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发事件正拖累部分优质个股
2018-08-03 06:11:35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红火了半年之久的医药板块在7月下旬遭遇重挫,机构的观点也产生了明显分歧。
有的机构认为,经过上半年的上涨,医药板块估值已经产生泡沫,叠加突发事件带来的负面情绪影响,短期应当回避;
但也有机构坚定看好医药板块当下的配置价值,认为偶发事件拖累了部分优质个股,“错杀”之后长期投资价值进一步凸显。
中证医药股票走势
公募又恨又爱
公募基金对医药板块可谓又爱又恨。
多数基金错过了上半年医药板块一枝独秀的行情,从半年报可见,二季度基金对医药板块的配置比例快速提升。
众禄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二季度公募基金持仓中,医药板块市值占比的提升幅度在申万28个行业中最为明显,相比一季度提升了3.2%。
其中,国药一致(43.36 -2.87%,诊股)有15家基金公司增持,增持605.38万股;其次是海王生物(4.13 -3.05%,诊股),有7家基金公司增持,增持117.05万股。
多位基金经理表示,提高医药板块的配置比例并不仅仅出于追涨,主要因为医药是当下为数不多的具备相对低估值和业绩成长性的板块,而且医药股范围非常大,疫苗事件只是其中的单个案例,并不能代表或者影响整个板块的投资价值。
另一方面,医药生物的业绩也不错,虽然目前医药生物行业上市公司的半年报还未全部公布,但根据已公布的报告推算,医药生物行业二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速为26.2%,与一季度37.4%相比有所回落,但仍处于2016年以来相对较高的位置。
上半年冠军基金、民生加银优选股票基金经理蒯学章认为,经过一轮上涨,医药板块中部分个股的估值已产生局部泡沫,本身就存在调整的压力,而负面情绪的影响更容易造成行业波动,应当回避高估值标的并进一步精选个股。
一位资深行业分析师认为,疫苗事件对医药行业的负面冲击可能成为今年医药行业超涨的拐点:
首先,从机构配置仓位的角度看,全市场公募基金今年以来大幅度增加了对医药行业的仓位,未来配置惯性的减弱将削弱此板块的收益空间。
其次,从行业整体估值的角度看,现阶段医药龙头以及细分领域优质成长股处于高位,估值充分吸收了目前市场对其未来一到二年成长的预期。
第三,疫苗事件引发对药品安全领域的关注,对药品生产领域和运输环节的监管将加强。
私募更乐观
相比公募,私募对医药板块更为乐观。
多家私募认为医药行业长期向好的趋势并未发生变化,板块的持续性增长和龙头企业强者恒强的趋势仍然明显,短期调整可能会错杀部分质地优秀、成长性好的标的,从而带来新的投资机会,将积极关注并择机介入。
星石投资坚定看好医药生物行业的投资机会,并表示,在行业发展的生命周期中,政策和制度变革是影响行业发展趋势的重要因素。
以医药生物为例,随着多个医改政策的出台和落地,各个细分领域发生了明显的分化,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优质的细分领域龙头股比如高端仿制药、创新药等将持续受益。
星石投资认为,以“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为开端,高质量仿制药加速获批、进入医保,有望为相关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
此外,国内创新药经过几年的酝酿正在进入收获期,技术领先的仿制药、创新药龙头以及研发外包企业将明显受益,带动行业整体盈利增速继续回升。
基岩资本副总裁杜坤认为,随着政府对疫苗事件的彻查,对问题企业、问题人员进行相应的处罚后,投资者对行业的信任将逐步恢复,生物医药板块也会回归常态。
森瑞投资林存表示,诚然医药股涨了大半年,估值很贵,筹码容易不稳定,但投资医药股的初衷不变。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医疗需求快速增长的趋势不会改变,这是中长期十分确定的投资方向。
众禄研究中心刘振认为,无论是国内的研发龙头恒瑞医药(69.40 +1.60%,诊股)还是有着医药生物行业“华为”之称的药明康德(78.19 +0.55%,诊股),在这一轮下跌中都遭遇了错杀,这也使得后续仍存在结构性行情的可能。