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海通策略:拨云见日 2018年2季度市场展望

2018-04-08 21:36:49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核心结论:①一季度市场波动加大、担忧变多,4月往往是行情决断期,预计三大担忧望逐渐消退,二季度市场拨云见日。②基本面:新时代经济平盈利上,预计全部A股18年净利同比13.5%。金融监管:“中医调理”式降杠杆需要激活资本市场投融资功能。风格:筹码再平衡导致短期漂移,最终业绩为王,走向均衡。③盈利增长支撑市场整体向上,价值龙头携手成长龙头,如银行、消费白马、5G、半导体、医药等。

  拨云见日

  ——2018年2季度市场展望

  回顾刚刚过去的一季度,A股波动加大、担忧变多,进入4月基本面、政策面将逐渐明朗,我们认为二季度市场将拨云见日、整体向上,结构上更加均衡。

  1. 一季度回顾:波动加大,担忧变多

  一季度市场波动加大、结构分化加剧。2018年年初的时候市场情绪整体偏乐观,多数分析师和投资者都认为18年市场还是会像16、17年一样,比较平稳,大家习惯了、适应了稳稳的幸福、价值投资。现在回顾18年1季度发现,行情波动非常大,以上证综指和万得全A为代表来看,这两个指数在18年一个季度的振动幅度接近或超过了过去一年。上证综指一个季度振幅15.9%,去年一年上证综指从低点到高点的振幅是14%,波动率明显加大了,万得全A分别为15.7%、17.3%。不仅市场波动加大,市场的结构分化也加剧。上证50代表的价值和创业板指代表的成长,二者之间的轮动非常剧烈,如果从2月9日算起的话,过去一个多月的时间创业板指和上证50的最大差距已经拉到22个百分点,2016年全年差距也就22个百分点,而且是上证50跑赢。市场整体振幅的扩大以及结构剧烈的变化让投资者不适应,市场的预期也非常不稳定。如果我们观察行业可以发现行业指数涨跌幅的跨度很大,2018年年初以来煤炭行业指数最大涨跌幅达到了17%,目前年初来累计跌幅-12.9%,钢铁分别为11.1%、-9.3%,煤炭、钢铁是周期性行业,他们的波动反映了投资者预期的大幅摇摆。

  4月是决断期,二季度拨云见日。目前来看投资者对当下和未来的市场有三大担忧:第一,基本面能否保持稳定,企业盈利增长能否保持高增长。第二,金融监管会不会影响资金面和市场风险偏好。第三,今年市场风格是否会重新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创业板是否会成为今年独领风骚的行情?对这三个问题,我们认为4月市场自然会给出答案。我们前期写了一篇报告叫《A股每年都要经历的那些事儿》,我们从日历的角度做了一些梳理,发现过去这么多年4月是A股的决断期,因为基本面和政策面会更明朗。4月进入春天,宏观经济、企业盈利好与差会比较清楚。每年的3月召开“两会”,会议结束后宏观经济政策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也会更加清晰。因此,4月是一个决断期,不仅会决断市场的趋势,还会决定市场的风格,因为价值和成长风格的盈利对比更明确,我们之前在报告《进入4月风格决断期——再论18年与13年的相似-20180401》中讨论过。

  2. 市场三大担忧二季度望明朗:拨云见日

  基本面:新时代经济平盈利上。2月以来市场对宏微观基本面担忧加剧,这源于中美贸易摩擦升级、3月钢材煤炭价格不振,投资者担忧外需和内需。本质上,很多人把2016年Q2以来企业净利润同比增速、ROE的改善归结为周期性现象。从经济周期角度分析,通常一轮补库存一年半到两年,去库存也是一年半到两年。从16年2季度算起到今年一二季度补库存会进入尾声,似乎经济短周期波动开始向下。我们一直强调新时代基本面会出现新的特征,即宏观经济增长平稳、微观企业盈利向上。对标海外成熟的发达经济体,美国、日本在历史上出现过经济从高速增长步入中低速增长的时期。日本在1945-1968年间GDP高速增长年均10%以上,跟中国1978-2010年类似。日本1968-1974年经济经历L型一竖,结构调整、经济转型,经济增长回到中低速,中国2010-2016年也是这个阶段。但是日本从1975-1989年间GDP增长在4.5%新的平台走平时企业盈利改善,出现了股市、房市、汇市全面牛市。中国从2016年以来,经济增长慢慢平稳,但是企业盈利改善更加陡峭。新时代经济平盈利上的背后逻辑在于产业结构升级、行业集中度提高、公司收入国际化。投资和消费都能带来GDP的增长,但是消费类行业利润率更高,当两者比例此消彼长时,GDP可能平稳但盈利会更好。另外,行业集中度提高,龙头公司享受市占率提高、盈利能力更强的优势。我们测算得2018年A股净利润同比增速13.5%,各个季度在12%-15%区间内,相比2017年的17.5%略低,但是仍然维持两位数的盈利增长。相比以往,今年春节时间晚、两会时间长,因此实体经济开工偏晚一点,实际上虽然3月煤钢价格疲软,但PMI回升,最近1周钢材库存下降明显也显示两会后开工情况变好,4月全面开工后宏观经济形势将更明朗,年报、季报逐渐披露,微观企业盈利数据也将更明朗。

