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千亿市值医药龙头来了!红杉、高瓴等都已买票入场

2018-04-01 12:13:36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报道:药明康德很有可能成为首家以IPO形式回归A股的中概股。

  继富士康闪电过会之后,被称为“医药界华为”的药明康德也走上了“IPO快速通道”。

  2018年3月27日,在发审委第51次工作会议上,药明康德成功过会,这距离其2018年2月6日招股书预披露更新不过才50天。这家生物医药“独角兽”很有可能成为首家以IPO形式回归A股的中概股。

  作为CRO(药企研发外包)领域的“独角兽”,药明康德一直很受资本青睐。此前,马云持股基金、红杉资本、高瓴资本等均已经入场。在2018年医药独角兽的热潮之下,公司被认为有望冲击千亿市值。

  从美国归来的独角兽

  药明康德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在资本市场,公司早在2007年就曾登陆纽交所。

  上市之后,药明康德进行了多项资本运作:2007年收购化学合成物提供商Chemdepo、生物试剂提供商Abgent;2014年收购研究机构XenoBioticLaboratories;2015年收购基因分析公司NextCODEHealth等。

  和众多选择私有化回A的中概股一样,药明康德在美国也遭遇了估值低于预期、战略规划不被市场理解等困境,这也是公司选择回国的重要原因。

  2015年3月,药明康德公布2014年财报,表示其将关注新兴产业的投资机会;同年3月公司又宣布在费城新建CAR-T工厂。不过,华尔街的投资者们似乎觉得这些布局过于偏离主业,纷纷选择离场,随后公司股价大跌。

  药明康德虽然在美国CRO行业排名靠前,但和当时国内同类企业相比,估值一直偏低。公司在美股市场的市盈率约为30倍,2015年8月达成私有化协议仅估值33亿美元。与此相对的,国内创业板的同类企业泰格医药(53.71 +5.52%,诊股)市盈率超过70倍,同时其他A股市值超过200亿元的医药股更是众多。

  市场冷遇让药明康德董事长李革在2015年终于下了私有化回国的决心。2015年8月,药明康德私有化退市,在那之前公司已经启动了分拆。

  2015年4月,药明康德分拆了其旗下负责小分子创新药研发生产服务业务的子公司合全药业挂牌新三板。业绩快报显示,合全药业2017年的营收为21.89亿元,同比增长24.12%,净利润为4.95亿元。截至2018年3月底,其市值超过200亿元。

  2017年6月,药明康德旗下另一家子公司——从事生物药发现、开发及生产服务等的药明生物登陆港交所。财报显示,药明生物2017年营收约为16亿元,同比增长63.7%;净利润为2.53亿元,同比增长79%。截至2018年3月底,公司市值超过900亿港元。

  两家子公司上市后,公司主体的A股上市成了药明康德私有化后的第三个目标。2017年3月,药明康德开启了A股上市计划,宣布将通过IPO方式登陆A股。公司若实现上市,作为三家公司董事长的李革,将完成涵盖港股、新三板和A股的“一拆三”回归计划。

  明星机构云集:红杉资本、高瓴资本等均已入场

  对于药明康德这样医药行业巨头,吸引的大佬级机构自然众多。

  2015年,药明康德退市时吸引了诸如资本巨头参与,包括高瓴资本、平安集团、汇侨资本等。2016年12月,国寿成达、泰康集团、平安置业等产业巨头也相继入场。

  其招股书显示,公司发行前共有42位股东,17名是外资股东。其四位创始人李革、赵宁、刘晓钟、张朝晖签署了有关一致行动的协议,共同控制公司34.48%的表决权,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其中,李革、赵宁为夫妻关系。

  其股东名单中有12家注册于嘉兴和上海两地的“厚字头”有限合伙企业,其背后的股东均为上海群云投资,其实际控制人为李革。

  公司还吸引了众多投资机构的参与:马云间接持股的云锋衡远、君联资本(通过上海杰寰持股1.32%)、红杉资本、Eastern Star(东星亚洲投资)等。其中,药明康德维京WXAT BVI持有药明康德8.64%的股份,其背后的股东明星璀璨,包括高瓴资本(Hillhouse Capital)、Yunfeng II(云峰 II 无锡有限公司)、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SPDBI WX Limited(浦银投资)和上海晓钟投资等。

  WXAT BVI(药明康德维京)的股权结构图,来自招股书

  除此之外,其股东名单中还有众多医药上下游上市公司,包括三家保险巨头(中国平安(65.31 -1.63%,诊股)、中国人寿(25.41 -1.24%,诊股)、泰康集团)、海南海药(12.89 停牌,诊股)、信邦制药(9.24 +1.87%,诊股)、昆药集团(10.01 +0.30%,诊股)等。其中,平安系企业可以说是大赢家:中国平安旗下的控股子公司上海金药投资持股近5.2637%,平安置业持股0.5332%。算起来,“平安系”的持股比例约为5.79%。

  图表来自招股书

  市值将超千亿元?

  虽然李革在2016年3月接受采访时曾表示,药明康德私有化并非为了实现中美市场的“PE差”,而是因为华尔街太过关注短期业绩,大型战略投资比较困难。不过,公司回A的高估值依然引起了诸多关注。

  有报道称,药明康德A股上市后,估值或将比拟A股医药股市值第一的恒瑞医药(87.01 +5.08%,诊股),目前后者的市值已接近2500亿元。之所以有如此猜测,和前者的体量和募资金额有关。

  目前,A股有多家CRO企业,包括泰格医药、博济医药(19.80 -1.00%,诊股)、凯莱英(76.50 +4.51%,诊股)、博腾股份(12.15 +1.25%,诊股)等。但从体量来看,药明康德无疑是行业龙头。招股书显示,从2014年到2017年前三季度,公司的营收分别为41.40亿元、48.83亿元、61.16亿元和56.7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62亿元、3.49亿元、9.75亿元和10.63亿元。

  数据来源:招股书

  可见,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增长均较为稳定。招股书显示,作为CRO的龙头行业,药明康德的前10名客户均为全球医药巨头,包括强生、默沙东、葛兰素史克、罗氏、辉瑞等。

  此次上市,药明康德拟发行不超过1.04亿股,占发行后总股数的比例不低于10%,计划募集资金57.41亿元。按此计算,其发行价将达到55.09元,估值将达约570亿元。根据Wind数据,这个募资金额将超过华西证券(13.45 +0.60%,诊股),后者是近12个月来A股上市的超300家企业中募资金额最高的,约49.67亿元。

  根据媒体报道,PE过高成了药明康德被诟病的重点。如果以其2016年的收益数据计算,其PE为51倍;如果以其2017年前三季度平均数据推算全年收益,其PE接近37倍。相比之下,Wind数据显示,目前A股前十大医药公司的PE中位数约为30倍,而近12个月发行的超300只新股中,仅有两家公司的PE高于30倍。

  有观点认为,药明康德背后的多家知名机构助力推高了其估值。也有观点认为,这和目前资本市场的独角兽热潮有关。

  2018年2月底,有报道称,证监会对相关券商作出指导,对生物科技、云计算在内的4个行业“独角兽”公司开设IPO快速通道,即报即审,不用排队。这充分显示了A股对独角兽企业的重视。

  与此同时,香港在争夺新经济独角兽上也加大了发力。2018年2月23日,港交所公布了新兴及创新产业公司赴港上市的第二轮市场咨询方案,表示将支持同股不同权公司上市,同时放宽生物科技公司上市限制。

  在多个资本市场对独角兽的争夺战中,其估值不断攀高也就不奇怪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