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上交所:推动沪股通看穿式账户体系建设

2018-05-27 23:49:29 信息来源:证券日报 发布者:isen点击量:

   上交所有关负责人日前介绍,据统计,截至目前,港交所已累计通报疑似沪股通异常交易行为近20起。上交所提请港交所协助调查60余起,对有异常交易行为的沪股通投资者多次予以书面警示。此外,还为中国证监会层面跨境监管执法提供了有效的专业支持,进行数据协查70余起。

  “总体来看,上述沪港通监管协作机制在打击跨境操纵等违法违规行为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该负责人说。

  加强沪港通异常交易监管与违法违规线索筛查,是上交所自沪港通开通三年多来始终坚持的一项重点工作。上述负责人介绍,2016年上交所发现上报的“唐汉博”等人利用沪股通操纵“小商品城(5.07 -1.17%,诊股)”线索,经证监会查实,成为首例沪港通跨境操纵行政处罚案件。

  “中国证监会近期公布的某私募基金从业人员利用资管账户与沪股通账户实施跨境操纵一案,是上交所上报的又一例沪港通跨境操纵案件。”该负责人说。

  据介绍,2016年8月份,上交所实时监控发现“菲达环保(7.39 -1.07%,诊股)”等股票价格走势时有异常。同时,港交所通报称,某投资者在交易“菲达环保”过程中,多次出现当日大额买入、次一交易日反向卖出的异常情况,获利金额较大。后经上交所大数据比对核查发现,该沪股通账户与境内多个关联账户相互配合,在盘中或尾盘采用大单买入、虚假申报等手法拉升股价,并于日内或隔日大额反向交易,涉嫌市场操纵。针对这一情况,上交所在深入跟踪分析后,提请中国证监会予以调查。

  上述负责人介绍,沪股通沿用香港证券市场的“二级账户”架构,目前实时监控仅能看到香港经纪商信息,无法看到买卖申报的具体投资者,这与境内“看穿式”账户监管体系有一定差异。

  “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发现沪港通跨境操纵案件线索,得益于沪港两所主动全面的交易监察模式与高效畅通的跨境协作机制。”上述负责人说,两所讨论商定,港交所如在监控中发现沪股通账户出现集中、大额交易行为等异常交易可疑情况,将及时通报上交所核查,反之亦然。同时,两所还针对异常交易行为,加强了自律监管措施实施层面的相互协助。

  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为进一步做好沪港通交易监管工作,上交所与港交所通力合作,不断探索完善跨境交易监察模式,推动沪股通看穿式账户体系建设。

  去年年底,香港证监会和港交所公告计划于2018年第三季度推出投资者识别码制度。该制度要求香港经纪商为其客户编制与该客户特定识别信息配对的客户编码,并在交易申报中附加相关券商客户编码,初步实现了北上交易投资者身份信息的穿透。

  “该制度将有助于开展更细颗粒度的交易监控分析、拓宽多维度核查分析违法违规线索的渠道,大大提升了交易监察能力。”上述负责人说,目前,根据中国证监会统一部署,上交所正在加紧完成相关监察技术模型开发、业务规则修订、业务流程完善等一系列落地工作。

  该负责人同时提醒,广大投资者务必牢固树立合规交易意识,切莫错误认为沪港通跨境交易是监管的真空地带和法外之地。依托日益成熟的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以及日益紧密的沪港两地监管协作机制,上交所将为沪股通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加强有力的一线交易监管保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