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公司最厉害的人都跑了”...创业公司怎样对抗死海效应?

2018-06-29 17:28:18 信息来源:投中网 发布者:isen点击量:

   投中网(https://www.chinaventure.com.cn)

  编者按:公司一定要定期清理“小白兔”员工,不然能力强的员工容易离职。

  前段时间,周鸿祎的一则微博,让“死海效应”这个词被大家热议。他指出,公司一定要定期清理“小白兔”员工,不然能力强的员工容易离职、“小白兔”时间一长反而被提升成高管。好员工像死海的水一样蒸发掉,所以称之为“死海效应”。

  实际上,“死海效应”早在10年前就被提出来了。彼时,美国学术和软件工程师Bruce F. Webster发现,在诸多发展中的公司和大企业的IT部门中,“死海效应”时常发生:团队中最有才能和有效率的员工,却是最可能离开的一批人,团队很容易成为没有斗志的“死海”,缺乏创新动力。因此,比起招募新员工,怎么保证核心团队的稳定和提升,似乎更为关键。

  当然,“死海效应”并非大公司或者技术部门独有的现象,不少创业公司也会时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某种程度上,它更像是一种难以察觉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对于创业公司来说,“死海效应”带来的威胁很多时候是致命的。要知道,尽管海水下降1cm、人们不会发现明显变化,但蒸发掉的水量缺是巨大的。那么该如何避免“死海效应”?如何长久地留住厉害的员工?以下是三重法则。

  法则1:制度

  PayPal的四个“非主流制度”

  在制度层面,硅谷PayPal的“非主流模式”可以被称之为经典。PayPal被誉为创业者的摇篮,是硅谷历史上培养创业家最多的一家公司。鼎鼎大名的Peter Thiel、Elon Musk、陈士俊(YouTube共同创始人)、Reid Hoffman(LinkedIn联合创始人)、Jeremy StoPPelman(Yelp CEO)均在其中。PayPal在留住关键人才方面,主要采取了四大制度。

  1、全透明制度

  在PayPal初创时期,联合创始人Peter Thiel选择了一种完全开放的方式,让所有员工都能看到客户记录、营收流、欺诈损失、资本支出等数据。虽然这样做存在一定的风险,但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员工把公司的事情当做自己的事。当企业的每一刻成长都显现在眼前,没人再愿意做无为的“小白兔”,从提高了工作中的自主能动性。

  2、高效制度

  这一制度来自首席运营David Sacks。在PayPal成立早期,David Sacks经常去旁听内部会,一旦发现讨论没有价值,他便即刻中段会议。这一制度最初是为了实现高效会议,后来却发现这样做可以让中层管理者数量大为削减,避免了团队冗余的情况,也留住了精英人群,可谓一举多得。

  3、招聘制度

  为了保证一脉相承的企业文化,Paypal在早期的人员招聘中,没有去招MBA、咨询公司等科班背景的人,也尽量避免大企业跳槽过来的人,更没有聘请专职HR或猎头去寻找人才;而是通过员工的人脉网络进行地毯式搜索,寻找具备创业激情、志同道合的“战友”。如此一来,最大程度上保持了团队的一致性。

  4、试错制度

  大多数企业发展过程中多多少少都会踩坑。在Paypal创业初期,他们从来不信奉什么创业禁忌,而是把试错当作积累经验的过程。他们认为出错越多,就越可能接近成功。

  虽然在Paypal被ebay收购之后,几大创始人相继离职,但这些人此后也形成了众人所知的“Paypal帮”,保持密切联系,共享硅谷的优质资源,比如Reid Hoffman曾引荐Peter Thiel认识扎克伯格,使得Peter Thiel成为Fackbook的早期投资人。

  法则2:行动

  留住人才的三条护城河

  除了通过制度留住核心人才,从员工角度出发、为他们加buff,也是留住“战狼”的关键。

  1、了解职业规划,帮助真正成长

  创始人应该清楚地了解每个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要知道,这才是企业成长的根本。很多时候,员工在取得成绩后,让他感到兴奋的并不一定是升职加薪,而是自身获得了成长。因此,确保让员工能够有机会、有时间成为他们想成为的人,这是员工敬业度和留任率的关键。

  2、为员工提供弥补短板的学习机会

  大多数人都会有优势和弱点。当企业选择一个人时,更多会关注员工的长处,但了解员工的弱点可能比看到优势更重要。更为重要的是,要为TA留出弥补这些弱点的预算。例如,如果团队是技术导向,那么在吸纳顶级技术人员的同时,也要考虑到他们可能并不擅长商业拓展或营销。你可以招聘更为专业的营销人才,但一定记得,那些技术人才同样需要补充商业知识;与此同时,营销人员也需要进一步了解技术。为每个人提供接受培训机会,可能更能让他们愿意留下。

  3、俗气但有效:奖励

  对一个优秀员工做最糟糕的事情之一就是忽视他们的成功。除了惯常的升职、加薪之外,能够建立越细致的奖励制度,对于留下优秀员工和激励员工就越为有效。当然,需要注意的是,细致的奖励并不等于要有细致的惩罚,在奖励与压力之间需要创始人和管理者去找平衡。

  法则3:愿景

  正确传递愿景需涵盖四个维度

  除了制度,成功的团队需要树立共同的目标,也即愿景。在传达“大局”愿景时,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每个团队成员都会以同样的方式解读愿景。

  《哈佛商业评论》的一篇文章曾将公司愿景分解成四个组成部分:听众,观点,行动和利益。

  首先,在开始传达愿景之前,创始人必须了解你的“听众”(团队成员);

  一旦理解了听众,就可以将愿景分解成特定的观点;

  而后才是利用观点激发行动,带领团队按照正确的方向行进;

  最后,谈愿景时,更重要的是必须展示公司实现愿景的实际好处,比如期权回报等等,以获得团队成员的支持。

  尽管“死海效应”多发于大公司,但创业公司也应时时警惕。避免人才蒸发、走向不可逆转的平庸。

  (编辑:冉一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