16 -0.37%,诊股)、达安股份(17.07 +1.97%,诊股)、粤水电(3.58 +0.85%,诊股)、棕榈股份(7.62 +0.00%,诊股)等。
潜力股精选
塔牌集团(002233)受益产能释放
塔牌集团近年来主业扩张顺利,多元化战略被认为迈入收获期。据悉,公司非公开发行募投的2×10000t/d新型干法熟料水泥生产线(文福万吨线项目)建成投产后将进一步提高公司在粤东水泥市场的市场份额和话语权。同时,其作为主发起人之一(持股比例为20%)的梅州客商银行去年开业,为进一步推进新兴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华融证券分析师贺众营指出,塔牌集团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受益者,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的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将加速,区域基础设施的完善将进一步拉动水泥需求,公司首条万吨线投产将充分受益区域高景气的持续。
粤水电(002060)工程施工+新能源双轮驱动
天风证券分析师唐笑表示,粤水电的工程施工、新能源齐头并进,订单充足未来业绩有保障。
公司工程建设业务板块积极从传统“建筑承包商”向“城乡建设运营商”模式转变,积极开展PPP业务,夯实工程建设主业2017年新签重大合同包括公司承接额8.48亿元的《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合同》,合同额7.11亿元的《引韩济饶供水工程施工承包合同》以及合同额19.64亿元的《弥勒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一期)PPP项目》。新能源业务方面,公司积极推动华东、华南、中南等电力消纳条件好的区域的清洁能源资源的开拓和开发,稳妥有序推进清洁能源项目建设。
南玻A(000012)玻璃行业老牌龙头整装待发
天风证券分析师黄顺卿指出,南玻A是中国最早的上市公司之一,先立足玻璃深加工业务,再逆流而上成立上游浮法玻璃生产基地,如今打造出3条完整的产业链,拥有生产基地11个,覆盖了浮法玻璃以及工程玻璃、太阳能(5.12 +0.39%,诊股)光伏、电子玻璃及显示器件等高新技术领域。公司在经历管理层变化后发布股权激励草案,希望留住人才,保证公司的稳定发展。公司传统的平板玻璃业务在当下玻璃价格上涨的行情下不断改善,工程玻璃继续发挥其龙头地位扩大市场份额,未来看好太阳能光伏业务和电显业务的市场拓展。
广州港(601228)华南地区最大综合性枢纽港
申万宏源(5.07 +0.80%,诊股)分析师陆达表示,广州港是华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枢纽港口,主要经营集装箱、煤炭、粮食、钢材、汽车、金属矿石、油品等货物的装卸及物流等业务,主营业务表现突出,其中装卸是公司主要的收入及利润来源。近年来,公司一直尝试从传统运输业到现代物流企业的转型,围绕港口开展物流及贸易等多项业务。公司近年来开展多式联运业务,如海铁联运、全程物流等新型物流服务,在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的同时扩大辐射腹地范围。相比其他港口必须经由广州中转至腹地,广州港可直达周边腹地,在珠三角等地的短途运输上更胜一筹。
粤港澳大湾区是指由省级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和珠海、中山、江门、佛山、东莞、广州、深圳、肇庆、惠州9市形成的城市群。
大湾区城市群的提出,是包括港澳在内的珠三角城市融合发展的升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