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278只次新股披露中报预告 三成宣告“变脸”

2018-07-19 20:34:06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2017年以来上市的次新股过半披露了今年上半年业绩预告,而其中近三成宣告“变脸”,更有12只出现亏损。

  ■ 本报记者 苏启桃

  中报披露季,是骡子是马都得拉出来遛遛。尤其对去年以来新上市的次新股而言,更加具有检视意义。

  金融投资报记者统计发现,2017年以来上市的次新股过半披露了今年上半年业绩预告,而其中近三成宣告“变脸”,更有12只出现亏损。

  82只次新股中报预减

  wind数据显示,2017年以来上市的A股上市公司共有506家,而截至7月19日共有278家披露了2018年半年度业绩预告,超过了一半,而其中就有82家预计今年1-6月净利润同比下降,占比为29.50%。另外还有30家公司预计净利润同比增长下限为负,即业绩可能会下降。这样看来,中期预减的次新股至多可以达到四成。

  举例来看,中报降幅最大的属朗新科技(17.29 -4.21%,诊股),公司预计今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7500万元-8000万元,同比下降8457%-9014%。该公司是去年8月1日才上市的次新股,主营公用事业领域业务信息化系统的技术与服务,去年上半年公司盈利89.74万元。公司解释称,净利大幅下降主要是受到业绩季节性波动因素、股权激励股份支付费用增加以及公司加大创新业务投入等因素的影响。

  刚上市,业绩就下降,“变脸”比翻书还快,然而,还有部分公司上市就宣告亏损,更加触目惊心。金融投资报记者进一步统计发现,预计今年中报预减的82家上市公司中有9家预亏,其中典型的包括朗新科技、国科微(53.99 -4.53%,诊股)、熙菱信息(12.84 -3.75%,诊股)等。此外,科创信息(24.38 -4.77%,诊股)、安达维尔(15.10 -2.01%,诊股)、柯蓝软件预计减亏,预亏公司累计达到12家。

  2017年7月12日上市的国科微,上市之后4个多月股价上涨逾6倍,成为次新明星股。然而业绩“变脸”之快也成为典型。公司预计今年1-6月净利润亏损5300万元-5800万元,而去年同期亏损2554.77万元,属于续亏。公司称主要是公司广播电视系列芯片产品销售收入大幅下降以及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所致。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上市当年业绩就已经“变脸”,去年实现营收4.12亿元,同比下降15.80%;净利润5220.98万元,同比微增2.15%。

  工业富联(16.93 -1.63%,诊股)最挣钱

  有业绩上市就“崩坏”的次新股,自然就有业绩靓丽的。

  wind数据显示,有166家2017年以来新近上市的公司预计今年上半年的净利润同比实现上涨,占比59.71%,接近六成。其中,有13家预计净利至少增长1倍以上,35家净利增长50%以上,61家净利增长30以上。

  暂时摘得半年度业绩增幅王的是中石科技(77.00 -4.77%,诊股),属于扭亏为盈。其于2017年12月27日上市,主营导热材料、EMI屏蔽材料、电源滤波器。公司预计今年上半年的净利润在4000 万元-4500 万元,同比增长15,676.32%-17,623.36,去年同期公司亏损了25.68 万元。对于扭亏为盈的原因,公司称主要是公司坚持实施生产精细化管理和大客户销售策略,为客户提供优质量产品和周到的服务,从而得到公司新老客户的认可,使得公司主营业务收入较去年同期有一定增长。

  而从盈利金额来看,次新股中最赚钱的还是大体量的次新股,比如排名第一的“独角兽”工业富联,以及排名第四的“独角兽”宁德时代(82.89 +0.74%,诊股),排名二三的分别是中信建投(9.41 +0.75%,诊股)和合盛硅业(72.91 +0.55%,诊股)。

  公告显示,工业富联、中信建投、合盛硅业、宁德时代预计上半年实现的净利润分别在53.80-56亿元、15.80-20亿元、13-15亿元、8.84-9.38亿元。但除了合盛硅业是同比实现翻番增长之外,其余三大赚钱户同比并不好看,工业互联同比仅增长0.90%-5.10%,中信建投同比增长-14.83%至7.81%,宁德时代则同比下降了48.19%-51.20%。

  业绩与股价正相关

  尽管今年来市场萎靡,下跌成为主流,但金融投资报记者梳理发现,次新股股价稳定性与业绩还是存在一些正相关关系,往往业绩“变脸”的次新股成为暴跌的“重灾区”。

  比如,上半年业绩大幅预减的前20只次新股,其中有17股年初至7月19日股价下降,且有11股降幅超过20%,更有聚灿光电(16.28 -1.27%,诊股)、精研科技(39.82 -2.85%,诊股)、德新交运(14.12 停牌,诊股)3股年初至今跌超40%,分别达到46.54%、44.41%、68.65%。业绩来看,聚灿光电预计今年中报亏损800-1200万元,去年同期盈利5576.53万元;精研科技预计亏损800-1300万元,同年同期盈利7674.63万元。

  再将范围扩大至全部82只中报预减的次新股来看,今年来股价下降的达到56只,占比达到68.29%;刨除掉其中的宁德时代等11只今年上市的公司,则今年来股价下降的占比达到78.87%。

  再来看今年中报预增的前20只次新股,其中仅8股年初至今的股价出现下跌,且跌幅明显很小,除了杭州园林(28.96 -0.45%,诊股)年初至今跌幅为22.56%之外,其余6股跌幅均在20%以内。值得一提的是,这20只次新股均为2017年上市的。将统计范围扩大至中报预增40%以上的49只次新股,年初至今股价依然是涨多跌少,且下跌幅度最高仅26.49%。

  对于业绩与股价稳定的正相关,分析人士指出,IPO审核趋严功不可没。中信证券(16.25 +0.37%,诊股)市场人士陈慕林就指出,随着新股IPO审查趋严成为大趋势,次新股有望大浪淘沙后出现一批绩优“金子”股,其投资机会值得投资者关注。

  华泰证券(14.57 +0.34%,诊股)也表示,次新股相比于创业板是已经出清了的新经济,未来有望成为新经济的先锋。次新股作为政策支持下的上市公司代表,从行业分布来看,新经济的成分较高,并且商誉减值、股权质押等问题的风险较小,此外次新股的估值、营收增速均优于创业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