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近百公司年报被交易所问询 商誉风险和非标成问询重点

2018-05-20 22:05:10 信息来源:证券时报 发布者:isen点击量:

  2017年年报披露早已收官,但监管层对上市公司的年报问询仍在持续。5月14日到19日沪深两市公开渠道共发出129封问询函,其中年报问询函达97封,占比达75%。

  年报事后审查一直是沪深两市交易所履行一线监管职责的“重头戏”,为切实维护资本市场稳健运行、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交易所不断强化上市公司年报事后审查工作。

  并购重组后遗症引发的商誉减值,被出具非标年报的高风险公司,以及个别业绩真实性存疑的公司被重点问询。

  商誉减值风险累积

  沪市方面,目前审核工作基本完成。上交所对沪市1419家公司披露的2017年年报进行了全面审阅,重点审核了560多家公司年报,发出年报审核问询函170余份,提出各类问题4000余个,全部审核问询函均对外公开。

  深市方面,截至5月11日,深交所已向上市公司发出2017年年报问询函近250份,累计关注问题3000多个,其中在官网公开近130份,公开比例超过50%,公开比例明显高于去年。据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统计,截至5月20日,今年以来深交所官网披露的年报问询函已达196封。

  年报审核中注意到,部分上市公司前期并购重组中高估值、高商誉、高业绩承诺的“后遗症”开始凸显。2017年,A股上市公司年报计提商誉减值损失的公司数量及总额都大幅增长。2017年年报数据,A股尚存1.3万亿元商誉,传媒、计算机、通信等行业是商誉减值的重灾区。

  5月14日晚,深交所就向联建光电(0.00 +0.00%,诊股)下发2017年年报问询函,要求联建光电说明2017年年末商誉余额占净资产比重过高等20项问题。年报显示,联建光电去年扣非净利润亏损2.82亿元,同比下滑了254.86%,去年公司累计计提7.95亿元的商誉减值准备。

  沪市方面,今年年报审核涉及并购重组问题的函件比例近25%。统计显示,沪市36家公司商誉占总资产比例超过20%,甚至不乏有占比超过50%的公司,有的公司已存在重大风险隐患。

  深市方面,2017年深交所共发出重组问询函246份,持续重点聚焦重组高估值、高商誉、高业绩承诺的“三高”问题。同时,深交所也发现,2015年至2017年深市上市公司商誉减值金额占资产减值损失的比例分别为4.38%、5.21%和12.52%,占比逐年提升,且2017年资产减值损失金额比2016年增长近40%。

  对此,上交所已按照证监会部署,在日常监管中加大监管力度,本次年报审核也将之作为重点事项,深入问询,要求公司回溯重组前后信披的一致性,督促相关方对业绩补偿做出可行安排。针对大额商誉减值计提情况,督促公司详细说明计提合理性并充分揭示风险。

  深交所持续高度关注上市公司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审议程序、信息披露等情况,并在年报事后审查中对资产减值事项严肃问询、合理分析,坚决遏制利润操纵之风。对于上市公司无法有效控制并购标的,该类事项通常导致年审机构的审计范围受限,容易在年报披露时暴露问题,深交所继续以年报监管为契机,对此类现象重点关注,及时采取措施。

  非标年报严格监管

  据统计,2017年度A股上市公司年报中,超过100家上市公司被出具“非标”审计意见,创史上新高,其中17家“无法(拒绝)表示意见”。涉及事项包括部分交易缺乏合理的商业实质、审计范围受限、未能识别关联方及关联交易、财务内控存在重大缺陷、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等。

  近期,两市交易所就先后对天龙集团(0.00 +0.00%,诊股)、霞客环保(0.00 +0.00%,诊股)、*ST蓝科(5.79 +2.84%,诊股)、*ST海润(0.87 停牌,诊股)等多家公司非标年报集中发函,要求对涉及非标意见事项进行补充说明,并提示风险。

  2017年沪市财务报告中,有6家公司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10家公司被出具“保留意见”,相比去年的5家和7家均有所增加。同时,有19家公司内控审计报告被出具“否定意见”,去年则为13家。深市方面,截至5月中,深市有77家公司2017年年度财务报告被出具非标审计意见,其中“无法表示意见”类型的审计报告有11份。

  从事务所出具的非标意见来看,这些公司普遍存在业绩真实性存疑、规范运作存在重大缺陷等市场反响强烈的重大问题。例如,关键会计科目可能涉及虚假记载或不当会计处理、财务制度和内部控制混乱、以及由于内控失效、资金链断裂、资产冻结、大量涉诉、财务状况恶化等引发的持续经营风险等。这些问题往往导致公司披露的财务报表缺乏可信度和客观性,中小投资者利益受到极大损害。

  对此,今年年报问询中,上交所已对此深查细究,区分问题的不同性质,督促公司切实整改。深交所则第一时间制定专门的非标意见监管方案,对上述公司的年报全面开展事后审查。目前,已对涉及非标意见的近20家公司集中发函,要求对涉及非标意见的事项进行补充说明,一旦发现违规行为,将依法从严监管。

  对于问题突出、回复内容含糊不清的个别公司,上交所迅速开展二次问询;对披露不充分、不完整,故意掩盖真实信息的公司,已督促其补充披露,并充分揭示风险;对存在业绩变脸、资金占用、违规担保等事项的公司,已启动了纪律处分程序。目前,根据年报审核情况,上交所拟对40余家存在重大风险的公司提请证监局关注或现场检查。

  深交所针对问询中发现的问题,一方面及时督促上市公司补充更正披露,做到即问即改,已有160多家披露定期报告补充、更正公告,另一方面依法全面从严惩处违规行为,已对9家上市公司启动纪律处分程序。目前,深交所已对5家未能在法定期限内披露2017年年度报告的公司启动纪律处分程序,已对21家公司股票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并将对上述全部公司发出问询函;已对提出摘星摘帽申请的公司发出问询函20多份,重点关注的问题包括业绩大幅波动、非经常性损益确认、资产减值计量与确认、持续经营能力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