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明天系”剥离千亿资产 资本大鳄将去往何方?

2018-03-26 22:19:19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通过所控制的上市公司及大量的中间影子持股公司,所持股的金融机构超过44家,在资本市场驰骋20年的“明天系”,终于走到了命运转折的关口。

  曾在资本市场上纵横驰骋的“明天系”,仍在低调“撤退”中。

  3月16日,哈尔滨银行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撤回A股上市申请,原因是内资股股权结构可能发生变动。据多家媒体报道披露,“明天系”通过多家关联公司持有哈尔滨银行股份,股份总计达到25.7%,超过目前哈尔滨银行单一第一大股东哈尔滨经济开发投资公司19.65%的持股比例,也超过了银监会对城商行单一股东及其关联企业持股不得超过20%的规定。有金融行业人士认为,“不排除明天系出售哈尔滨银行股份的可能性”。

  在历经3年的资本扩张之路后,“明天系”转入战略收缩,不仅在多起资本操作中临时退出,而且还频频出售旗下资产。据外媒报道,肖建华称今年内或将再出售1500亿元资产以偿还银行贷款。

  在近20年的发展过程中,“明天系”版图不断扩大,当年与之齐名的“德隆系”已经消亡,“涌金系”式微,如今“明天系”也走在了收缩的路上。

  剥离千亿元资产

  在资本市场沉浮多年,“明天系”再次走到命运抉择的关口上。

  “明天系”从去年开始不断售出旗下资产,据香港《南华早报》报道,2017年年初以来,“明天系”已累计剥离超过1000亿元的资产。

  此前的短短三个月内,“明天系”相继出让了旗下资产华夏人寿、恒投证券和瑞福锂业,此外还在多起资本操作中临时退出,涉及金额高达400亿元。

  3月7日,美都能源(4.32 +2.61%,诊股)(600175.SH)发布公告称,拟以29.06亿元现金收购山东瑞福锂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福锂业” )共计98.51%的股权,在不久前,“明天系”刚将手中瑞福锂业的股份转让出去。

  在2016年6月瑞福锂业被重组前夕,“明天系”旗下重要成员天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安财险”)曾出资4亿元增资瑞福锂业,并引来了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突击入股”的问询。

  2017年4月30 日,在持有股份不到一年的情况下,天安财险将手中的18.18%瑞福锂业股份转让给了合肥顺安新能源产业投资基金,后者则将股份出售给了美都能源,有望在短期内完成变现。

  与出售瑞福锂业股份的过程相似,“明天系”通过旗下企业进行资产的“快进快出”,并且形成“广撒网”的投资格局,目的在于获得投资收益,“明天系”实控人肖建华在一次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进行财务投资是以量取胜,就像沃伦·巴菲特一样进行分散投资。”

  “明天系”出让资产的路并非一帆风顺。3月10日,为了完成对华夏人寿的收购,中天金融(7.35 停牌,诊股)(000540.SZ)发布公告称将出售公司持有的中天城投集团有限公司100%股权,交易对价为246亿元,所获资金将全部用于支付购买华夏人寿的股权转让款,而这仍然难以解决深交所和市场对中天金融资金是否充足的质疑,至今仍未获得批复。

  “明天系”即将出让的华夏人寿股份价值高达310亿元,在目前所披露的出让项目中所占金额最大。据《财新周刊》报道,华夏人寿的第一、第五大股东北京千禧世豪与北京中胜科技,均为“明天系”壳公司,此次售出股份,意味着“明天系”将失去对华夏人寿的主要控股权。

  自诞生之初,“明天系”就显得神秘莫测,这与其拥有不计其数的壳公司有关。在“明天控股集团”的名下,据知情人称其最多数拥有上千家壳公司,这些壳公司作为投资载体,为“明天系”进行资本收购提供注册资本,也让其得以隐于幕后。

  “明天系”剥离千亿资产,资本大鳄将去往何方? || 深度

  明天控股集团被视为“明天系”的“直属部队”,图片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对于为何采取复杂而隐蔽的公司架构,“明天系”实控人肖建华曾回应称:“这是受制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比如入股时要求在当地注册,利税要留在当地,入股比例不能超过多少等等。”