  金融监管:最终要加大股权融资。政策方面,市场担心的金融监管这个因素在4月份也能渐渐落地,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开会已经讨论了资产管理新规,我们认为资管新规最终对股票市场有利。因为金融监管最终目的是要降低杠杆比率,第一种方法为“西医手术”,即缩小分子,降低负债,这是美国和欧洲解决债务危机的模式;第二种方法为“中医调理”,即分子负债维持稳定,分母GDP缓慢增长。中国采用的是“中医调理”方法,“稳中求进”、“发展中解决问题”。降低杠杆比例、金融服务实体需要加大直接融资比例,中国正在学习和借鉴1980-2000年美国走过的道路。1980-2000年美国通过发展资本市场,一方面培育了微软、谷歌、FACEBOOK为代表的科技龙头公司,实现创新转型,另一方面通过401K把资金引入到股市,充实了居民养老金。中国正在朝这个方向努力,一方面发展股权融资,包括CDR制度让中概股回归、国内独角兽上市,另一方面通过制度安排引入长期资金,如3月2日推出的养老目标基金运行办法,可以说这就是中国版401K。资管新规出台也有助资金流入股市,居民的财富配置主要包括银行理财、房地产、股票和基金,目前房地产市场限购限贷,若银行理财增长受限,部分资金会流入到股票市场。从数据来看,去年11月推出资管新规征求意见稿之前,股票型和混合型公募基金的发行规模月均是250亿,但是之后月均发行规模超过525亿,居民资产配置已经在从银行理财向权益市场转移。二季度还有一个因素会出现,A股纳入MSCI指数,这会带来跟踪指数的海外资金。从规模上看,6月1日和9月1日将分别有600亿人民币左右的配置型资金流入,这也是有助于股市资金的供求关系的改善。

  风格:最终业绩为王,走向均衡。第三个问题是怎么看待市场风格?我们3月初报告《18年的成长更像13年而非15年-20180307》讨论过,2013年和2015年都是成长风格占优,2013年由基本面驱动,龙头一线公司涨幅更大,而2015年由风险偏好、情绪驱动,小市值公司、概念主题类公司涨幅更大。2018年的市场氛围还没有达到2015年牛市中后期的大量增量资金蜂拥而至、市场风险偏好很高的情景,而更像2013年由基本面驱动。《进入4月风格决断期——再论18年与13年的相似-20180401》中我们分析过,回顾2013年成长风格最终在4月确认。从2018年2月中旬开始的创业板占优,我们认为这是年初躁动行情的轮涨叠加政策面利好中小创,这种上涨能否持续关键要看4月公布的业绩。我们定性判断2018年创业板盈利增长速度会改善,但幅度远不如2013年,风格上出现2013年一边倒的情景可能性不大。创业板指净利润同比增速从12Q4的-9.4%回升至13Q1的5.2%,而后继续升至13Q4的20.7%,一年时间回升30个百分点。预计2018年创业板指净利润同比从2017年的0%-5%回升到15%,幅度较小。另外,2013年A股市场还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市场,然而2018年A股市场是一个相对开放的市场,沪深港通全面开放。现在有了CDR的制度,对标发现A股上市的科技股估值盈利匹配关系远不如海外上市的中资科技股龙头,如腾讯17年净利润同比74%、PE(TTM)46倍,阿里17年前三季净利润同比71%、PE(TTM) 45。从盈利估值的匹配度来看,上证50代表价值龙头、创业板50代表成长龙头,今年年初二者PEG为1、1.2,上证50占优,1月份上证50上涨之后两者都达到了1.2,目前为1、1.3,这样看上证50代表的价值短期吸引力又上升了。我们定性判断,4月份业绩公告会让风格更加均衡,业绩为王,价值、成长中有业绩支持的公司都有机会。

  3. 展望:趋势向上,两边龙头

  2季度市场风险收益比更好,向上概率更大。今年年初展望全年市场时,我们提出年初的行情是躁动,躁动完休息,市场真正的机会在2季度,主要源于盈利两位数增长将确认、政策面将更明朗,如《理性看待11连阳-20180114》、《备战春季躁动-20171224》。2005年以来A股净利同比达到两位数的年度共有7次,分别是2006、2007、2009、2010、2011、2013、2017年。前三年盈利和估值的戴维斯双击为A股带来牛市,后四年盈利增长对冲估值下降,市场表现分化,2013年和2017年是结构性行情、万得全A上涨,2010年和2011年市场下跌源于通胀高企,货币政策及地产政策不断收紧压缩估值。我们认为2018年通胀温和,货币环境平稳,指数上涨概率比较大,详见《2018年市场不会重现2011年情景-20180301》。上证综指、WIND全A剔除掉单边牛市和熊市,小涨小跌的年份振幅一般都是25%-30%。2017年才15%左右,这源于十九大会议前后政策面求稳。2018年外围美股波动加大,A股波动有望回到以往正常的振幅,比如说回到20%-25%。分析振幅区间的低点,我们先看前期低点,上证综指2638点出现的背景是市场担心人民币汇率大贬、房价大跌、债务危机,过去两年供给侧改革已经把这三大危机逐一化解,过去两年上市公司盈利复合增长20%左右,低点应该自然抬高,考虑这个因素前期上证综指的3062点和2638点意义类似。以此为低点测算,如果指数振幅20%,高点靠近3700点,如果指数振幅25%,高点在3800点左右。从这个角度看波动区间,现在处于一个偏低的位置,风险收益比角度可以乐观一些。此外,我们认为今年值得关注的扰动变量是外围冲击,2月初和3月22日分别是美股暴跌和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目前继续跟踪中美贸易摩擦的进展,并关注美联储6月12-13日的议息会议,美股已经涨了9年、估值处于历史高位,美股波动会加大,沪深港通已经全面开通,外围波动对A股的影响加大。

  市场进入理性再平衡阶段:价值、成长两边抓龙头。虽然报告《价值龙头携手成长龙头 —— 论2018年市场风格 – 20171219》开始我们就提出2018年的市场会更均衡,但2月中旬以来的风格变化还是比预期的剧烈,我们认为年初以来价值成长快速轮动源于估值性价比的动态平衡,也是筹码分布的再平衡。筹码再平衡导致风格短期漂移后,4月随着财报密集公布,最终业绩为王,走向均衡。着眼全年,18年市场真正的主线是龙头,这源于中国经济步入到由大变强的新时代,强的微观基础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知名大公司,行业集中度提高是实现这一过程的必然路径,龙头化是必然趋势。目前代表价值龙头的上证50我们预测17/18年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12.0%、11.0%,PE(TTM)10.9倍,代表成长龙头的创业板50为17%、35%、45.4倍。价值龙头我们继续看好金融尤其是银行,盈利增速回升、估值低、机构配置低。消费白马中白酒家电龙头过去2个月回调幅度达到20%左右、甚至30%,估值盈利性价比上升,业绩期有望出现阶段性机会。成长股经过近两个月的持续上涨,步入4月业绩密集公布期,开始去伪存真。大逻辑上,2018年成长股开始有机会源于宏观政策逐步变化,2015年年底习总书记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简单概括为两步走,第一步是过去两年通过“三去”解决旧经济的问题,实现稳中求进的稳,第二步是从今年开始向“一补”倾斜,即政府的政策重点从之前的PPP、棚户区改造转向5G投资、半导体产业基金等等。成长性行业里我们看好偏硬件的先进制造,包括5G、半导体,以及新型消费中的医药,如医疗服务、创新药。5月份工信部有望公布各大运营商的5G频段,下半年运营商将开始招标,预计光通信(5G)17/18年净利同比为20%/25%。半导体产业链在政策和产业投资基金的推动下正加速向大陆转移,设备投资即将进入高峰期,预计半导体17/18年净利同比为35%/55%。创新药正逐步引领我国制药行业的发展方向,预计将有15-20个自主新药将在2018-2020年期间以最低每年4-5个的速度持续密集获批,预计创新药17/18年净利同比为17%/24%,而且医药行业在公募基金重仓股中的占比已经降到过去5年的低点。

  风险提示:经济增长速度快速回落,通胀快速高企引发货币政策从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