  华资实业(8.47 +1.93%,诊股)(600191.SH)于2015年拟定増316.8亿获得华夏人寿51%股权,按此计算,则华夏人寿的估值在3年内翻了一倍,若中天金融完成收购,则“明天系”在此次交易中获利超过152亿元。

  在瑞福锂业、华夏人寿两起资产出让消息传得沸沸扬扬时,“明天系”成功出手了旗下恒投证券(即恒泰证券)。今年1月2日恒投证券发布公告称,公司的九名股东拟将所持有29.94%的股份出售给了中信国安(6.86 +1.48%,诊股)集团,作价90亿元人民币,双方已经签订框架协议。

  截至目前,“明天系”仅公开消息中披露的剥离资产已超过400亿元,而隐于公众视线之外的可能已超过1000亿元,市场上关于“明天系处置资产”的说法也不胫而走。一位金融行业人士告诉无冕财经(wumiancaijing):“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明天系’出售旗下金融资产,而接下来可能还出售旗下所持有的部分银行和信托公司的股份,以符合监管要求。”

  监管趋严下持续减持

  “明天系”纵横资本市场20年,外界对肖建华和“明天系”的资本运作手法感到惊奇的同时,也质疑其层层叠叠的股权结构以及控制多家金融机构是否合规。

  回顾“明天系”的扩张步伐,总是精确地踩在时代的节点上,最终从普通的内蒙古糖厂发展出万亿资产版图。

  1998年,当时年仅27岁的北京大学法律系高材生肖建华,通过参与运作地方国企上市、上市,逐步拿下后来闻名全国的“明天系”旗下三家上市公司:ST明科(4.60 -1.08%,诊股)(600091.SH)、华资实业(600191.SH)以及西水股份(18.35 +1.10%,诊股)(600291.SH)。以这三家上市公司为基础,肖建华在频频施展资本运作后声名鹊起。据肖自述,“明天系”首次取得成功,是因为在2000年左右投资了大量的金融股,在后来取得了高额的回报率。

  进入2006年,在入股多家城商行后,“明天系”开始将金融版图扩展到保险行业,彼时正值保险行业改革,全国掀起了设立保险公司的热潮,“明天系”正是在这一阶段完成了对华夏人寿、天安财险以及天安人寿等旗下主要保险公司的控制。

  根据《新财富》杂志的报道,“明天系”通过所控制的上市公司及大量的中间影子持股公司,所持股的金融机构已超过44家,其中银行17家、保险9家、证券8家、信托4家、基金3家、期货2家、金融租赁1家。截至2016年末,“明天系”所控股的金融机构资产规模合计已超过 3 万亿元。

  “明天系”剥离千亿资产,资本大鳄将去往何方? || 深度

  “明天系”的金融架构,图片来源:《新财富》,点开可看大图。

  在“明天系”不断扩张的过程中,资本市场的监管也日趋严格。早在2008年4月23日,国务院颁布《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后,证监会对证券行业提出了“一参一控”的政策要求。“一参一控”要求同一单位、个人,或者受同一单位、个人实际控制的多家单位、个人,参股证券公司的数量不得超过两家,其中控制证券公司的数量不得超过一家。

  在《条例》颁布不久后,“明天系”就迫于监管层“一参一控”要求,向山东九羊集团有限公司转让了“明天系”旗下公司泰山祥盛和世纪华嵘所持有的太平洋(2.85 +0.00%,诊股)证券全部股权,从明面上与太平洋证券脱离了关系。

  3月9日,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股权管理暂行办法》的两个配套文件,意在化解存量问题银行股权,有序开展清理规范工作。对于一些金融控股集团持有的存量问题股权,设置了一年的整改期限。

  若严格按照“一参一控”的监管思路,除了基金行业放宽限制,其他金融行业基本都要执行此标准,而热衷于参控股金融机构的“明天系”或许仍需要出售不少资产。

  银监会副主席曹宇在3月7日曾就“明天系”控制多家银行作出回应,他表示:“违规的就纠正,过去有些代持的我们不掌握,现在如果发现这个情况,我们都有各自的监管规定,我们会严格处置。”

  曾经齐名的其它民营资本系族如“德隆系”、“涌金系”早已不复当年辉煌,而“明天系”却发展至今并不断壮大,肖建华曾称:“我相信未来十几年内,关于我的新闻仍然会很多,大家仍然会关注我们(明天系)。”他会如愿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